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墨色交融的瑰丽世界——柯桐枝花鸟画印象

时间:2018年08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徐沛君
0

  当代以雨林为主题的中国画作品,不胜枚举。但客观地说,许多作者流连于题材的猎奇层面,或者满足于表面的、制作性的描摹,未能让眼中之景象升华为笔墨意象。而且,以此为题材的工笔画较多而写意画作极少,让人遗憾。但在柯桐枝笔下,南国雨林焕发出了分外动人的光彩:植物枝叶葳蕤,花朵竞放,尽情展现生命的活力;成群的蜻蜓无声地掠过莲池,在水面留下轻盈的倒影;雀儿栖息于蕉阴,啁啾不已,那是惬意的鸣唱……柯桐枝的画作,通常尺幅巨大,笔力雄健,墨色交织,溢彩流丹,感染力很强。徜徉在这些作品前,观者仿佛能感受到南国骄阳的炽热,闻到奇花异果的馥郁香气。


风从花里过来香(中国画) 柯桐枝

  柯桐枝作花鸟,起初沿用了传统的题材,比如紫藤、牡丹、雏菊、梅花、荷花等,均能以形写神,各呈其妙。但后来当这位画家涉及南方雨林题材时,创作灵感得到进一步激发,“画思”如泉涌,一发不可收。近些年,柯桐枝用了大量精力潜心探索表现雨林题材,技巧日趋完善,手法日益精到,佳作频现。雨林花鸟,逐渐成为这位画家作品的个性化符号,帮助他实现了艺术的升华。
  南国多嘉木。以热带雨林或亚热带雨林的动植物入画,固然可以拓展花鸟画的题材范畴,但若想取得理想的效果,特别是想借助这类题材营造中国画新境,却绝非易事。首先,雨林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植物的茎秆、叶片、花朵形态奇特,变化多端,藤蔓、气根蒙络摇缀,空间层次较多。这样的景象,创作者不易把握,因此画面很容易流于简单的堆砌,或是涣散无章。其次,针对梅兰竹菊等固有花鸟画题材,前人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绘画经验,甚至形成一整套绘画程式。而面对新的动植物形态,那些传统的画法包括描法、染法等,可能不适用。再者,雨林动植物色彩丰富,创作者容易被浮光掠影所吸引而忽略了笔墨语汇的运用,甚至滑入浮华虚艳、邪甜俗赖的误区。这些客观困难,往往让人望而却步。
  然而,新题材的挑战,却让柯桐枝激动不已。凭借着天分与勤奋,在不断的尝试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造型语汇,成功地辟出一方彩墨艺术园地。就形式语言而论,柯桐枝的作品首先以“满”取胜——他偏爱繁密的布局;其次以用色见长,他钟情于斑斓多彩的效果。
  柯桐枝画作的“满”,体现为布局的繁密。繁密,首先反映出画家对所绘物象的尊重,因为雨林植被面貌本来就是如此。不过,这位画家从不机械地照搬客观景色。事实上,他在描绘中原乃至北方花草时,也喜欢“满构图”。这似乎是对“以疏为美”的传统作画习惯的一种反拨。上升到中国画创作层面,充实不仅指笔墨元素、形象符号的大面积铺陈,更指内涵的充盈与实在,指创作主体情感的丰沛及精神的饱满。充实之谓美。柯桐枝的充实,实现了形式与内涵的统一,因而具备强大的感染力。
  柯桐枝笔下的南国花鸟世界,姹紫嫣红,热烈绚烂。他用“铺锦列绣”的方式传达了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却能远离了浮华与虚饰。在他的许多画作里,色彩的面积远远大于水墨的面积,这种让色彩唱主角的创作方法,脱胎于传统的“没骨法”。同时,他又合理地借鉴现代艺术的某些形式感,用概括的手法突出了植物形态中的点、线、面等抽象视觉元素,强调了节奏感与秩序感,画面层次结构清晰,于繁复中见简约,饶有现代意味。形态的适度夸张与色彩的大胆铺陈,让作品调子响亮,气势雄强,表现力丰富。
  在大胆借鉴、积极创新的同时,画家没有忘记中国画的经典技法的运用。比如,他把勾皴点染、泼墨泼彩与积墨积彩结合起来,追求水墨与色彩的大融合与大对比,气局舒展阔大,笔法畅快洒脱,“写意感”十足。柯桐枝的作品,即便繁密的画面布局,依然十分讲究取舍,对各种关系比如疏密、俯仰的推敲也颇见匠心。值得一提的是,画家对水分的把握颇见功力,画幅上墨色的洇化效果、虚实的微妙变化,成功营造出幽深的空间感,也反映了不同时节雨林的环境氛围,比如雨季的润泽、旱季的干爽。当然,这一切还都以师造化为基础,他重视观察,勤于写生。久而久之,他已经谙熟雨林的气质与性格,哪怕是寻常的景致,他也能信手拈来,绘于笔端,呈为妙境。
  我国的文艺,素有托物起兴、借景寓情的传统。柯桐枝尊重这一传统,但在自己的画幅中,他并没有刻意让这些大自然的精灵背负着过多的道德说教责任,他看重花木禽鸟自身的美,他认为花木题材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如此轻装上阵,画家就容易挥洒自如,更容易抒情达意。柯桐枝每每表现“共享春光”等主题,画幅中花木争喧,各美其美。这体现出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也隐约反映了自然生态的秩序之美。由此可见,柯桐枝作品赢得广泛喜爱,当在情理之中。
(编辑:张利国)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