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立足当代文艺实践 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时间:2016年10月2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立足当代文艺实践 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文艺实践座谈会发言摘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发展,9月29日下午,中国文联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文艺实践座谈会,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夏潮出席。会议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粤春主持,张炯、李准、仲呈祥、陆贵山、董学文、刘玉琴、陈飞龙、马建辉等8位专家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贡献、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应把握的基本方向、新时期如何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主题,进行了深层次、多角度的探讨和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形成一系列有价值的基本共识。

  仲呈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没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引领,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持续健康繁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我们今天研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现状,最紧要的,便是学习、领悟、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而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提供了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思想是创作和评论的先导。习总书记的讲话提出了许多切中时弊、引领方向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作家艺术家评论家理论家都有醍醐灌顶之启示。

  比如,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提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旗帜鲜明地回答和解决了文艺与资本即市场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为人民抒情”,“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匡正了种种偏离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的错误倾向;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是“美学的、历史的标准”,提出了坚持“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批评标准,澄清了“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西化思潮和“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中国化”“去历史化”“去主流化”的错误评价标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理念,联系中国当下文艺实践,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展现中华审美风貌,强调“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

  所有这些,都在化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文艺迎来新的春天!

  陆贵山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创作的明灯。文艺的基本问题是文学和人的关系问题。作家争做新人,塑造新人,有助于培育新人。从表现对象说,文学要解决描写什么人的问题。文学可以表现各式各样的人物,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更倡导塑造新人形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拥有一套关于新人形象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运用社会历史结构理论分析作家作品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对文学活动进行人学分析。我们通常说,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些人的主体是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新人形象和英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强调塑造新人形象的重要意义。他们主张努力塑造新人形象。马克思曾强烈呼吁表现“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列宁主张文学艺术应当“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着力表现他们中间的“新人物和新事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倡导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号召努力塑造“创业者和新人形象”。他们对什么是“新人”具有明确的说明,不是从道德层面,而是把对待社会变革的态度作为界定“新人”的根据,把是否能够“改造旧环境”作为区分“旧人”和“新人”的根本标志。那些安于和守护旧环境,拒绝和反对创建新环境的人,不论他们怎样表白和宣称自己是新人,实质上仍然是旧人,而那些主张改变旧环境和创建新环境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人。改变旧环境和创建新环境是通过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来实现的。这种新人形象是具有“实践理性”和“实践力量”的人,即通过实践改天换地,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一代新人。

  塑造新人形象,对推动历史的发展、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塑造新人形象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改变旧环境、创立新世界的一代新人的身上所承载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创造精神、变革精神,实际上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他们是引领当代中国从几千年的小生产封建宗法制农耕社会向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社会过渡和转型的火车头。一个新人形象可以代表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具有高举变革旗帜的标志性人物,如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愚公、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俄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车尔尼雪夫斯基笔下的拉赫梅托夫,等等。描写新人形象,表现新人身上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创造精神、变革精神,揭示时代变迁和历史转折,是孕育和催生划时代史诗般的精品力作和伟大作家的精神动力。

  塑造新人形象对人的解放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作用。新人形象不仅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同时是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代表,是先进的思想文化和高尚的伦理道德情操的代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塑造新人形象对完善人格、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人的解放具有积极意义。这种解放是人的历史的现实的解放,不是空想的和幻想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反对人的宗教幻想、理论幻想和审美幻想的解放,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并把拒绝人的“幻想的解放”视为“世俗社会主义的第一原理”。

  塑造新人形象对建设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文艺的作用。强调和倡导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由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只有塑造新人形象,才能从正面集中地、充分地、有效地表现真善美,提升正能量,体现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增强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战斗力,凸显坚定的信仰、伟大的理想、光明的前途和美好的未来。因此,是否大力塑造新人形象,关涉到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功能。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结构性、方向性和导向性的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专事描写旧人物和阴暗面,可能导致对艺术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弱化和消解,造成主流意识的缺失和落空。

  通过塑造新人形象,凸显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功能,关键在队伍,主要取决于作家艺术家是否立志做新人。

  作家艺术家做新人,不要做旧人。文艺工作者要弘扬创新意识、变革意识、建设意识,发掘新人形象所承载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范,热情歌颂现代化的历史转折和社会进步,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新变。要秉持先进的正确的历史观,观察和描写当代中国从小生产封建宗法制农耕社会的历史结构和文化思想结构向现代文明社会过渡和转型的伟大变革。

