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国风·秦韵——陕西省基层院团(稀有剧种)优秀剧目会演

时间:2016年08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主办单位:陕西省文化厅

  承办单位: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 陕西卫视频道

  演出时间:2016年7月7日至8月5日

  演出地点:西安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有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轩辕黄帝等远古历史,有周、秦、汉、唐等10多个政权上千年的建都史,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伟大革命史,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有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都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和自然标识。丰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不仅孕育了勤劳的三秦儿女,淳朴的民俗民风,还折射出陕西特有的优秀文化内涵。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陕西省文化厅率先提出以“文化自信”下的“文化陕西”建设为统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陕西卫视频道承办的全省基层院团(稀有剧种)优秀剧目会演,于2016年7月7日至8月5日在西安举行。

  陕西是文化大省,也是戏曲大省,不但有大西北人民喜闻乐见的秦腔,还有同州梆子、汉调桄桄、阿宫腔、弦板腔等剧目丰富、色彩各异的稀有剧种,多年来为陕西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次会演是许久以来首次集中展示、系统梳理近年来我省稀有剧种传承发展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为基层院团和中青年演员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以“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文化、出人出戏”为宗旨,践行“一团一剧一品牌”的艺术质量目标和要求。会演共有11个剧种12台剧目和一台稀有剧种传统音乐会,除陕西稀有剧种外,还有流行于陕北宜川县的蒲剧和神木县的晋剧,在西安共展各具风韵的艺术特色。

  本次会演以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12台剧目,让各稀有剧种全方位展示的同时,以象征性的低票价,让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惠民成果,让观众大开眼界,过足戏瘾。会演期间邀请省内外戏剧专家、传承人、表演艺术家、评论家召开专题座谈,全方位地给予基层院团问症施治和扎实有效的帮助,引导提升艺术品质,打磨精品佳作,让经典真正存活于舞台。

  通过会演,陕西省文化厅将加大对陕西稀有剧种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以每个剧目30万元的扶持资金,重点实施基层院团的传承保护,确立全省县级院团“一团一戏一品牌”,强化戏曲精品创作。期望基层院团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坚守阵地,为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引领传统戏曲健康发展的方向,打造“具有中华气派,陕西特色的优秀文化,树立国风秦韵艺术品牌”。

  (杨三省)

  【剧种、剧目与演出

  华阴迷胡《梁秋燕》

  华阴迷胡历史悠久,曲调古朴,旋律优美,以引人入胜、如痴如梦而得名。华阴市迷胡剧团成立于1952年,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创作的迷胡现代戏《情洒老岭》《春晖》《可怜慈母心》等,屡获省文艺调演大奖。2008年华阴迷胡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梁秋燕》是一出歌颂婚姻自由的迷胡现代戏,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红遍三秦大地,享誉西北,此次由迷胡传承人、83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吴德传承复排,“80后”演员担纲主演,为优秀剧目传承打响第一炮。

  蒲剧《河魂》

  宜川县蒲剧团的《河魂》,演绎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蒲剧又名“蒲州梆子”,亦称“乱弹”,因兴起于山西南部古蒲州(今永济县)而得名,在陕西亦属稀有剧种。蒲剧音乐高亢激越,和谐流畅,板式齐备,结构严密,构成“腔高板急”的独特风格。建于1952年的宜川剧团,坚守文化服务阵地,紧扣时代脉搏,在保护和传承蒲剧文化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014年《河魂》获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六大奖项,并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和陕西省2015年度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

  晋剧《杨家城传奇》

  同样来自陕北的神木县晋剧团始于1950年,多年来为晋剧的推广做出了贡献。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在晋中秧歌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分逐步发展,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原创历史剧《杨家城传奇》以佘赛花比武招亲为戏核,几经曲折有情人终成眷属。该剧演员表演、唱念遵循规范,舞美设计亦向传统戏曲靠拢,2014年获山西省第十四届晋剧“杏花奖”优秀新剧目、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等七项大奖。2014年获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编剧、导演、表演、伴奏、组织等七项大奖。

  弦板腔《紫金簪》

  弦板腔由主奏乐器“弦子”和击乐“板子”而得名,音乐旋律节奏明快悠扬,唱腔刚柔相济,感人动听。1958年乾县人民剧团把弦板腔从皮影“亮子”搬上了大戏舞台,拓宽了音乐、唱腔、布景等艺术呈现。自1957年剧团成立至今,每年下乡演出200余场,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2006年乾县“弦板腔(皮影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福寿图》获省第六届艺术节弦板腔优秀剧目、导演、作曲、表演、舞美设计等11项大奖。由72岁的国家级传承人丁碧霞传承复排并出演,76岁的祝光裕担任三弦伴奏的《紫金簪》,情节曲折,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兼具,是多年少见的传统骨子老戏。

  汉调桄桄《韩信拜将》

  汉调桄桄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剧种之一,属梆子腔系,也称“南路秦腔”,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吸取了陕南地方音乐悠扬委婉之长,唱、念均以汉江上游方言音调为基础。南郑县桄桄剧团创建于1951年,现有两位国家级传承人,承担着剧种传承发展的历史重任。剧目《韩信拜将》,演绎了萧何月夜追韩信,终被汉王拜为大将,慧眼识人的千古佳话。

  同州梆子《辕门斩子》

  成立于1951年的大荔县剧团,承担着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碗碗腔和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同州梆子的保护和传承任务。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坚持送戏下乡,不断拓宽演出渠道,每年演出近300场。

