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拂去尘埃寻真知 ——读张朝阳的《梁巘评传》

时间:2020年01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钱念孙
0


梅镠跋《梁巘临〈淳化阁帖〉册页》 安徽博物院藏

  梁巘是活跃于清朝中期的知名书法家,但对他的深入研究长期阙如。张朝阳新近推出的《梁巘评传》(以下简称《评传》),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梁巘生平和书法艺术的专著,不仅具有筚路蓝缕、披沙拣金的开拓之功,更有廓清迷雾、探求真知的学术价值。

  与众多评传类著述不同,该书第一章不是介绍传主的家世出生和幼年成长等,而是以“被误读的梁巘”为开篇标题,辨析包括《清史稿》在内的各种史料对梁巘诸多关键记载和评述的错谬及讹传。关于梁巘的“居官之地”,不仅吴修的《昭代名人尺牍小传》、方士淦的《蔗余偶笔》、杨岘的《迟鸿轩所见书画录》等史料都说其“官四川巴县知县”,而且《清史稿》及1937年纂修的四川省《巴县志》等官修史志也持同样的看法。张朝阳依据洪丕谟点校《承晋斋积闻录》的提示,旁搜远绍,穷本溯源,以梁巘自书的《循理书院碑记》及《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为依据,指出其居官之地实为湖北省巴东县,纠正了多年以讹传讹的错误。关于梁巘的生卒年,一些著述如《清史稿》《亳州志》等无记载,一些著述如刘恒的《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张文龙的《中华书史概述》等均说“生卒年不详”,还有一些如洪丕谟、虞卫毅、孙晓涛的著述等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张朝阳从《颍州宁氏族谱》中宁问礼所著《湖北巴东县知县梁公家传》、安徽省博物院所藏梁巘临《淳化阁帖》落款及梅镠的两次题跋等原始资料里,剥茧抽丝,释疑解惑,得出梁巘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卒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确凿结论。类似这样以扎实史料为基础的考证,在澄清梁巘“笔法由来”“少著述”等问题上均有充分表现,解决了梁巘研究的诸多谜团和谬误。

  《评传》还对梁巘书法艺术的渊源、风格、影响及书学思想等,做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和评述。梁巘早年学米芾、苏轼,书法率意痛快,意气轩举;后学董其昌、赵孟頫,求古雅严谨,雍容端庄;再沿流溯源,得门而入,师法李邕,书风于沉稳劲健中,透溢出北海的逸气生动;最终由唐入晋,思齐古人,回归魏晋风度,注重法书之神韵骨力。梁巘在《承晋斋积闻录》里自言:“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吾辈学书,纵不能驾古人而上之,亦必有一副思齐古人之意见。”他在书法海洋中探寻遨游,所留下的一条由浅到深、由形貌入精神的轨迹,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理解书法的丰赡内涵,循序渐进学习和欣赏书法艺术,均有不可忽视的启发意义。

  作者从多方面介绍和分析梁巘书法艺术特征时,还颇为难得地发掘和揭橥了梁巘的代笔状况。书家代笔,自古有之。梁巘晚年书名日盛,应接不暇,代笔之事便在所难免。其代笔有两类:一为代拟诗稿,一为代写书作。代诗者为其弟子凤台人刘锡祉,这在梁巘的传世行书《宝晋斋帖跋》中有明确叙述。代书者为霍邱人王轶群,这在王潜刚于民国年间印行的《清人书评》中也有明文记载。张朝阳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搜罗和披露这些资料,从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还在于他从梁巘传世作品中,分辨出代笔之作及其特点。如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院的一幅梁巘《论书》立轴,被收入文物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中国法书全集(17)》,且评价为“用笔沉稳厚重,从董书出,然较之董书少妩媚而多质朴”,《评传》就推翻此论,断案为“代笔之作”。他指出:“此作初看无大异,毕竟是梁巘认可的书家,功夫不差。细审则偏锋居多,不够圆润秀劲,结构松散,不能结实茂密,不合梁巘中锋用笔、苍老劲健的特点。”将该立轴图片与书中所附大量图谱相对照,自会感到所论不虚,堪称信而有征,持之有故。如此切中肯綮的评论,不仅需要胆识和勇气,更需要作者在书法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都有透彻的了解与深切的体悟,突出彰显了《评传》的学术品位和求真精神。

  当然,作为一部深入描述和研究梁巘生平与艺术的专著,《评传》尚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拓展讨论。包世臣《艺舟双楫》曾将清朝中期书家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五品,妙品以降,各分上下,共为九等。梁巘排位居中,其真书及行书列为“能品下”。王潜刚《清人书评》一方面称赞梁巘书法不亚于张照:“先生之书不弱于张得天而有书卷气,毫无俗态,二寸以外大字较胜于张”;一方面也对其书未能更上层楼表示遗憾:“惜其生平举于乡后,仅一任巴东县官,位未能显达,所见古人真迹不甚多,多于古人墨拓中求生活,事劳而功半,只到能品,否则,何至逊于诸城耶?”这里将梁巘书未臻佳境,“只到能品”的原因,归结为“位未能显达,所见古人真迹不甚多”等。而马宗霍《霋岳楼笔谈》则云:“闻山草书,不知运北海清骏之气以入腕,遂多累笔。”这也是对梁巘书法未能入神品、妙品,而只能居“能品下”缘由的一种分析和探讨,甚至不失为是一种颇有见地的睿识。就此而言,《评传》把马宗霍的上述批评之语,简单地认为只是针对“代笔之作”而言,并非是对梁巘书艺不足之处的点评,似乎有些武断和片面,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为贤者讳”的感觉。

  扎实的书法史或地域文化史研究,须以翔实的人物个案研究为基础。《梁巘评传》通过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不仅丰富了清代书家和书法史研究的薄弱环节,更填补了安徽书法史和地域文化史研究的某些空白之处。张朝阳沉潜数年完成大著,总体质量之高和探索创见之多,不仅显示出厚实的学术素养和认真的治学态度,更表现了作者为传扬家乡文化尽心竭力的热情和精神,值得推许和赞扬。

(编辑:赵超)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