  作家艺术家做新人,不要做商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家艺术家面对着各种诱惑。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强化和泛化,诱发利益主宰、思想贫血、金钱和欲望的流动。喧嚣、浮躁、浅薄化、空心化、形式化、游艺化越演越烈。艺与利的关系更加突出。为金钱而艺术和为使命责任而艺术的矛盾更加尖锐。应当防止把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蜕变为一种起支配作用的商品交易。为了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正当地追求文化利益,适度地商品化是需要的,但也要防止和克服拜金主义对艺术和艺术家的腐蚀和污染。应当推崇文艺的纯洁性、高雅性和神圣性,不要为了攫取资本而忽视艺术质量。明智的人文知识分子应当自觉地意识到金钱和利益的两面性。这里存在着一个“艺”“利”“义”的关系问题。艺不可能不考虑利,但又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见利忘义。艺术活动应当是一种义举,艺术利益的分配应当是一种义分。

  作家艺术家做新人,不要做“俗人”。他们应当是有教养、有操守、有追求、有信仰的人。他们应当具有担当意识,肩负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创作主体的人和作为表现对象的人的结合是一个富有时代感的新问题。我们的文艺队伍,都应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同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相结合。只有通过创作和作品提升人民群众的创新变革精神、思想文化素质和伦理道德情操,才能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董学文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真懂真信中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旗帜鲜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包括文艺理论在内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理论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怎样才能坚持这个“根本标志”呢?按照习总书记的说法,那就是“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首先”“核心”“最终”这三个层次,可以说从立场、态度、目标、学风和实践等方面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文艺理论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推动文艺理论的创新发展,使它能与时代结合起来,与国情结合起来,与文艺实际结合起来,站在时代高度,运用科学方法,构建出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是现实的需要、历史的呼唤,也是文艺理论工作者的职责。

  毋庸讳言,相当一段时间里,文艺理论界在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真懂真信”上是存在缺欠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被人为地边缘化、空泛化和标签化,它在研究中“失语”、在教材中“失踪”、在论坛上“失声”的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盲目推崇、照抄照搬西方文艺理论,甚或用以排斥、解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状况几成风气。在这种情况下,总书记强调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并放在“首先”的一环,显然是有现实针对性的。我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真信”和“真懂”两者密不可分。“真信”来自“真懂”,“真懂”也离不开“真信”。倘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束之高阁,又大言不惭、胡编乱造、喜欢造假;倘若热衷于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接”“组合”或“拼贴”;倘若以奚落、瓦解和贬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能事”,那么这与“真懂真信”就完全不搭界了。毫无疑问,没有“真懂真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艺理论创新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套话。毫无疑问,“不破不立”。“反正”必须“拨乱”,没有“拨乱”难以“反正”,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现在文艺理论界存在的不少弊端,大多是由于缺乏“真懂真信”原因造成的。

  文艺理论是做什么用的,是写给谁看的,有些人一直搞不清楚。我们研究文艺理论,推动其创新发展,不是为了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纯粹学问”或智力游戏。习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因此,“为什么人的问题”同样是文艺理论研究“根本性、原则性问题”。由此观之,我们不难发现,眼下不少文艺理论在“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这个问题上,确实存在明显的毛病。故弄玄虚、令人看不懂者有之;不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理念、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者有之;把个人研究同国家和民族发展严重脱离者有之。为什么文艺理论界这些年比较沉闷,没有活气,文艺批评也威信低落,缺乏影响力和说服力,脱离群众、脱离人民,搞“小圈子”活动,恐怕是根本的原因。

  文艺理论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本标志”,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这是归宿,是落脚点。要体现这一“根本标志”,切不可只是说说、毫无行动,更不能阳奉阴违、自以为是。落实这一“根本标志”,就要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做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奥妙所在。我想在这里提出构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倡议和设想。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发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号召。随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他又提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要求。他一再强调,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基于此,难道我们文艺理论界不应当跟上形势,相应地提出构建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设想吗?难道不应该立足国情和实际,揭示文艺新特点,提炼与总结新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文艺理论学说,不断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向前进吗?我相信,这是应当提到日程上来的工作。

  这是一个愿景,也是文艺理论的方向。具体而言,“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然不会定于一尊,它会产生多种理论样态。但不管这些样态如何,体现出“21世纪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关键词的内涵,它就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东西。从历史进程来看,随着时代的步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确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持续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张力结构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经展现出独特的面貌。换句话说,在当代世界文艺理论的格局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获得了特有的身份,而且为人类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未来提供了新的选择的可能性。面对这样一种形势,我国的文艺理论工作者有必要也有责任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担。

