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回归二十年 香港文化更具活力

时间:2017年06月3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峰
0

回归二十年 香港文化更具活力

——访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副局长许晓晖

  2014年11月28日,香港民政事务局副局长许晓晖(左)及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中)到香港文化博物馆参观“敦煌──说不完的故事”展览,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博士(右)向两位介绍重点展品

  自2008年加入香港政府,许晓晖担任民政事务局副局长已有近10年时间。10年深耕,令她成为香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推手。“香港荟萃中西文化,既立足于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同时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的养分,成就了香港独特的人文光谱。”正是她对香港文化的这种珍视,使她不知疲倦地在香港文化各个领域奔波往来,倾听业界声音,践行文化政策,她的身影也因此成为文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今,在香港迎来回归20周年之际,香港文化所呈现的面貌与气象令她欣慰:“回归20年来,香港的文化政策不断完善,文化发展日趋多元,我相信她的未来也将更具活力。”

  文化政策更加完善

  政府投入持续加大

  记者:回归20周年以来,香港的文化发展有哪些变化?

  许晓晖:香港回归后,第一届特区政府成立了文化委员会,在文化政策上提出了很多建议。这些建议在20年间逐渐落实到具体的文化政策中,使得文化政策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

  可以看到,过去的这段时间,香港的文化环境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多元发展,更加自由开放,与世界各地文化团体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香港政府更是全方位地为文化艺术发展服务。在我进入政府工作的9年间,政府投入文化的资源不断加大。我刚进政府工作时,政府对文化的投入大概是29亿港币,到今天已经超过40亿。

  记者:文化政策对于文化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政府在其中的确扮演着重要角色。香港政府是如何在具体工作中推行这些政策的?

  许晓晖:正如你所说,文化政策的推行,始终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其中,资本的投入是重要的环节,香港政府也非常重视对文化发展的持续投入。政府每年向九大表演艺术团体恒常拨款超过3亿港币,中小型艺团则超过2亿港币。目前香港已经有超过1000个文化艺术团体,每年的演出超过了8000场次。政府在培育人才方面也投入很多,香港演艺学院每年培育超过900名各艺术范畴的学员,其他院校也开办了艺术文化的教育课程。康文署“艺术行政人员”及“博物馆见习员”计划,艺发局“人才培育计划”及“文化实习试验计划”等在人才培育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还资助21个场地伙伴艺团培育艺团行政人员。

  此外,我们还通过每年举办香港艺术节、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书展、香港文学节、中国戏曲节等活动实现艺术的推广与交流,并着力打造香港成为文化交流的枢纽。到今天为止,香港一共与15个国家及地区签署了文化合作备忘录,与内地及其他地区建立了广阔的文化网络,包括与内地签署文化合作协议、亚洲文化合作论坛、港台文化合作论坛、在台北举办“香港周”等等。

  两地交流日益频密

  国际成就不断开拓

  记者:回归后,两地文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些交流给双方的文化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请您谈一谈这一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许晓晖:是的,回归后香港文化界与内地的交流不断加大,合作也不断深入。这首先得益于交流平台的不断扩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平台就是粤港澳文化合作论坛,这一论坛建立了粤港澳文化合作框架,在6个领域展开合作,包括演艺、文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交流和节目合作、资讯交流以及文创发展。比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2009年粤港澳三地共同努力,使得粤剧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其他领域,三地也积极合作创作各种节目、举办各种论坛、推动各种文化交流。在这种频繁的交流中,各种艺术团体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香港与内地交流越来越频繁,香港的九大艺团都多次到内地演出。除了大型团体之外,近年我们也看到一些中小团体,有些是在政府资助下到内地交流,有些则通过中介机构到内地演出,是更加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内地艺术团体到香港交流就更加频繁和多元,每年的香港艺术节均有他们的演出,康文署所筹划的一些艺术节也有他们的参与。还有一些艺术团体,通过自己的渠道到香港演出或展览。这些都是两地文化艺术交流在过去20年中取得的成就。

  此外,两地文化艺术界共同“走出去”也取得不少成就。2013年,粤港合作促成舞剧《清明上河图》赴北美洲登台演出,这是两地合作“走出去”的一次成功实践,还有很多其他不胜枚举的例子。

  记者:提到文化“走出去”,香港文化因其独特风貌,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那么,香港文化在国际文化艺术界有哪些突出的影响?

