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最基层的心声,演绎最真的情

时间:2016年09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何厚伟
0

 

云南弥渡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剧照

  不久前,由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2016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随着蒙古剧《巴图查干情缘》落下帷幕,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为期半个多月的演出时间里,来自8个省市的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院团进行了精彩演出。演出的7个剧种8台剧目中,有眉户剧、藏戏、秦腔、新疆曲子戏、花灯戏、桂剧、蒙古剧,各个剧种的剧目在舞台上展现了多位演员的艺术风貌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作为全国戏曲百花园中独具魅力的剧种,一上演便得到了高度认可。这其中,不仅有保持原汁原味传统戏曲形式样貌的传统戏,也有契合时代主题、紧跟时代脉搏的现代戏,为我们展现了最基层戏曲院团的风采,反映了基层剧团在传承戏曲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上所呈现的精神面貌。

  基层的心声,质朴的情怀

  “中国最小的官,想着中国最大的事” ,这是对当今大学生村官最准确的概述。甘肃省眉户剧《女大学生村官》是当下基层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真实写照,他们实实在在地服务在基层,奉献在基层,践行着共产党员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青海省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以黄南藏戏特有的唱、诵、舞、表、白表演形式,讲述了松赞干布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完成创制文字、制定律法、建造城镇、迎娶唐文成公主等伟业,歌颂了他为雪域家园和维护民族团结所做的巨大贡献。西藏具有浓郁的民俗和宗教色彩的传统八大藏戏之一《卓娃桑姆》 ,用童话般的表现形式,去展现小王子拉赛杰布和小公主拉吉贡桑之间的历险记,歌颂心灵的纯真与善良。宁夏青铜峡文化演艺公司以折子戏的方式呈现了三出精彩剧目,有反映不畏权势、为民做主的小官形象的秦腔传统戏《打镇台》 ,有充满人性关怀、描写党员形象的现代戏《爱有你我他》 ,还有表现革命年代英雄人物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革命现代戏《过草地》 。“乡情即是亲人,热土就是根本” ,新疆曲子现代戏《哈哈泉子的户儿家》反映了基层百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民风纯善喜歌舞” ,云南弥渡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以“歌仙”李三姐和小石匠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对歌场景,表现了弥渡人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本色,勾画了一幅美丽的风情画卷。“无情不动人,无情不感人” ,广西富川瑶族桂剧现代戏《校长爸爸》以真人真事为题材,塑造了普通教师莫振高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大爱,讴歌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红烛精神。“人在林间行,宛如画中游” ,蒙古剧《巴图查干情缘》以自由开放的叙事方式为我们讲述了草原牧民巴图和查干之间的坚贞爱情故事,用象征爱情的“五角枫”为背景,在表达对爱情的幸福追求的同时,上升为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此次晋京演出的基层戏曲院团从地域方位上来看,大多来自祖国的边疆地区,东达内蒙古,南达云南、广西、西藏,西北地区包括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最远到达新疆。他们真正地扎根基层,成长在基层,因此他们骨子里带着基层人特有的质朴、爽朗、粗犷、豪放的情怀。比如, 《女大学生村官》用高亢的唱腔表现出西北民族刚健、爽朗的性格。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秦腔折子戏把梆子腔的雄浑悲壮通过力度、速度上的板式变化进行淋漓尽致的表现。 《山村·小河·月亮》载歌载舞,以歌传情,以歌定情。 《巴图查干情缘》用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表现蒙古族的热情奔放、自由不羁。

  基层戏曲人的坚守与担当

  全国的基层地区还分布着大量戏曲剧团,组成了全国戏曲剧种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每一支剧种都有自身独立的品格和精神风貌,各美其美,守着自己的土地,展现自己土地上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它们在民间的土壤上生长起来,一步步成长壮大,但是始终离不开母体文化对它的滋养,一旦远离了这方水土,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所以,每一支剧种要求得发展,一方面,要不断地从传统戏曲文化中汲取营养,善于吸收其他戏曲剧种的优点,另一方面,要将无形的戏曲品格、戏曲精神、文化担当融入艺术形式中,用心灵创作美的艺术作品,提炼、总结这个时代的精华。

  从这次的演出院团带来的8台戏中,都能看出基层戏曲人在传承戏曲文化时很好地继承了传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王馗这样评价《女大学生村官》 :“这是一出不受‘污染’的眉户戏,语言质朴,腔调熟悉,很好地坚守着传统。 ”青海省藏剧团带来的《松赞干布》和西藏民间藏戏艺术团带来的《卓娃桑姆》 ,都原汁原味继承了传统藏戏的艺术特色,特别是后者完整地坚守古老藏戏传统。舞台上出现藏戏祖师的画像,再现了牦牛舞等生活场景。 《校长爸爸》保留着桂林官话体系的念白,朴实无华。基层院团还承担着戏曲传承的重要责任。云南省弥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带来的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培养接班人方面功不可没。蒙古剧《巴图查干情缘》以后起之秀的姿态,积极借鉴其他成熟剧种和兄弟民族的戏曲样式,丰富完善着自己。

  不同民族、不同题材、不同艺术形式所呈现的美,可以为人民所共享。艺术的美来源于现实美,是在现实美的基础上更高一级的美。这次会演,我们可以看到基层戏曲院团的不容易——创作不易、坚守不易、传承不易,更应该看到基层戏曲院团在用艺术表现出来的民族生活、民族生产、民族交流中所体现的工匠精神以及老中青三代人为中华戏曲的兴起、繁荣作出的积极贡献。

(编辑:晓婧)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