  构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好处在于,一方面它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功能落到实处,进一步明确我国文艺理论的发展战略,提升我国文艺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总体水平,增强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动力和广阔空间,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得以呈现;另一方面,又可以进一步挖掘新材料、提出新观点,更好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先进文化的精髓,坚持问题导向,弘扬批判精神,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真正成为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钥匙,有效抵制和遏止那种“以洋为尊”、“唯洋是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境况与氛围。实践证明,外国“药方”治不好中国文艺的疾病。只有结合实际,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中国元素、中国精神、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中国的文艺理论才会自信地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的道路。

  张 炯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

  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中国文联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文艺实践”座谈会,我认为十分必要,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理论都来自实践,也只有密切联系实践,理论才能发展。

  记得还是上世纪80年代,周扬同志就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他说,不坚持就无所谓发展,但不发展就难以坚持。无疑,这观点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到今天,它所面临的文艺实践情况,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所面对的社会情况和文艺情况已大不相同,也与毛泽东主席当年发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所面临的情况不大一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正是针对文艺实践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发的,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文艺实践密切结合的榜样,也是继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后,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今天,文艺理论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当代社会现实与文艺发生的新变化,考虑到新的文艺实践经验与教训。

  首先是承认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经济体制,它必然会对文艺的发展带来新的效应。

  其次,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文艺的创作和传播手段产生了新的变化,电子传媒和声光技术给文艺的创作和传播带来了新的前景与可能。

  再次,在后工业社会派生的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已经对我国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市场导向强大、文艺思潮多元化的情势下,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于文艺的领导权,如何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历史方向,如何密切文艺与时代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文艺事业与文艺产业的关系,如何提高文艺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水平、攀登文艺发展的新高峰,如何正确处理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对中外文艺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借鉴的关系,都是我国文艺理论界必须继续加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不同程度上脱离文艺实践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我国文艺理论界存在的仍然有待改进的一种缺憾。重视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重视文艺理论的学理化,这都是必要的,但不能不承认,理论界对当前文艺实践的研究很不够,从事理论工作的不怎么读当前的文艺作品,对文艺创作中的新潮缺乏必要的关注,对文艺领域许多新出现的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这就使我们的文艺理论不能很好地阐释文艺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个人就深感这些方面做得很少很不够,但年事已高,力所不及,只能更多寄希望于年富力强的年轻同志。

  当前文艺理论界非意识形态化的论调、理论多元化的主张、历史虚无主义的批评、文艺创作停留在平面化和碎片化的状态,都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界所面对的新挑战。毫无疑问,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上述理论主张与实践有它存在的合法根据,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真理。票房价值高的作品也并不一定就是好作品。不同学术见解、包括不同文艺批评见解的论争,永远是寻求真理的必要途径。

  目前文艺理论批评界学术论争开展得不够充分,报刊很少发表和有意识地组织这方面的文章,这不利于学术和文艺批评发展,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历史上,马克思主义总是在与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开展积极的论争中促进对实践的研究,才获得自身的发展。所以,我希望我国的文艺理论批评报刊今后应多组织不同学术见解的论争,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点与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点的论争。这样的论争,一定有益于真理的寻求,也有益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身的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文艺要表现和服务于人民为中心的历史方向,强调文艺与时代的密切关系,强调文艺的真善美的本质特征,强调文艺要提高质量、攀登高峰,还强调在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中外文化遗产时要发扬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道德精神,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并告诫我们,文艺应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应只重经济效益,屈从于市场的唯利是图和低俗趣味。这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都是十分重要的指示,也是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十分重要的论述。

  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并贯彻到理论批评工作中去,认真研究当前的文艺实践,认真审视当前的各种文艺思潮和倾向,在加强论争中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的开展和发展。

  刘玉琴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历来有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它始终把自己的理论命题同历史、时代、现实需求紧密相连,这是由这一学说与时俱进的实践性品格所决定的。什么是当今的“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意味着,这个“大势”其实就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在当今厚积于身、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目标、信心和能力,是对伟大民族复兴的自觉承担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

