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我国迎来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时间:2017年06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优玲 周 玮
0

  综合新华社电 自200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将启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是我国开展世界自然遗产事业30周年和风景名胜区事业35周年。30多年来,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和风景名胜区事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成就显著,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和同行的高度赞誉。

  据介绍,住建部将组织开展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活动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中国世界遗产成就展、世界遗产专题展播、走进自然遗产地等10余项活动。

  此外,住建部还组织了74处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各向公众提供500个免费体验名额,自本月15日起可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官方网站上进行预约。此举意在唤起和提升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

  在文化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宣传展示活动将有1700多项,各地民众都有机会参与。

  今年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口号为“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非遗”“振兴中国传统工艺”。

  据介绍,将于6月10日至18日举办的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举办国际非遗系列大展、国际会议论坛、非遗竞技等一系列活动。在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34支队伍将深入到成都市22个区县的城乡社区,开展近400场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展演活动。

  此外,在文化部组织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相关单位,包括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高校等,都将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并且每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将设立自己的主场活动。如河北将联合北京、天津在廊坊举办“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文化部恭王府将举办“非遗服饰秀”,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将举办“良辰美景——古琴昆曲演出季”,国家图书馆将举办“非遗讲座月”等。

  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0项,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1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遗产30项,文化景观5项。国务院共批准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807处,两者总面积达到21.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23%。

(编辑:王解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