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第二届陕西省山水画论坛暨提名展将在西安举办

时间:2017年05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由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陕西胤华东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陕西省山水画论坛暨提名展将于5月20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著名山水画家、理论家齐聚古城西安,将就当下中国山水画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的学术研讨。

  第二届陕西省山水画论坛暨提名展的举办,将进一步弘扬中国山水画艺术的优良传统,展示陕西省山水画创作与研究的新成就,切实推动陕西省山水画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繁荣与发展。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主任解安宁表示,第二届陕西省山水画论坛暨提名展是一项持续性的艺术项目,参加论坛和展览的艺术家继承了先辈的宝贵经验,在长安画派精神的影响下,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各自的艺术人生中,辛勤探寻富有个性的绘画语言风尚,研究关注当今画坛的热点和共性话题,他们在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探索与贡献,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

  此次活动通过深刻的理论研讨和内容丰富的作品展示,将开启陕西省山水画艺术创作与研究的新篇章,为完善长安画派艺术发展体系,探索中国画艺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多元发展,促进中国画艺术、中华文化走向国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丁 方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神圣山水艺术”关键的价值在于画面中蕴含的立场——从人类精神史、思想史的高度去阅读文明,从而提炼出一个重要的思想:中国的伟大风景只有在信仰的神圣光照中方才获得价值意义,这一价值意义指向“人性最大限度、最高水平的发展”“趋向神圣而获得灵魂升华”这一精神维度。

  丁 杰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 中国美协理事

  如何在纷繁时代中掌握山水画主流趋势、在多元文化中探寻笔墨境界、在图式变异中迎接革新挑战、在方寸天地中创造精神品格,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传承中国山水的笔墨精神,坚定中国文化的自信品格,抒写新时代祖国山川的新风貌,这是当代山水画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马继忠

  中国美协会员 陕西省美协艺委会委员

  从审美上说,笔墨在中国人物画中具有独立形式美的意义。一条线的干、湿、浓、淡、疾、徐、顺、逆,都给人不同的审美情趣。当笔墨只停留在本体的圈子里打转,与内容、主题、时代、民众、国家、民族等等不沾边时,就完全坠入“形式就是一切”的泥潭里了。

  王全忠

  陕西民族书画院院长 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创作是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艺术的最初是发现色彩,发现自然,而艺术作品最终是要寻找灵魂的居所,要尽情、尽理、尽思。每个人心底都深深埋藏着一种物象,这个物象实际就是你自己,它会像种子一样发芽、成长,越来越丰厚。

  石 英

  中国美协会员 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

  中国山水画的精神也是艺术家个体的精神体现。每个人在创作过程中所流露出的精神世界及给观众传达出的信息,正是山水画的精神所在。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生离死别都是人生所要经历的,而这些也是艺术家的内心所在。

  白林坡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研究部主任 《美术博物馆》副主编

  历史积淀深厚的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视觉表现与精神意蕴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艺术之林。中国山水画在其特有的视觉表达系统中,寄寓着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天人哲学观念,其视觉意象的表达与内心境界的呈现互为表里。

  龙 瑞

  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

  只有先认识山水画的精神,才有可能画好山水画。山水画的精神正是在用笔和位置经营中,融入艺术家对自然、人生的诉求和中国文化的审美理念、审美方式。所以山水画的精神,不是对自然的机械描摹,而是一种“技近乎道”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和人生理想的表达。

  西 沐

  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 (上海大学)副院长 教育部学位中心评议专家

  山水精神的形成与表现,是中国山水画艺术哲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它不仅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还有自己一整套载体与修炼体悟的路径。强调体验在山水精神追求中的作用,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山水画创作发展的重要举措。

  吉武昌

  陕西省美协会员 汉中市美协副主席

  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需要在对东西方文化的宏观观照基础上,以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为核心动力,以真诚的情感与拳拳的使命意识,承续传统山水笔墨的文脉精神,吸纳外来文化的有益元素,从而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吕峻涛