  如此看来,在社会转型的重要关头,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因为有了“发展大势”的历史视野和科学把握,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日趋活跃,面对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不断呈现,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我国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等等,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将会站在一定的制高点上,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工作的全过程,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将文艺问题放在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大势中,放在世界近现代文艺和中国现当代文艺的宽阔背景下,观察、研究、分析,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纲领。这也深刻说明,文艺理论工作者只有全面准确地认识发展大势,顺应大势,努力把握时代脉搏,敏锐观察和解释各种文艺思潮和现象,从中找出蕴含其中的规律,坚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展,还在于提出了核心是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根据历史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把人民群众放在文艺的中心地位,认为历史上一切革命的进步的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时代新状况,直面变化了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出阐释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说,就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其实质就是坚信人民是文艺表现的主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展现人民的生存境遇,描述人民的奋斗历程,表达人民的现实期待,是文艺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塑造人民群众各种各样的典型形象,让人民从作品中看到真实的自己,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奋、警醒、激励和鼓舞,是文艺创作的中心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信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它的思想内核和根本使命,就是要随着时代进步不断给广大人民群众争得更多更大的审美享受和艺术权利,在人民的创造中进行文艺的创造。尽管人民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人民群众是文艺的服务对象、力量之源和行为主体,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来说永远不会改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时还要自觉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呼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文艺的真实期待,以现实依据为起点,以历史根由为逻辑,以人民主体价值为取向,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和中国文艺现实发展两个维度的交集中聚焦思考,从宏观的战略高度谋篇布局,在人民的进步中推动文艺理论的进步,扩大、提升理论的维度和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这些论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不仅划清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文艺属性差别的界限,而且通过标明“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的发展方向,把“文艺为人民”这个老问题提到了更高的层次,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增添了新的阐释。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预示和展现了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路径和基本趋向,将进一步有力推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让人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在世界发展大格局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的卓尔不群的东西;中国的文艺形势和文化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时代特征对文艺理论建构和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和动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在宏阔视野和背景,在鲜明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中,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将不断走向新境界。  

  李 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最需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回答的当代文艺实践课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生命在于指导实践,也在于面对新的实践作出新的回答,提出新的命题,描绘新的生长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不例外。攻克新的文艺实践中的理论难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当前,我国文艺实践中最需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回答的课题是:

  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态势下,如何看待文艺与市场的关系,如何看待文艺与资本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两年过去了,现在情况如何?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分析“中国文艺的资本时代到来了”“资本与艺术共舞”这些口号,是制定文艺体制改革方针、修订现行文艺政策的理论依据。

  二、在文化交流全球化、中国文艺走向世界的语境下,如何看待文艺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从人本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整个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绕不开《德意志意识形态》。《文学原理》高校通用教材里,定义“审美的具有意识形态性的语言艺术就是文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都强调了意识形态问题。而我们现在的理论界,特别是在文艺理论界,却回避“意识形态”四个字,只谈价值观、历史观、人生观。其实,非意识形态化,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那么,意识形态性还是不是评价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的一个尺度呢?如今,在西方获奖,似乎成了中国文艺作品的最高目标、最高评价标准。从1845年至今一百多年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现在也应该有发展,因为现在的意识形态比马恩时期的情况不知道复杂多少倍。然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成为文艺界避而不谈的问题,这个很滑稽。

  三、文化市场在票房、收视率至上思潮的裹挟下,在新媒体文艺尤其网络文艺的强势争夺下,文艺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是不是要改写?诸如,社会化生活还是不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市场配方式生产”赢得观众是不是一个新发现的规律?“颜值”是不是成了审美的最高标准?“内容为王”在影视剧中还剩下多少阵地?为赢得青年观众,让历史真实退位乃至虚无历史是否已成了历史题材影视尤其是古装戏发展的最好选择?这些,都需要作出理论的回答。如此等等,无须一一列举。

  与此相联系,衡量一个文艺研究机构、一个文艺评论团队、一个文艺评论阵地、一个文艺评论活动的水平和成绩如何,主要不是看它搞了多少应景的表态,发表了多少文章,包了多少版面,发了多少奖状和奖牌,而是要看它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回答诸如上述重大现实课题上提出了几个新的理论命题,作出了几个让大家服气的新的科学论断,发表了几本能成为时代理论高峰标志并能有效指导实践的著作。

  陈飞龙 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长

  建设面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建设面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首先要正确把握其理论内涵,科学地阐释其内在的逻辑和方法。要主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同时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文艺思想——这是建设面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总体要求。在学理上,要处理好与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按照中国的特征,处理好学习与借鉴的问题,特别是处理好与外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尤其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系问题;要依据时代的特点,强调继承与发展的问题,理顺与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系问题;要根据大众化的要求,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导向问题。

