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怀古是为了观照现实——评王蒙的“国学”系列创作

时间:2017年02月1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郭 锋
0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王蒙以一系列小说创作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地位,尽管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他的创作热情却越来越高。最近这几年,王蒙暂停了自己擅长的小说创作,将写作笔触调整到对于历史、政治,特别是对古代文学经典的研究上来。通过这些作品,王蒙将自己几十年的创作经验、阅读感触、人生体会、社会感悟、时政思考统纳其中,坚实而具体地重建了自己的创作体系。在完成《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之后,王蒙在解读经典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创作了《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游刃有余——王蒙谈老庄》《老子十八讲》等,去年年底又推出《得民心 得天下——王蒙说〈孟子〉》,以八十余载人生心得与《孟子》深切互动。

  提起王蒙,始终绕不过两个词:“文学”和“政治”。应该说,王蒙的政治经历,首先是一种人生的经验和对现实的关注。在和庄子的对话中,政治阅历赋予了王蒙特有的宽阔与明白,在挖掘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时,也使他更为关注孟子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关于民心与天下,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的治国之道,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孟子认为,政治统治的核心是“仁政”,经济发展才能使国家富强,文化教育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百年大计,和平与发展应是社会的主旋律。尤其是关于仁政,孟子寄予了很大期望,也提出了很多闪光的思想,比如:仁政是天下归心的唯一途径,民本思想是施行王道的关键,尊贤是加强统治集团力量的措施,廉政是增强统治集团免疫力的良药,“忧以天下,乐以天下”是治国之本。在王蒙看来,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是有启发有意义的。孟子不是一个呆板僵化的人物,他很有个性,善于辩论,文思纵横且大义凛然,他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问题讲得通透贯穿,同时表达了足够的处世的聪明与应对的机敏。

  初读《孟子》,读者最先感受到的,是孟子的大言、雄辩、夸张、横空举例不无隔阖感,但再读三读,渐渐感觉到了孟子的智慧与可爱、可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类的命题很多,你会觉得孟子正道得简约且相当纯洁。在孟子所处的时代,一方面到处是争权夺利、阴谋诡计、血腥屠戮、枉费心机、国无宁日;另一方面却是仁者无敌、莫之能御、天下归心、轻而易举。王蒙的解读看重的正是这种文化理想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因为它对于世道人心和权力运作的作用至关重要。对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王蒙自陈说:在我少年时代一接触到“共产主义”四个字,脑子里出现的就是这十六字箴言。十六字做到,万国一家,万民一体,不是人间乐园还能是什么?

  近些年,国学热兴起,与社会大背景的变化密不可分。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更应该在文化建设上取得更丰富多彩的成果,拥有与时俱进的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的新论点和新贡献,而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能量和精神生活的范式,影响着人们的追求、理念、向往、愿景直到信仰。在这些方面,显然我们能够从传统中汲取巨大的力量。王蒙推出系列研究国学的书籍,与中央提出的“以民为本”“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也是相一致的。作为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在场者、体验者、获益者、吃苦者与书写者,王蒙曾在2012年出版《中国天机》,以回忆录的写法,对新中国诞生以来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独具个性的诠释,他深知世道可兴、传统可取,中国人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充满信心,挖掘出对世道人心有益的东西,予以继承、弘扬和发展。

  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我们拥有那么深厚的文化传统,那么扎实坚固的文化根脉。今天,我们身处一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文化复兴和文化繁荣是必然的时代命题,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将再一次苏醒,滋养着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孟子是言必称尧舜,孔子是梦欲见周公——重建郁郁乎文哉的礼乐之邦,而庄子干脆要求回到更古老的前神农时代,老子的希望则是人人回到婴儿时期。换个角度看,这与其说是怀古,不如说是怀念中华文明的奠基阶段,怀古只是表象,批评现实、调整变化、因应挑战、恢复活力才是当下人们评说孔孟老庄的实质。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