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金字塔为什么叫“金字塔”

时间:2019年09月1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韧勉
0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博大精深的汉语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金字塔”这个名称就是中外文化多次交流的结果。语言学家沈国威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四次对中国的文化、思想乃至汉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大规模翻译活动,分别是东汉到宋代的佛经翻译,16世纪的来华耶稣会教士的翻译,晚清传教士的翻译,民国本土学者的翻译。”汉语“金字塔”名称的由来与几次翻译活动存在一定联系。

  金字塔的英文名是“Pyramid”,是19世纪英国殖民埃及时所起,本义是尖瓣体的建筑。金字塔的中文名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据旅日语言学家陈力卫考证,金字塔这种建筑最早出现在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的《坤舆图说》中,利玛窦是以“尖形高台”来描述金字塔的,他还草创图示说明这一砖制高台建筑。19世纪中叶的晚清,普鲁士传教士郭实烈用“巨塔御陵”来指代“金字塔”,再之后,同样来自普鲁士的传教士罗存德在1866-1869年编纂的《英华词典》中,第一次使用了“金字塔”这一指称。关于罗存德为什么使用这一概念,他自己并没有给出解释,但是他的《英华词典》中还使用过“金字架”“金字房”“金字墙”“金字山”等一系列的名称,多是指称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或者地方名物。

  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贵族迷恋铜光闪耀的青铜祭祀礼器,将之称为“金”,赋予吉祥含义的青铜器被称为“吉金”,刻于青铜器上的铭文叫做“金文”。东汉时期,佛教经由西域传入中原。南北朝时,梁武帝授意当时的著名文学家陆倕写就名篇《新漏刻铭》一文,刻漏是古代的计时器,该铭表达重定时间标准与王朝正统身份。文中说“宁可使多谢曾水,有陋昆吾,金字不传,银书未勒者哉!”梁武帝是中国古代崇尚佛教的皇帝,“金字”原是指铭刻于碑石、器物上的文字,这里指佛经。自此“金字”这个词与宗教有了关联。汉译佛典也多用金字书写,陈朝的慧思大师便有手书的金字《大品般若经》。这种金字后来从中国传到日本,奈良王朝有“金字科”部门,专门负责抄写官方经文刻本。

  “金字”与贵族祭祀有关后,又有了宗教意味,其含义自此齐备,而“塔”字也要从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建筑进入中国说起。当时高僧去世后一般会归葬舍利塔,塔内还会存放佛经和法器。如果以“金字”指代佛经,金字塔不就是佛塔吗?舍利塔最初是阁楼状的佛教特有建筑,之后变成了石砖堆积的尖状建筑,代表精神的虔诚,塔越高则归葬的高僧佛学修为越高,佛教徒们也通过辛勤修塔来表达一种虔诚。

  反观金字塔建筑,是古埃及人的信仰寄托,包含宗教祭祀与皇权崇拜的意涵,它的形状像中文“金”字,建筑结构也和佛塔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利玛窦等基督教士曾使用许多佛教词汇来类比基督教教义,后来的传教士沿用了这种方法。综合以上原因,晚清时罗存德会想到使用“金字塔”这个词恐怕是有根据的。

  在罗存德给金字塔命名之后,中国人并没有将这一名称普及开来,反倒是日本人率先使用“金字塔”指称了埃及的国宝建筑。日本明治时代,教育学家福泽谕吉率代表团到埃及参观,见识到了金字塔的真容,对巨大工程赞叹不已。此时的日本主动吸收西方科技文化,急需合适的词汇普及知识,恰好从中国传到了日本许多传教士词典,福泽谕吉便是从罗存德版本的《英华词典》中第一次借用了“金字塔”这个名称。此后,随着日本普及读物世界史读本《万国史记》热销,让“金字塔”一词家喻户晓。后来日本学者将“金字塔”一词实意虚化,常常用来比喻项目工程量巨大,或者是可以让人生走上巅峰的不朽业绩。梁启超也深受《万国史记》的知识熏陶,他后来在《少年中国说》中借题发挥写道:

  “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梁启超将老人比喻为金字塔,是在金字塔得名之后,对东方文明源头之一的象征建筑进行了一次重新定义。

(编辑:詹乃德)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