  下面我就建设面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谈三点意见:

  一是建设面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首先要解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问题。任何一种理论形态或西方的文艺观念,被引进来之后,不可避免与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当下的艺术观念产生交汇和碰撞,无论在现代还是当代,原封不动引进而又能够发挥效力的理论根本就不存在,它必须能够触及中国的现实需求。这既是一种理论的适应度问题,也是我国理论主体主动选择的结果。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历史的选择的话,那么中国的革命文艺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范型和具体实践总结。建设面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是要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不能完全采用西方的理论标准来评价中国的文艺创作实践,也不能运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道、圣、经、文的理论标准来评价我们当下的文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应当确立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标准。我们要用这样的理论标准,科学地认识我们的文艺实践,真实地评价我们的文艺作品,反映我们的社会生活。

  二是建设面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一个时代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文艺理论上留有丰厚的思想资源,不但在哲学上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美学、艺术学和文艺理论领域都有涉及,方法独到,理论精深,它应该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并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现当代中国的发展演进,对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和引领,本身构成了一部理论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曾经是我国文艺领域里一面高扬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变革洪流之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文艺和文艺理论,乃至出现了文艺创作走向消费化和快餐化,文艺理论趋向西化、虚无化和多元化的现象。建设面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氛围下,我们更应该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问题意识,切实关注当下的文艺实际和文艺创作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扩大理论话语权,引领文艺创作出现新的气象。

  三是建设面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要有正确的理论导向。坦白地说,我对当下的文艺理论研究包括马列文论研究,怀有深深的忧虑和不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一种被边缘化的倾向。不可否认,一些西方理论有其合理性、深刻性的一面,值得学习和借鉴,但它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益而合理的补充,不能以西方理论取代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是首先要强调的。市场的某些缺陷,比如盲目性、庸俗化、拜金主义等对文艺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批评来“补正”和“纠偏”。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能维护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性质和特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道路。

  总之,建设面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承担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任务。

  马建辉 《求是》杂志社研究员

  搭建起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新理念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内在地蕴含了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意义维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包括基本的立场、精神和方法)去认识、研究、分析文艺现象而把握到的文艺原理和文艺发展规律。因此,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键就是要搭建起稳固的新理念平台,以先进理念推动文艺理论创新发展。

  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要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有机结合。搭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理念平台,能够也应当围绕这五大发展理念展开,以之作为文艺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创新是最能体现主体性和主体意志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现在我们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质,这必然会更好地发扬和彰显人们的主体性和主体意志。创新是文艺活动的基本特质和要求,它既体现于时代创新精神,也体现于文艺自身的推陈出新和标新立异,体现于文艺从内容到形式的自觉变革。与此相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必须把创新作为其核心理念之一,不断增强其适应力和阐释力,这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协调是部分之于部分、部分之于整体的一种理想状态或和解状态。协调要求调动起一个整体中全要素的活力,使之趋向于一种辩证平衡与均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这就是协调理念的基本要求。当前文艺创作要更多地确立起协调思维,协调理念也可用于从总体出发探索和处理文艺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协调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的一种当代形态,它应当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思想的基石。

  绿色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与象征。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文艺理论和美学中的绿色理念,应该是这些思想观念在文艺研究中的呈现、运用和转化。随着生态文艺的崛起,生态意识在艺术表现中的觉醒,以科学阐释文艺现象、正确引领文艺创作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必须建立起绿色理念。

  开放作为理念是指协同共赢、包容发展。当今时代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必须把自己放到世界发展的坐标中去定位和构想。开放在当代中国不仅体现为国际事务中的善意伦理——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而且体现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个人的全球眼光、世界胸襟和人类关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别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即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以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为借鉴来实现综合创新,这就是开放理念的体现。

  共享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点的价值取向。其基本内容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那么,在权利和利益的享有上,就应该体现出其作为产品或财富的生产者主体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正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理念的共享,必然要求在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中对劳动人民的权利、需求和尊严给予充分肯定。这应是人民性这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范畴的内涵在当代的延伸。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包括文艺理论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理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想结晶,是帮助我们在思维和实践中掌握世间万象的基石。我相信,在五大发展理念所搭建的新理念平台上,必定会呈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崭新面目。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