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让传统年画的宝贵财富滋养新时期新创作的灵感

时间:2018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王渝
0

让传统年画的宝贵财富滋养新时期新创作的灵感

“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之“中国年画创作营”在绵竹举行

  11月3日至6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手艺网等承办的“中国年画创作营”在绵竹举行。图为开营仪式现场。 中国文艺网 王渝摄

  11月3日至6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手艺网等承办的“中国年画创作营”在绵竹举行。图为专家授课现场。 中国文艺网 王渝摄

  11月3日至6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手艺网等承办的“中国年画创作营”在绵竹举行。图为学员参观绵竹年画博物馆。 中国文艺网 王渝摄

  11月3日至6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手艺网等承办的“中国年画创作营”在绵竹举行。图为学员们在“设计师之夜”进行创意交流。 中国文艺网 王渝摄

  青山绿水,翠竹掩映,在四川省绵竹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木版年画不断传承发展,使这座风景秀丽的小城与传统“年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今天,当社会进入新时代,如何让年画这门古老的艺术传得开、留得住,让以年画为依托和代表的一系列年俗、年趣、年味在每个新春仍然伴随人们的生活,是非遗传承人、工作者和美术师、设计师都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11月3日至6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手艺网、绵竹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学非遗中心承办的“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之“中国年画创作营”在绵竹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设计师、美术师以及“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优秀学员齐聚一堂,通过专家教学、参观采风、创研交流等形式,在全面系统学习中国传统年画知识的同时,从经典年画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探索年画在现代生活中创新、发展及应用的多种可能性。这是继10月31日“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启动之后的重要环节,创作营的成果将直接对接年画产品及文创、衍生品的设计和制作,推进以年画为代表的传统工艺更好更快地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传统年画是精美艺术和宝贵财富

  “这‘肥兔兔’画的太抽象了,简直是毕加索的风格!”在创作营的课堂上,一位学员对幻灯片里中秋节纸马上印制的玉兔形象忍俊不禁。在为期4天的课堂教学中,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单应桂,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者王沂蓬,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刘莹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邰高娣对年画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脉络、年画的艺术特色与价值、南北方各年画产地代表作品赏析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展示了丰富的年画资料,其中包括杨柳青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滩头木版年画、梁平木版年画在内的14个年画项目,覆盖了天津、河北、湖南、广东等12个省市的2000余张的经典传统年画图例。同时,创作营还组织学员们前往中国绵竹年画村采风,亲临年画传承人工作室,感受年画创作氛围。在绵竹年画博物馆内,馆长胡光葵为学员们一一介绍馆藏展品,讲述年画故事,解读年画绘制技艺。

  通过对传统年画的学习,学员们纷纷感慨,传统年画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宝库”,在线条、配色、形象设计等多方面都有与今天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可取之处;同时,传统年画中还有相当多的题材和创意可以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和设计之中。比如光绪年间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连年有余》以缸鱼为系列题材,恰好与今天网络上掀起的“拜锦鲤、求好运”的心理需求相契合;又如天津杨柳青讽刺政治的改良年画《不知自量》,以哈巴狗讨好主人的故事作为隐喻,与网络讽刺热词“舔狗”有异曲同工之处。绵竹传统年画中《老鼠嫁女》《三猴烫猪》等经典故事,也在新一辈年画艺术家的笔下有了新的演绎。“中国年画长久地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历经宋、元、明、清诸代不断发展、充实、提高,其显著特征是与民间的世俗生活密切结合,反映各历史时期的民风世俗,因此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传统年画持久弥新的魅力,刘莹如是总结。

  “设计师之夜”:为年画施展“变身魔法”

  为了让学员们从年画作品中吸取的灵感能够交流碰撞、活学活用,创作营在教学之余特意安排了“脑洞大开”的“设计师之夜”环节——八组学员以小组为单位,以传统年画的题材、元素为基础,自由发挥,构想既体现当代设计的创新意识、又保持年画原有美感的传播力,既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又不脱离传统的创意项目,同时,还要考虑项目的成本与盈利模式具备落地实操的可能性。在这个夜晚,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设计师“点石成金”的敏锐艺术嗅觉和运营者对文化项目成熟的掌控力碰撞在一起,酝酿出一系列从线上到线下的奇思妙想。其中,由许相真、施文杰、黄子棉、张进砂、李春树、骆思源等学员提出的可自定义宠物年画形象并支持周边定制的手机应用、年画融入密室解密游戏的手机应用、“九九消寒图”主题项目管理手册、年画桌游以及将年画元素拆分组合设计的潮牌服饰等项目方案以新颖的创意和切实的可操作性得到了各位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一些成功的项目经验也在交流中得到广泛分享,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馆长、年画艺术家乔兰蓉介绍了和上海博物馆合作的年画公共活动“一团和气”,该活动以当代艺术的过程形式构建传统年画并吸引公众参与,引发了在场专家和学员的浓厚兴趣。

  对于学员们天马行空的设计思路,邰高娣认为,设计当然要注重趣味性,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的兴趣;但同时也必须准确传播年画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而曾经带领团队开发《榫卯》《折扇》等爆款文创手机应用、有着丰富运营经验的业界专家——Tag Desigh科技公司创始人、设计师孙勇则提醒学员们,线上项目的设计必须要把开发的高昂成本考虑在内;同时,一定要考虑项目能给年画手艺人和非遗传承人带来什么,文创项目的运作最终需要反馈,才能真正加强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的重中之重就是创作,是以新时期、新创作反映新生活、新面貌的新探索,需要整合各方资源,融合理念,聚合力量,共同营造年画技艺传承发展与再创造的新应用和新生态。”中国手艺网总裁常会学说。他表示,希望以此次年画活动为平台,以年画的保护和发展为基础,积极调动设计师和美术家的力量参与年画再设计和再创造,把年画应用到新的场景和新载体上,引导文创企业、游戏平台、品牌企业和电商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本次活动助力,努力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多样性、立体式和多角度的发力,真正使新年画进入千家万户,融入生活,重回春节。

  据悉,中国年画创作营培训结束后,“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还在苏州举办了“年画重回春节”主题论坛活动,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对年画振兴相关问题进行共同探讨。

(编辑:刘青)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