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电影市场需要寻找一个过程不太痛的成长

时间:2016年10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郑荣健
0

  【事件】电影《湄公河行动》国庆档强势逆袭, 《爵迹》遭遇口碑“雪崩”

  【观点】明星或话题疲劳不妨看作是一个电影市场向成熟生态转型所应付的成本

  今年国庆档电影市场反应平淡,“票房负增长并且口碑普遍不佳” 。国庆刚刚过去,有关国庆档电影的各类吐槽已经开始刷屏,有尖锐者更是言道:“这个长假被烂片霸占了, 4部主力电影3部不及格。 ”一贯擅长刷话题和明星的郭敬明,其导演的《爵迹》上映当天就遭遇口碑“雪崩” ,反而是“明星阵容不华丽、宣传不够热、题材严肃”的准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实现了强势逆袭,夺得国庆票房冠军。这或许尚未具有颠覆市场的动能,却颇值得思考。

  业内人士称,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仍是趋于对大牌明星、大场面的火爆追求。然而,随着明星集结和炫酷话题之后的种种期待落空,比如演员演技“僵尸化” 、有的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只剩下“各个城市的延时镜头” ,影片质量失水准越来越成为众矢之的。当只看某明星坐那嗑瓜子就能看两个小时的非理性执着逐渐回归理性,哪怕这种回归仍有待时日,明星或话题疲劳都会成为一个渐需面对的课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早已今非昔比。在市场主导的娱乐喧哗中,票房蛋糕逐渐做大。与之相伴的,诸如演员天价片酬、看脸不看演等也越发成为中国电影不能承受之痛。客观地讲,与其过于苛责某些乱象的道德动因,不如把它们看作是一个向成熟生态转型所应付的成本。只不过,这些成本是否“物有所值” ,让行业看到调整的契机,才是问题的关键。

  继今年5月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因制片人方励下跪事件引关注之后,最近又有媒体报道,被视为商业院线之外“灵魂自留地”的文艺院线大多仍受困于片源匮乏,以致有的文艺青年要看一部心仪的作品往往只能靠网络下载或论坛分享。“正式渠道”支撑不力和“非正式渠道”野蛮生长,自然反过来成了制约文艺片创作的因素。那么,当电影市场进入可能的商业大片调整周期,好故事、好品质、好演技等主流审美诉求有可能取代已引起疲劳的明星秀和娱乐话题,被非理性市场娇宠惯了的那些编剧、导演还会做电影吗?演员还会演戏吗?

  或许,电影市场向成熟生态转型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以为,即便如此,时间仍宁短勿长,代价宜低不宜高。特别是当市场把明星和娱乐话题等推到一种积重难返的地步之时,它已不单影响一部电影的质量,更延伸到了行业生态的诸多环节。比如,表演专业招生只看长相,以致有的特殊角色找不到演员来演;创制各链条热衷于炒作甚至投机,却缺乏创作的诚意。这固然取便于市场而获得了发展动力,但类似股市投机,确实也蕴藏了“次贷”风险——不一定是票房“雪崩” ,而是更让人忧虑的创作力“崩盘” 。

  电影《湄公河行动》在此次国庆档的表现,多少让人感受到了太多柔媚后的硬朗之风。它会否成为一种电影市场风格转向的“拐点” ,可能还言之过早。毕竟,如今电影产业发展已是市场主导的环境。但是,作为文艺产品,它的市场走向也关涉到人的精神领域,是主管部门的引导、创作者的能力和诚意、商业或文艺院线的协调、观众审美诉求的成长等多要素综合的结果。因此,在一个契机中看到新的可能,在辗转尚从容之际寻找一个过程不太痛的成长,是应有之义,更需各方的清醒和携手努力。

(编辑:陶丽君)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