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跨度近五十年的城市底层好人成长史

时间:2018年01月2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马李文博
0

  跨度近五十年的城市底层好人成长史

——梁晓声最新长篇小说《人世间》首发

   
  《人世间》梁晓声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年12月出版
   
  梁晓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知青的生活和情感旅程,著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年轮》等名作,新作《人世间》则描写城市里的青年,而且一写就是115万字。1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主办的新书首发式上,梁晓声表示,相比当代的作家朋友们更多是来自农村,自己对城市底层青年更为熟悉,写出一部关于这个群体的全面的作品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而他最喜欢读并且也想写出《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苦难历程》那样有巨大时间跨度的作品。
  3000多页400字的稿纸,动笔时梁晓声就告诉自己:“那么就开始吧。”《人世间》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艺术而雄辩地展现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
  描写底层青年的情感生活,与梁晓声的人文关怀、平民意识、社会情感有关。梁晓声重新整理散文集时,他想到了以前的年货、购粮证、户口本、粮票、厕所、洗澡票……这些事情给他一个十分强烈的感觉:中国变化发展巨大之确凿,“如果不回过头去比较,印象是不够深刻的”。他马上又被激发出另一个想法,要把从前的事写给今天的年轻人看看,看看国家曾经是什么样子,“在今天饭店随便点的一桌菜,在从前北方人家过春节的桌上大多数都看不到的,没有鱼、虾、鸡。鸡蛋、粉条都要凭票买”。这既是时代的印迹,也与在其巨大影响下的人文与人生相关联。
  知青插队、三线建设、工农兵大学生、知青返城、恢复高考、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走穴、国企改革、“下海”、职工下岗、棚户区改造,《人世间》一直写到今天的反腐。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总编辑李师东认为,个人与时代相比较从来都是弱小的,个人遭遇是与时代密切相关的。时代发展越快,个人改变得就越多。但是人向善的力量一直存在,当人面对遭遇和选择的时候,这部小说是一部备忘录。梁晓声把近50年的社会进程一路梳理过来,让读者看到中国社会生活中普通人的命运的变化。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表示,梁晓声始终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但是这部小说与其他描写家族史的文学大部头不同,它像一条小溪缓慢而渐渐地进入生活,梁晓声的关怀体现在处理人物关系和他们的情感历程,其中有顺利的,也有麻烦的,但是他写的人物怎么处理情感,对今天年轻人有教科书般的意义。尤为重要的是这部作品通过人物关系揭示,无论在任何环境下,人心都是向善的。梁晓声把历史境遇下人心善的一面书写得淋漓尽致,这让孟繁华惊讶、震动、喜欢。书中青年之间有矛盾、隔阂、冲突,但是他们人心的单纯和今天一些作品有巨大的差别。孟繁华反问道:“如果现在的作品都无情无义,如果让冷漠的社会生活雪上加霜,我们的读者读这样的作品干什么?”《人世间》的励志是潜隐在作品中的,它没有用情节鼓励人做一个成功者,没有让人设定的轨迹发展能凌驾于时代之上,而是让下乡那代人看到“那就是我的日常生活”,它不是写英雄,而是写平民。
  “文学艺术是要使人类的心灵更加向善美进化。”梁晓声说,“好人不是老好人,而是对自己的善良心有要求的人。我写《人世间》的时候一般来说没有太坏的人,更多的人我都是希望挖掘他们好的一面,这是我对文学本身的理解。我写完这本书后,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对这个世界说,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变化,再让我做坏人已经不可能了。”
  
  
  
(编辑:刘玉红)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