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担当文艺评论职责 建构评论话语体系

时间:2017年01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2016年12月15日,第二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在京举行。年会以“切实担起文艺评论的职责,建构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郭运德出席年会。陈振濂、高建平、杭间、庞井君、谭好哲、王廷信6位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加强文艺理论评论的话语建设,推动本土话语体系的建构发表了富有见地的观点。会议由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主持。本版摘编部分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编 者

第二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现场

 

  □ 陈振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文艺评论家要有能力在专业立场上发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阐述,比如“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是国家领导人对文艺界提出的希望和期许。但是“文运”如何关乎“国运”?这对文艺界是一个挑战。关乎“国运”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如何落实到具体文艺实践中?我们如何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提出怎样努力去构造关乎“国运”这个层面的问题并寻求答案?比如我们在讨论文艺界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呼吁要反“三俗”。但什么是“三俗”?“三俗”和群众喜闻乐见之间怎样平衡?“通俗”的需求与庸俗、低俗、媚俗的边界在哪里?真正要落到实处,就要我们以科学和理性的眼光来实事求是条分缕析,换句话说,这是我们文艺评论家协会的职责所在。

  再比如,讲话中还提出文艺“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一点我特别有感受。我们沿着时代的频率前行,是谓“同频”。但我们搞书法创作,写古人文辞,不写当下火热的生活,那么书法与时代就“不同频”。一个是古人之“频”,一个是今天生活百态之“频”,怎么“同”?面对火热的时代与生活,面对家国情怀,书法家应如何站在专业立场上,互相激荡,与之“共振”?书法家能不能反映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书法作品又如何体现出正能量,让老百姓看到希望和阳光?这就给每一个艺术领域的创作提出了很多我们作为艺术家、评论家需要充分回答的问题。文艺评论家要有能力站在自己的艺术专业立场上对自己发问:我们在自己的领域里遇到多少困难?如何改变与争取?这是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

  □ 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不要再穿“红舞鞋”,也不能再用“裹脚布”

  中与西,今与古,这在20世纪是一个学术上的大问题。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主要是以“诗文评”的形态存在的。从古代的“诗文评”到现代的“文艺学”,出现了一个大的转型。这个转型,是在外来刺激下形成的。由此,形成了20世纪“文艺学”的现代传统。

  然而,文艺理论的话语建设,要保持学术的清醒。一方面,不要将学术时尚与学术前沿混同起来。学术研究要前沿,但不要时尚。在学术上不断追求时尚,不断宣布某种理论过时了,宣布现在西方又兴某种理论,这是一种“红舞鞋”现象。安徒生童话中有一个跳舞的小女孩,穿上红舞鞋后,就跳舞不止,最后力竭而死。追求学术时尚,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不要认为只有古代的,才是中国的,以民族性来证明其正确性。后一种现象,是一种“裹脚布”现象。清初时,汉族妇女坚持民族气节,不学满族妇女大脚,坚持裹小脚。这种把自己弄得残疾了的“气节”,不要也罢。在今天,我们仍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古”和“洋”的东西,都只是“用”,而当下的中国文艺现实,才是“体”。中国的文艺理论和评论,要面对当下的中国现实,在此基础上建构话语体系。

  中国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建构问题的提出,有着当下独特的背景。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迫切需要在文化上发出中国的声音。文学艺术理论的国际交流,应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我认为,一方面,要在与世界的交流对话中发展理论,另一方面,要在学术上提高,练好内功。理论不高明,仅靠加大外宣力度,多译书印书,也很难起好的作用。

  □ 杭 间(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四点希望”也是当代文艺评论的四个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点希望,我认为这四点希望既是总书记对整个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期望,同时也可以看做是他对当前中国文艺创作不足的鞭策。

  针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工作性质,对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思考并展开评论,可能更有使命意义,因此,我认为这四个希望也是当代文艺评论的方向。如何围绕四个希望开展文艺评论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例如文艺作品的手法技巧创新问题、回到人民当中去、既要关注社会昂扬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这历来是世界文学艺术界的共识,但是中国的尺度如何把握?普世价值与中国价值的关系如何认识?我们应结合时代的发展有更多的思考。

  再譬如社会主义文艺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关系问题。我们这代人都读过浩然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同一个作者两部书的成就差异很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里面的对“现实”的认识与典型人物之间的辩证关系非常值得思考。法国学者罗杰·加洛蒂有“无边的现实主义”的提法,认为现实主义不仅是向外的,还是向内的,向着自己的内心的。其实现实主义并没有过时,在全球化此消彼长的政治文化格局中,中国人和中国人的故事也在发生着变化,要看我们如何去讲好中国故事。