  许晓晖:香港文化有自身的特质。它承传了岭南艺术,又融汇传统与现代,产生了很多个性独特的艺术,在国际范围也广有影响。其中有几个领域的成就特别令人鼓舞。一是艺术品交易市场方面,世界各地艺术精品随巴塞尔艺术展及各类展览及拍卖活动早已汇聚香江,香港已经与伦敦、纽约三足鼎立,成为全球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二是香港书展,已经成为亚洲甚至是全球最大的华文书展,每年超过100万人次参与,这在短短的一周内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三是建筑设计领域不断开拓,除了参与不少国际项目,香港的建筑设计在远至印度、非洲等地都有不同建设,把香港设计带到了全球各地。香港的服装、商品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视。四是电影领域依然保持活力,每年各大国际电影展都有香港电影的身影。虽然香港本身的市场比较小,但是香港影视界的人才大量输出,参与制作的作品受到世界广泛认可。此外,我还想提的就是香港在水墨画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香港水墨画有特别丰富的含义与内涵,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与西方的交融,令它具有独特风貌和价值。

  文化生态尚待改善

  转变观念大有可为

  记者:香港是国际商业、贸易及金融枢杻,是一个经济型的城市,它的这一身份特质必然影响到文化发展,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许晓晖:香港一直以来以发展经济为主,经济的香港、金融的香港已经发展成熟,也成为人们对它的固有印象。如今,发展文化的香港,也是在这一背景中提出来的。其实经济香港、金融香港、文化香港之间并不截然对立,而应该相互推动,文化发展需要经济金融的介入,而文化的发展也会影响到经济金融的发展。

  美国西雅图的商界每年向文化界投入大量资金,已经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而在香港,这种生态还没有形成,文化仍然主要靠政府推动,虽然目前有一些私人展览场所出现,但演出的私人场地仍然缺乏。

  记者:如何依托经济优势,进一步改善香港的文化生态呢?

  许晓晖:我认为转变观念最重要。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香港一向重视商业、崇尚效率,喜欢立竿见影,但文化发展是几代人的事情,不是今天播种,明天收获,这种急功近利的文化发展观需要转变。

  文化与艺术是社会对下一代的长远投资,衷心期望政府通过持续在艺术节目发展、人才培育、艺术教育、观众拓展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加大投入,加上来自民间和商界的支持参与,香港各界将携手不断强化香港的文化软件,为这城市构建更理想的文化艺术环境,深耕更丰沃的人文土壤,令香港不单只是经济金融领域内的国际一流城市,更是亚洲闪亮的重要文化都会。

  硬件建设逐步完备

  未来发展更具活力

  记者:香港文化的发展趋势如何?您对香港文化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许晓晖:我们希望香港的文化艺术发展更加全面、平衡,并能够得到有机发展。文化发展很难做到过分明确的规划,因为它有自我演变的规律。2018年,西九文化区的戏曲中心将要建成,还有M+博物馆、故宫文化博物馆以及其它场地也将陆续落成。不仅是西九文化区,香港其它文化硬件的建设也在推进,包括东九文化中心的建设、香港艺术馆扩建后的重开等。随着这些硬件逐步完善,香港文化艺术发展的大环境将会越来越好,发展将会更具活力、更加蓬勃。

  期待传统与现代继续在香港互动激扬,进一步丰富“文化香港”的内涵与素养,成就“富而无骄、富而好礼”的人文精神,贡献于中华文化的文艺复兴与中国梦的圆满实现,成就我们共同的文化自信。

(编辑:周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