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韩首迅:“独抒性灵”的书写者

时间:2018年01月1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 牧
0

  “若书法正扬雄之所谓书乃心画,盖毫无凭借而纯为性灵之独创”,这是邓以蛰在《书法之欣赏》中对书法之“性灵”的评价。作为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性灵”被当作作诗的重要方面之一,而在追求笔墨章法的书法创作中,“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倾向是否也值得提倡呢?

  “所谓‘性灵’,就是创作者的真实个性、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在创作时,不墨守成规,不过分拘泥于固有法式。在书法中,讲求在掌握笔墨规律的基础上,把人之性情融注在字上,笔随心动,这样的字才更有灵性。”书法家韩首迅在谈到书法创作时表示。作为从事书法创作近30年,致力于书法教育和书法传承,并被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聘为特聘教授的书法工作者,韩首迅在书法创作上不断探索和领悟,并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他认为,书法是极具中国古典文化符号的艺术形式,探究书法创作的发展,还要从古典书论中寻找,而对“性灵”的要求就值得我们重视。

  创作要“带感”

  艺术往往是与心灵想通的,因此感觉在艺术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体系,艺术家在创作时要寻找属于各自体系的独特的感觉。“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以汉字为审美对象的书写艺术,也是一种独具中国审美品格和精神价值的笔墨艺术,而书法创作就要有一定的笔感。”韩首迅说。他表示,所谓笔感,就是一种持笔、用笔、运笔、收笔的感觉,是一种让笔墨相持、和谐相守的共通感,也是一种根据个体实践形成的融入了自己创作个性的独特感知。

  “对于书法创作而言,笔感的建构一定是在对书法规律的熟练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内化书法的规律,并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这种感觉。”韩首迅说。从7岁起就开始练习书法的他,在早年时一直把书法等同于简单的写字,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正式从事书法,并跟随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学习后,才渐渐悟出一条书法之道。“对我来说,书法是越往深处越难,刚开始觉得写字很简单,可当你真正去探索这种规律的时候,却发现怎么写都不顺。只有持之以恒地研究、感悟,才能真正地形成这种感觉,也就是‘入门’了。”他表示,笔感相较于其他艺术感觉而言也有其独特性。因为书法是以汉字为对象的,因此对汉字的“悟”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其形体、结构、内涵的掌握是获得笔感的基础之一。

  在掌握书写规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也是建立笔感的更高一层次的表现。所谓字如其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表示不同的创作个性直接影响了书法的创作。这种创作个性既与本人的性格、气质相关,更重要的是与长年累月中形成的书写感觉有密切的关系。“真心想从事书法创作的人,一定要持之以恒地体悟、锻炼,并在追求书法里的‘自我’中,找到自己的笔感。”韩首迅说。

  吾手写“吾心”

  情感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支配力量,好的作品往往是在审美情感被触动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很多人很难将书法创作与情感表达联系起来,其实书法也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是表达内心世界的。”韩首迅表示。书法创作求静,但静中又包含有动,而笔墨的运动也和情感的运动是平衡一致的。他认为,因为在创作书法时有充沛的感情作为支撑,创作者所书写的字也就包含了情感的力量,所有起承转合都是感情的流露,或汹涌、或平淡、或急促、或平缓,都是感情的抒发。而只有具有充实情感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我在创作时,争取能够做到以吾手写‘吾心’,不仅将自己的情感灌注到每一个鲜活的字中,更将自己对大千世界的感受、对人生百态的感悟都凝聚到字中。”韩首迅说。两次从军、几度入大学从教、多年从事书法教学,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为他的书法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这些由情感和思想激发的灵感也让他的创作更加丰富。“书法表面上是字的书写,但实则是平淡中而见山高水深,优秀的作品中有书法家的个性、情感,也有其经历、感悟。”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所谓“笔墨性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韩首迅在创作实践中,以“性灵”作为其作品之本,也是其坚守中国文化品格的重要表现。

韩首迅书法作品

(编辑:胡艳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