  在诸多的问题中,文化自信是根本,无论是道路、制度,都要真正变成中国人自己的,都要回到对文化的根本判断。只有对文化的根本判断是立得住的,我们未来的文艺创作,展开中国人生活的前瞻性思考才是合理的,如何把四点希望和认识都回到以文化自信为基础,这是我们文艺评论家需要思考的根本问题。

  □ 庞井君(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文艺评论家要向人类精神最深处探寻

  一个好的文艺评论家,要有自己的哲学深度和支撑,有自己的思想框架,有独特的眼光,这样我们文艺评论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艺评论,而不是流行于网络和社会上的评论文艺。真正的文艺评论应该能够在观察和解读文艺现象时,不停留于浮表,而是由肌理到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讲到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的时候,提出要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提高人民群众艺术素养,我们应该切实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只有提高整个国民的艺术素养,加强民众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品鉴和选择的水平,形成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文艺生态,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真正繁荣。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提到文艺工作者“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反观我们目前的文艺评论工作,理论研究工作做得还不够,还有差距。尤其是理论探索的目光还不够深远广大,向着人类最先进方面注目的程度还不够,甚至可以说在一些方面还不十分清楚人类最先进的方面在什么地方。理论评论工作者的研究和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实现科学的研究,包括如何加强制度建设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了文化积淀、社会积淀等因素的影响,人类的精神世界最终会形成一个更为复杂神秘、甚至是混沌的体系。如此复杂的人类精神体系,是像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的时空,这是艺术飞翔的时空,也是需要理论探索的时空。只有深刻注目和探索这个时空,只有在人类精神的海洋中潜得最深,在人类精神的高原攀得最高,才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才能成就伟大的艺术家,才能筑就民族艺术的高峰。

  □ 谭好哲(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建构中国文艺批评话语体系的“三个追求”

  建构中国文艺批评的话语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使命。我认为,在这一体系的建构中,有三个方面的追求是必须坚持的。第一是主体性追求。这个主体性不是具体从事理论批评活动者的个人性,而是理论批评话语在内容和性质上应有的规定性内涵,包含着对中国文艺实践当下性的学术回应、对民族自身批评理论传统的传承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念与方法的指导三个方面。第二是目的性追求。为什么要建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话语体系?我想不外如下三点:一是为了服务于中国自身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有解释和认知能力,并有指导和引领作用;二是参与并促进全球化时代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文学艺术的传播与交流,为世界文艺理论批评的发展作出中国的贡献,提供中国的思想与智慧;三是要直面人类生存境况,走进人民生活世界,对世道人心的改良改进有所启迪。第三是学术性追求。话语体系的建设是为了学术思想的创新,必须讲学术性。因此,话语体系建设不能停留在随随便便地发感想谈意见的层面,必须具有理论系统性,包括思想的贯通性与论证的逻辑性。进而言之,话语体系的学术创新、思想创新还要落实到对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阐发上。当然,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概念新范畴必须和学科的设定与规范相应,与思想的创新相关,不能为猎奇求异为哗众取宠而随意、任性地制造概念,这样只会制造语词的垃圾,而无助于甚至有害于思想的表达和创新。

  □ 王廷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重新认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传统的价值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当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对文化自信的强调。为什么要重提文化自信?对文艺研究来说,应该做些什么来坚定自信?在“五四”以来近百年的历史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不断在借鉴和吸收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想,包括艺术理论,这对开拓艺术家的视野和思维,拓展文艺阐释的角度都非常有价值。但是我们在面对这么多思想和理论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很好地消化,各种理论接踵而至,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要用哪种理论,尤其是在面对具体创作的时候,难以将舶来的理论与作品准确对位。因此,中国的理论评论不能盲目地迷信西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有必要也有条件反观中国古典的文艺理论传统,包括艺术批评,会发现中国的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与西方区别很大。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发现它的独特魅力和它卓越的当代价值,更坚定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与批评方法可以总结为知理观艺,知境观艺,知人观艺,知味观艺。在中国古代文艺传统中,知理观艺是文艺批评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指按照一定道理,一定依据去观察和评价作品;知境观艺是指把作品放在一个特定的关系中,尤其是将作品置身于价值道德等框架中进行解读阐释;知人观艺是把作品和人相关联,将作品表达情感作为重要参照,可见人性的传统在中国古典文论中早就有所体现;而艺术终究要落实到现实之中,是为知味观艺,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味是根本,艺术也如此。中国艺术对艺术的评价叫品味,形容优秀的艺术作品叫有韵味,把差的艺术作品叫乏味,都说明知味观艺的重要性。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