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愿文艺志愿服务的旗帜高高飘扬

时间:2018年10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刘兰芳
0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名曲艺演员,是一名有着六十多年艺龄的文艺工作者,其实,我还有一个同样光荣的身份,那就是我是一名文艺志愿者。

  文艺志愿者,重在“志愿”两个字。中国文联的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第一时间参加了这项光荣的工作,并在这几年里努力做到随叫随到。简单回忆一下,我追随着文艺志愿服务的旗帜到过的地方,就有宁夏石嘴山、湖北恩施、河南三门峡、河北涉县、贵州独山、吉林长春、四川乐山、安徽宿州、江苏兴化等等一长串地名。文艺志愿服务演出,已经成为我常年演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令人难忘的是,我曾和其他参加文艺志愿服务的艺术家,到过祖国最北端,在黑瞎子岛上,在大兴安岭深处的林场中,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里为驻守北国边陲的战士演出。我还曾经去到三沙市,面对祖国的碧海蓝天,为守卫祖国南部万里海疆的战士演出。我更登上过辽宁舰,站在这座海上钢铁堡垒的甲板上,为队列严整、精神昂扬的海军将士们演出。在这些有着特殊意义的舞台上,我至今清清楚楚记得战士们被烈日晒得黝黑、流满了汗水的脸颊,记得他们沾满了雪水、泥水的军鞋、军服,记得他们见到我们时欣喜的眼神,当时我的感觉是既心疼,又感动!我和很多艺术家,几乎是噙着泪水完成了演出。当我们演完了自己的节目,听到战士们的掌声,看到他们的笑脸,感到自己的苦和累和他们相比都不算什么,为了把满意的节目带给他们,让他们感到祖国人民,感到文艺工作者在时刻关心着他们,自己付出再多的心血,也都值了。

  我从事曲艺艺术多年,这么长的时间里,关于艺术创作我最深的一个感触,就是文艺工作者绝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必须时刻把自己的创作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密切联系起来。这种联系越紧密,自己获得的灵感就越多,得到的滋养更丰厚,能够取得的艺术成绩就越大。文艺志愿服务演出的阵地,遍及祖国各地,我们经常来到老少边穷地区演出。当地的群众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少看到文艺工作者的现场演出。在演出时,我们经常近距离看到观众的笑脸,听到观众的笑声,观众有时也会感谢我们,但实际上,我们更应该感谢他们。我们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到了灵感,看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看到了他们努力奋斗的工作热情,从中汲取了大量素材。经常在演出现场,根据观众的反应,我就能看到这个节目哪里受欢迎,哪里还需要改进,就能把一个个节目锤炼得更到位。

  这些年来,我每年都至少推出一部长书作品,有现实题材,也有历史题材。同时,我也根据不同的演出需要,创作了大量稍短一些的节目。有人问我,为什么多年来我能坚持做到这一点,有什么诀窍吗?我说,我的诀窍就是我所有的作品,无论哪一种题材,都离不开到人民群众中去获取养料。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就是我创作的源头活水。没有和老百姓一次次的密切接触,没有真正走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去了解什么是老百姓喜爱的,老百姓的生活里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什么,任何创作都是空中楼阁。所以,我才格外珍惜文艺志愿者这个称号。文艺志愿服务,既是一道彩虹、一座桥梁,连接起千百个文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又是一面旗帜、一面战鼓,指引着更多文艺工作者投身到为基层群众服务的队伍中来。来自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在这个队伍携手高歌,精诚合作,共同演绎出了一首首最嘹亮最震撼人心的大合唱。

  一名文艺志愿者的足迹,如果连起来,是一条在大江南北穿梭跳跃的银线;成百名、成千名、成万名文艺志愿者的足迹如果连起来,那就能织就一幅遍及祖国各地山川的壮美画卷。我想说的是,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今后只要哪儿需要我,我就愿意去哪儿,愿文艺志愿服务的旗帜继续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

(编辑:刘青)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