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中国电视艺术手机报》创新研讨会举办

时间:2017年01月0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赵志伟
0
  《中国电视艺术手机报》创新研讨会举办
  ——“有时,坚持就是最好的行动”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日前召开《中国电视艺术手机报》(以下简称“手机报”)创新研讨会,“手机报是沟通会员的便捷通道,如何通过手机报贴近艺术家,更好地为艺术家服务?”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显开门见山地表示。
  据张显介绍,手机报创办于2011年,每周二、周五定期发送。截至2016年12月22日,共发布538期,约4300条文字内容,共计约123万字,图片约1500余张,受众超过1万人。“坚持下来很不容易,现在还能坚持做手机报的不多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表示,如今智能手机在技术上发展很快,微信、APP等各种移动媒体多元化,但手机报的好处是直接送达,作为中国视协会员服务和开展工作联系的重要形式,“有效送达率是其特长”。与传统纸媒相比,手机报确实有着更为便利、快速的优势。中国视协央视分会副秘书长周冠宇多年来一直坚持收看和阅读手机报,她认为手机报发送的内容除了专业资讯,还包括养生知识等生活小百科,有凝聚力,也有亲和力。
  手机报栏目设计最初板块为导读、重要通知、视协新闻、热点关注、业界资讯、收视指南/央视排行榜、生活百科(养生知识、小笑话、美食)等,每期手机报内容6至10条,免费为中国视协会员1万余人及时地发布中国视协及各省市区视协的工作动态和电视艺术领域的最新资讯。尽管手机报在内容方面不断地与时俱进,近几年栏目进行过一定的调整,但每周两期的发送速度还是令很多专家觉得慢。“可改为每周1至周5每天发送,而且除了常规资讯,每天都有一个主打的专题内容,也就是‘资讯+’;同时加强电视评论,引导会员进行观赏和创作;还可以借助APP做一些微视频或广播报。”《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认为,要特别注重专业性、参与性,不炒作,但可以借鉴一些营利性移动媒体的做法。“了不起的举措,不简单的做法。”在中央新影集团微电影发展中心主任郑子看来,如果增加每期一歌,重点发送一批经典电视剧的主题歌,或者每期采访介绍各省市的电视人物,并重点做一些电视剧的报道可能会更好。当然,“有时,坚持就是最好的行动。”他赞赏说。
  “手机报是中国视协和会员之间进行工作指导、工作联络,及沟通、传达信息的桥梁,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很好的。现在的问题是,手机报的定位是什么?未来是不是要转变为一个媒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张德祥表示,如果能够在原来功能的基础上做一些提升,增加专业性、思想性的内容,加强电视舆情和文艺引领功能,可能会更好。
(编辑:王士婷)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