  陕西省美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一幅好的作品,如果能够在动笔之前做好准备,认真构思,就会心中有数,妙笔生花。中国画注重以形写神,神是内在的、本质的,“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在对画面布局结构的营造上,用对立统一法则布置章法,达到艺术的真实,从而产生审美的愉悦。

  刘长江

  中国美协会员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

  中国传统山水画彰显着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和人文精神。活跃在三秦大地上的山水画家们继承了“长安画派”前辈们的探索精神和艺术主张,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着对生活真情的热爱。而这种精神正是“笔墨当随时代”的水墨精神。

  刘奇伟

  中国美协会员 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

  艺术创作的动因由客体的再现摹写发展为主体意志的表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敏锐认识,对人类生存的异化状况不遗余力的批判性考察,对现实扭曲的修正,彰显着画家对身处时代及其生命体验的深刻体悟。

  刘 星

  中国美协会员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一幅山水画的好坏,要从笔墨功夫、反映生活的深度、笔墨个性等多个方面去认识。我所提出的“新六法论”的统一,融小情趣于大格局当中,不悖生活,不悖雅正,不悖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悖自己所处时代的审美追求。

  阮荣春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山水画家既要熟习笔墨技法,同时又要从自然中讨取真本。对山水画家来说,笔墨技法可摹习,是为格法;大自然千变万化,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应变自然也是格法。格法关乎气韵和意境。

  吴 昊

  中国美协会员 陕西省美协理事

  艺术家的进步,就在于不断地牺牲自己,因为艺术是他追求的生命的终极目的。艺术家不是万能的,他们不可能在人生旅途中处处到位,但在艺术上能够取得成功是最重要的。

  肖 军

  西安市民族文化馆馆长 陕西省美协理事

  中国山水画是经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过程而创作出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符号。既以画者的目光又以画者的精神,创作出客观与主观共生的文化产品。这里主观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是主观个性才产生出不同风格的优秀画家。

  李云集

  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 陕西省美协理事

  芦苇萧萧,凉风渐渐,沙汀雁飞,溪桥残月,雨湿石润,行南山北麓,登北岩南眺,泉淙淙隙端下注,出北峡,转南峡滔滔入海,深秋寒意,冬岭萧素,云淡霜天,此时情苦,惟笔墨传之。求笔墨之功,致彰显之大,会其形而得其神。

  李永平

  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手指画创作院副院长

  中国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人文艺术,所以古人说,无情不成艺。中国画要立根国学文化,提高作品的书卷气,使作品有民族性、思想性、哲理性和文化性。要道法自然,热爱生活,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自己的情感表达。要修养个人品德,不忘初心,不随潮流。

  陈绶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画的所有视觉方法被统称为远法。时下看山水画有时只说“高远”“平远”“深远”这三远法,实际上还有使对象变得扑朔迷离的迷远和使对象变得幽静、幽深的幽远等。在中国的视觉方式中,中国画的视觉就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华民族文化合拍的远法。

  沈荣华

  中国美协会员 陕西国画院专职画家

  “凡山水画,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远水无波。”这是王维对山水画的论述。画的是山水,写的是情怀。一幅完整的山水画作品是画家的笔墨技法与胸中之情感结合的产物,最后达到“忘笔墨而有真景”,“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这也是我所追求的。

  邱正伦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协会员

  “从自然山水到人文山水的笔墨审美形象转型”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永恒性的学术命题。尤其面对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这一主题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的关系、中国山水画笔墨形象的审美内涵、如何实现自然山水向当代人文山水的审美转型都需要认真研究。

  张 渝

  陕西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

  当代中国画界,喜欢用“精神”二字。古人所说“精神”以及我们今日所说“中国山水精神”中的“精神”,主要是“情怀”的意思。也只有把西方语义上的“精神”还原为古人讲求的“情怀”时,“诗言志”的传统才能有效接续。

