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八十六岁高龄文艺老战士刘燕平回忆陕歌前身“西工团”

时间:2018年01月0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郝 萌
0

八十六岁高龄文艺老战士刘燕平回忆陕歌前身“西工团”

艺术要人民喜欢
  “1947年-1949年解放战争阶段,我们文工团的工作并不是只是单一的文艺演出。不演出的时候,大家还会帮助农民耕种收割。战时女同志在后方负责转移伤员,做简单的清创处理,男同志会在前线向敌军喊话劝降。各司其职、各尽其才。文工团还要经常随着大部队不停地转移。”2017年10月27日,一个深秋的下午,在陕西省歌舞剧院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兰花花”——新中国第一位将陕北民歌唱响世界的歌唱家、文艺老战士——刘燕平。她曾在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兰花花》《红鹰》《红珊瑚》《神泉支队》《江姐》等30多部戏里担任主要角色。这位当时86岁高龄的老人,一袭湖蓝色老式长款风衣,梳着一头银白如雪的齐耳短发,透过老人家那双写满了故事的眼睛,我随着她走进了那个炮火硝烟的年代,也让我知道了陕西歌舞剧院的前身西北文艺工作团的光荣历史。
  1978年刘燕平时任陕西省歌舞剧院歌舞团团长兼书记,后被调任至中国民族乐团任党委书记,然而对于刘燕平来说,陕西是她的故乡,陕西歌舞剧院是她青春岁月最难忘的地方。适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刘燕平为祖国今天的发展和进步感到高兴和欣慰,更想看看故乡的变化,看看当年战斗工作过的地方,见见当年的老战友老同事。耄耋之年最忆是故乡。
  1940年的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时期,陕西省歌舞剧院的前身——西北文艺工作团(以下简称“西工团”)就诞生于此时的延安。“当年毛主席为这个新兴的革命文艺团体亲笔题写了团名‘西北文艺工作团’。他一口气写了好几幅,最终选了他最满意的送给了西工团。”刘燕平回忆说,当时的西工团分为一团和二团。一团1940年成立于延安,二团1942年成立于陕北绥德县。两团的演员是由一些热爱文艺、忠诚革命的年轻人组成。这两个团的工作任务非常明确,都是为了宣传党的政策、破除封建迷信、为革命鼓舞士气。所以演出形式很丰富,有排演的秧歌剧、小戏、拉洋片、快板书等等,只要群众能接受的都会演。为破除迷信,当时排演了《红鞋女妖精》,为提高农村妇女地位排演了《妇纺》《一朵红花》。当时团里要排《白毛女》,刘燕平饰黄母,时年才14岁,之后又在《白毛女》中饰演善良的王大婶,并参加《兄妹开荒》《军民关系》和秦腔《串龙珠》《三回头》《血泪仇》等剧的演出。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全体文艺工作者都明确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创排的剧目也都是反映人民生活的一些现实题材。“队伍走到哪里,我们就演到哪里,团里有一位叫白龙的文艺战士专门负责突击创排,为当地老百姓现场编创节目。到学校就讲学校的内容,到哪个村就讲哪个村的内容。再套上陇东民歌,每次开场两位演员就以对唱的形式表演,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当时的生活工作状态就是‘一天三上台,三天一搬家’,因此也就有了后来时任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给西工团的那句题词‘西工团是延安文坛的一支劲旅’。当时的西工团隶属西北局管理。”刘燕平说。由于西工团要经常随着大部队转移。“遇到条件允许的时候到一个村庄找个台子扎四根木头,围上幕布,点上油灯,就开始演出了。后来有人从西安捎来了气灯,团员们也都开动脑筋发明创造,找一些透明的红纸、蓝纸、黄纸罩在灯前这就算有了舞台灯光了。遇到紧急转移,每个人都会背着一床被子、一双草鞋、皮带上吊着个搪瓷缸子,为了保护这路上唯一吃饭喝水的容器,大家都会给自己的缸子缝个布套套。尤其记得生病时几个同志挤在一间临时避雨的窑洞里,白天好心的村民会给我们送些干粮,即便是那样的艰苦年代,我们都觉得很快乐。”刘燕平微笑着说道。
  1949年5月西安解放,一团二团合并称西工团并转址到陕西西安交由地方管理,也就是今天陕西省歌舞剧院的所在地。西北文工团进城后把一个个创作、改编、移植的新歌剧送往工厂、农村、军营和校园。 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选派中国艺术家参加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也是在这次活动中,刘燕平凭借自己编创并首唱的曲目《兰花花》和《信天游》将陕北民歌在世界舞台上唱响。说到这,刘燕平反观当下的文艺环境,很忧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艺,不是纯粹的娱乐品,更不是商品。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我们的文艺性质就是‘为人民服务’而绝不是今天有些人‘为人民币服务’。从新中国成立前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西工团的宗旨就是‘艺术为人民服务’。西工团发展到今天的陕西省歌舞剧院必须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能忘记我们的使命和社会责任,西工团不能脱离老百姓,不论是叫西工团还是叫陕西省歌舞剧院,精神不能变。1965年前后,我们陕西省歌舞剧院的艺术水平在全国也是叫得响的。天天有戏,一天三上台,早午晚三场演出,可以说当时是非常辉煌的,演出的歌剧《兰花花》《白毛女》等等都深受老百姓喜爱。中国人有自己的欣赏习惯,一味照搬西方歌剧的模式是否适应中国观众,这是当今创作要思考的问题。”《白毛女》应该说是中国歌剧的里程碑,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真实故事,思想境界、艺术水准都很高。刘燕平在回忆当年演出时说,现场演到黄世仁逼死杨白劳一幕,确实有战士太入戏拉开枪栓就要对着舞台上的演员开枪,还好被人及时拦住,还有的观众气得浑身发抖把石头砸向台上的黄世仁。这说明通过文艺演出观众从心底接受了教育,也真的入戏了,说明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目的达到了。未来陕西歌舞剧院创作要把握“先进不是忘掉过去,高级不是崇洋媚外”。用中国方式讲中国故事,才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文艺。刘燕平说,“文艺团体就要培养自己的演员,不要靠花大价钱去请大牌。我就是个白丁,是西工团培养了我。年轻人和我年轻时候一样需要机会、需要培养,外面请演员沾人家的光,没啥大出息。培养自己的演员、自己的导演、自己的编剧,这样才有大的出路。”
  刘燕平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陕西歌剧是西北乃至全国原创歌剧的行业重阵。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创作有歌剧《兰花花》《王贵与李香香》《孙大伯的儿子》等大型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大汉三部曲《张骞》《司马迁》《大汉苏武》,可以说原创中国歌剧是陕西省歌舞剧院一贯秉承的创作道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歌剧《大汉苏武》在2016年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上获得了文华大奖。这就更加坚定了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中国原创歌剧道路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兴盛”,讲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党对文艺界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要求。陕西省歌舞剧院将秉承老一辈文艺家“文艺为人民”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努力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努力为人民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在眼前这位当时86岁老人的身上“文艺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口号。她是真正用自己的一生在践行。她了解到我是团里培养的年轻民族歌剧演员,很高兴,拿出笔为我、为我们年轻人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艺术要人民喜欢。”我想这就是老一辈革命文艺家为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更是我们永不能忘记的初心。
    (作者系陕西省歌舞剧院歌剧团艺术指导)
(编辑:贾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