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访十九大代表、楚剧表演艺术家彭青莲

时间:2017年11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森正
0

  扎根人民 楚剧才能熠熠生辉

  ——访十九大代表、楚剧表演艺术家彭青莲

  “民族文化要推广、普及和传承,不仅要培养舞台上的接班人,也要培养台下的观众,要把每个村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十九大代表、楚剧表演艺术家彭青莲说。11月7日,对彭青莲来说,是激动而自豪的一天,作为宣讲十九大精神的第八站,她来到家乡——武汉市黄陂区作京城村彭新湾。面对家乡热情的父老乡亲,她感动不已,兴奋地向村民讲述她参加党的十九大的见闻和感悟。

  作为湖北省文艺界的十九大代表,彭青莲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十九大刚闭幕,她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宣讲行程,从湖北省演艺集团到湖北省文联,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到湖北省妇联,她走到基层,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讲解、宣传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宣讲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关于文化的论述。“作为一个楚剧表演艺术家,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谈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内容,我很振奋。我想,一定要把这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论述带给我身边的文艺工作者,带给我身边的群众。”彭青莲说。

  彭青莲13岁考入湖北省楚剧团(今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楚剧就成了她一生的事业。40多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楚剧传承发展的第一线,无论是表演创作还是宣传推广,她都身体力行地去思考、探索、实践,演出了《娘娘千岁》《双玉蝉》《逼休》《咏梅》《辛亥人家》等经典剧目,塑造了一个个大时代背景下的生动典型,被誉为“楚剧的看家女”,同时也是楚剧非遗传承人。

  彭青莲认为,楚剧的传承一定不能离开群众,而要扎根群众,以人民群众最朴实的生活作为创作、创新之源。“现在有些剧种剧目的创作闭门造车,楚剧不行,楚剧的观众大多来自基层,它的形式灵巧多样,内容通俗易懂,有很明显的生活味、泥土气,创作者只有在群众的实际生活中感悟、体验、思索,才能真正创作出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楚剧精品。”彭青莲说,作为一种地方戏,楚剧正是由于以楚地人民喜爱的形式,表达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出了人们平凡人生中的“大智慧”,才广受群众热爱,也只有真正反映时代、反映人民心声、不断创新,楚剧才能熠熠生辉。

  为了更好地推广楚剧,彭青莲多年来一直坚持下基层演出,多次被评为“湖北省百团上山下乡积极分子”。不管是田间地头、乡村土台,还是社区广场、高校礼堂,都能看到她精彩的演出和生动的讲解。“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彭青莲坚持在基层演出,就是她通过楚剧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的一种手段。“在现场观看更能感受楚剧的魅力所在。我坚持下基层演出,就是想把楚剧最直接地带到人民群众的身边去,让他们在忙碌之余,可以享受这道戏曲大餐。也只有这样推广,楚剧才有更扎实的群众基础,这才更有利于它的传承。”彭青莲表示。

  “楚苑花间一青莲”,作为楚剧传承人,作为一个老党员,彭青莲用楚剧服务群众,又靠群众发扬楚剧。谈及未来的计划,她表示,还会到更多地方宣传十九大精神,在培养青年演员、研究新剧目、推广楚剧“走出去”等多个方面下功夫。

(编辑:秦兰珺)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