  杨惠东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国画家》主编

  在古人那里,山水画的功能在于澄怀观道,山水只是寄寓人文情怀的媒介或载体。20世纪山水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功能与审美追求有所改变,但在当代,山水画在很大程度上正在回归其原来的精神追求并有所拓展,致力于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罗 宁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 陕西省美协副主席

  今天的山水画家,应该站在传统形态和现代形态的双重发展流变中,来寻找自己的艺术坐标。时代的发展,审美追求的变化,要求中国山水画家能有更现代的思维和观念去审视自己的创作,尤其是在长安画派的诞生地陕西,山水画家更应该成就自己的一番作为。

  范 桦

  陕西国画院院长 陕西省美协副主席

  我的画作,是否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独特的个性语境有多少?我自有知。明心澄怀,以感悟时代;学识博见,以提高笔墨意境。我无法预想我的绘画未来,但我知道,诗性内涵是画的境界。

  尚 辉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 副主任 《美术》杂志社社长 兼主编

  传统山水画在经过20世纪现实主义的改造运动与自觉变革之后,在其精神层面已发生了从澄怀观道向现实人文精神表达的转换。当代山水画充满了当代社会人性独立的思想意识,把反映和表现自然作为现代物质化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

  赵振川

  国家一级美术师 黄胄美术基金会理事

  任何艺术都要有能力在生活的大千世界去寻找美,探索新的领域,表达新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求艺术家有一双猎鹰般的眼睛,既能在遨游生活的天空中迅速捕捉猎物,又能像探矿者般在戈壁荒原、崇山峻岭之中找到宝藏,为自己的创作准备材料。

  段渊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园林艺术学院院长 陕西省美协理事

  从平面的山水写意寄情到浓缩自然的山水园林寓意,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自然观、生存观、价值观。从与自然的对话中提炼画面,浓淡、虚实相生,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哲学思想,这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髓所在。

  顾 平

  华东师范大学 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博士生导师

  中国山水画自其出现,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呈现,特别是文人参与绘画之后,山水画获得了文化精英的支持,“学科”品格逐渐凸显。由此,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中国山水画的命脉,失却这一精神旨归便是超越其本体的“他者”臆想。

  袁学君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培训部主任  中国画创作研究院 执行院长

  中国山水画历来讲究内具资禀,外有学识,更不废法度,才能兼具形、意、气、韵之长,既讲“受”与“识”,也讲“常”与“变”。法式是活的生命,在不停地继承与发展着。从法内走到法外才能真正地使艺术回归到法式的宗义,以达到艺术演进的最终目的。

  崔振宽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陕西省美协顾问

  文人画是中国画的古典形态,今天应该创造中国的当代艺术,关键是要画自己的、时代的,而不是古人的或外国的画,只有这样,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梁 耘

  陕西省美协顾问 陕西科技大学教授

  所谓山水精神,即山水画家之精神。山水精神藉何而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山水画者,必以山水画家的知识修养、个性禀赋、笔墨功力的锤炼、画家之激情等方可支撑山水画之精神。非此空谈也。

  葛 伟

  中国美协会员 商洛市中国画院院长

  山水画必先创新,勿千人一法,千画一面。画家要走自己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墨,画自己的思想,要画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画。要创新、发展,要卓立画坛,画出无愧于时代的中国山水画。

  解安宁

  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主席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主任

  宋·韩拙《山水纯全集》云:“夫画者,笔也。斯乃心运也。索之于未状之前,得之于仪则之后,默契造化,与道同机。”说出了中国绘画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即中国山水画精神,追求仁智之乐、心物化一的抒写。

  蔡嘉励

  陕西省美协顾问 陕西省书画院名誉院长

  对于中国山水画创作,我一直坚持“师法自然”“笔墨当随时代”,更坚持我们长安画派提出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思想。从事山水画创作,一定要有良好的传统底子,经常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有时代精神的山水画。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