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不能一味写城市的从前,更要观照当下

时间:2019年10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 璐
0

   “第四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专家学者表示——

  不能一味写城市的从前,更要观照当下
  “从1949年到上世纪80年代,北京的作家方阵在全国文坛上耀眼瞩目,老中青几代作家在全国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京文学开始由重大题材向日常生活转型。我们不能一味地写一座城市的从前,更应观照这座城市的当下与从前的关系,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书写当下。”作为每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作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的“新中国70年·北京文学的光荣与梦想——第四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日前在正阳门“北京坊”举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会上如是表示。
  此次论坛围绕“沧桑荣光——北京文学70年”“沃土深耕——北京文学进行时”“使命担当——面向未来的北京文学”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梁晓声、刘庆邦、张柠、宁肯、周晓枫、李林荣、张莉、傅秀莹、石一枫、杨庆祥、文珍、丛治辰等知名作家、评论家参加论坛。论坛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文学的成就和发展历程,总结了北京作家的创作特色和经验,并就北京文学的创作现状和机遇,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会上,北京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刘庆邦谈道,北京很久以来就是文学发展的中心,从古代的曹雪芹到现代的老舍、曹禺,当代的史铁生等一大批作家,包括今年5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也都是北京人或者在北京生活的作家,北京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不可撼动的。刘庆邦认为,北京要建成全国文化中心,首先应成为文学中心,要从机制上、体制上加以保证。“不仅要有‘硬件’,还要有大作家、大作品这些‘软件’。这些对于聚拢作家、培养新人、多出文学精品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这样的全国文学中心才能立得住。”
  “我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者和研究者,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北京城市文学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新中国70年文学史,有北京大街小巷的影子,北京的文化底蕴不仅仅指过往的历史,更指的是创作者、研究者、文学刊物以及曾在这里酝酿发生的文学思潮、文化现象与北京这座城市产生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张柠表示,北京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为创作者提供了创作生命里的营养。
  北京作协副主席、《十月》杂志原副总编辑宁肯介绍,《十月》杂志过去率先提出了“大中篇”的概念,先后发表了以石一枫为代表的一批青年作家的中篇小说。北京文学在“进行时”能够出现一批在全国举足轻重的作品,与各个刊物注重青年作家的发现和培养是分不开的。
  北京作协副主席、作家周晓枫认为,传统是被继承下来的先锋,我们今天的写作,既得益于过去北京文学的汇集和滋养,同时又为未来北京文学的发展提供铺垫和基础。“随着北京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文学必然产生变化,而今天北京文学最大的特点恰恰是开放与包容。需要我们用自己生命的感知去深植其中,书写这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感,吸收北京城市中蕴含的文化营养。”
  文学传承着北京的时代精神,承载着北京的城市记忆,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呼唤广大作家自觉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用饱满的笔墨讴歌人民,以多彩的作品反映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评论家杨庆祥提出了北京文学的“城市语法”概念。他认为,北京已经不仅仅是地理学意义上的北京,而是更加具有世界性的、多维度的北京,“我们需要以新的‘城市语法’来重新建构写作,这种‘城市语法’不应该由巴尔扎克或波德莱尔来命名,而应该是北京作家独有的写作方式,只有这样,北京文学才可能真正地达到世界文学的高度。”
  《当代》杂志编辑、作家石一枫表示,这些年中国人对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时光飞逝、变化巨大”的感觉,在北京是最集中的,几乎所有将变未变的苗头总是在北京先出现。这种“苗头”正是北京作家写好北京、写出历史真实、历史深刻性得天独厚的题材优势。同时,书写这些变化也是年轻作家面向未来、必须迎接的挑战与迎难而上的责任。
  论坛上,评论家丛治辰以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刘心武的《班主任》、王朔的《空中小姐》三部作品为例,认为它们都敏锐地把握住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体现出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和城市文化。“因为北京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这座城市具有得风气之先的优越位置,北京为作家思考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提供了角度,这对于探讨北京文学与未来的关系至关重要。”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