  同州梆子,为板腔体结构的老秦腔,也称“东路秦腔”,发祥于陕西大荔县(古同州)一带,伴奏乐器除鼓板点拍外,兼以枣木梆子击节而得名。唱腔念白以关中东路语音为基础,唱腔音乐以乱弹为主兼收各种曲牌(丝弦、唢呐),形成了完整丰富的同州梆子音乐体系。传统戏《辕门斩子》又名《白虎堂》,属同州梆子骨子老戏,此次由年逾七旬的雷平良传承复排。

  碗碗腔《金碗钗·借水》《挡马》

  碗碗腔因主要击节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亦因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又名“阮儿腔”,衍化为碗碗腔。行当齐全,真假声结合使用,拖腔用假声即“二音子”,唱腔板式分苦音和欢音。代表剧目有《金碗钗》《香莲佩》《万福莲》《蝴蝶媒》《火焰驹》《清素庵》等。此次携《金碗钗》中的《借水》《赠钗》《大审》以及新排的《挡马》,组成折子戏专场。

  长安道情《江姐》

  长安道情是以道教故事为题材,通过诵经敷演情理而得名,源于唐代道教的“道曲”。声腔结构是以戏曲音乐“板腔体”的早期形态穿插“曲牌连接”形式组成。声腔分“阴波”“阳波”两类。剧目又依雅、俗分“正扎戏”“乱扎戏”两类。1958年经原长安县剧团挖掘整理,长安道情《隔门贤》首次搬上舞台。近年来,长安道情现代剧《祥云谷》《江姐》分别获陕西省第五届、第六届艺术节各七项大奖。由长安道情传承人王昭玺参与指导复排的《江姐》,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也是长安道情看家戏之一,长安剧团肩负传承重任,为弘扬优秀文化遗产而不懈努力。

  汉调二黄《五女拜寿》

  安康汉调二黄俗称土二黄、山二黄,简称汉剧。明末清初盛行于陕西关中部分地区和陕南汉水流域,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调,属“皮黄唱腔”,文场面以京胡、京二胡、月琴为主。安康汉剧团1950年成立以来,坚持送戏下乡,不断进行艺术探索,原创现代戏《马大怪传奇》《枇杷村镇长哥》《莲花碑》,分获省历届艺术节和第二届、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奖励。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团重视年轻人才培养,本次会演剧目《五女拜寿》就是由2000年入科的一批小演员挑梁,舞台上洋溢着青春气息和艺术活力。

  合阳线腔《妈妈走了》

  合阳线腔也称线戏(古语念hu),原为提线傀儡戏剧种。音乐苍凉悲壮又委婉细腻。1957年,合阳新生剧团将《金凤钗》搬上大舞台。线腔特用乐器是皮弦胡,板式齐备,曲牌明快,音调浑厚,振节感强,且说唱结合,清晰易懂,先后整理出线腔剧目100多部,曲牌200多个。合阳县新蕾剧团自2011年起,恢复、新排剧目10多台,足迹遍及韩城、澄城、大荔等周边县市。《妈妈走了》,写老年人赡养故事,观众反响强烈,称为“接地气”的好题材。

  阿宫腔《青天女巡按》

  富平阿宫腔最初以皮影(灯影)戏的形式繁衍流传。1951年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富平县成立阿宫腔剧团。1958年将阿宫腔搬上大舞台。1961年,阿宫腔《王魁负义》等赴北京演出,受到陈毅、彭真、习仲勋、周扬、茅盾等中央领导接见,并给予热情鼓励。阿宫腔曲调柔腻中见刚劲,激越中见委婉,唱腔讲究翻高遏低,并着重使用“噫”“耶”拖音,别具风味。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股弦(硬弦)、月琴、梅调(胡琴)等,具有荡气回肠高雅绚丽的宫廷乐感。2012年新排阿宫腔《断桥》参加第五届中韩“石榴花之春”文化旅游活动艺术节,首次将阿宫腔推向国际舞台。2015年9月,新编现代戏《天女》赴北京演出。此次以新编历史剧《青天女巡按》参加会演,意在锻炼后继人才,更好地承载阿宫腔传承和发展的历史重任。

  陕西稀有剧种传统音乐会

  陕西地方戏曲音乐与“大之至也”的“夏声”、“歌呜呜快耳目”的“秦声”、汉代“百戏”、唐代梨园“法曲”及宋元杂剧等艺术一脉相承,经过广征博采,创造发挥,形成完整体系。以刚柔相济、质朴流畅的旋律、成套的板式、鲜明的节奏、独特的韵味、丰富的调式、易变的调性以及表现各类角色不同情绪的欢音、苦音两种声腔,显出丰满独特的艺术魅力。由国风秦韵民乐团演出的陕西稀有剧种传统音乐会,以弦乐曲牌连缀演奏的形式,集中展示风采独具的剧种音乐,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演出花絮

迷胡传承人吴德在化妆间

弦板腔传承人丁碧霞准备上场

在后台说戏的同州梆子戏老演员雷平良

《紫金簪》演员在后台化妆

南郑县桄桄剧团培养了四五十个娃娃,使得舞台上青春满眼,汉调桄桄的传承正在进行

《五女拜寿》幕后

三秦大地戏曲艺术薪火相传

王国权

  持续月余的陕西省基层院团(稀有剧种)优秀剧目会演,是多年来颇具规模丰富多彩的综合展示,陕西省文化厅对所有剧目作了资料性录制,将陆续在陕西卫视《国风秦韵》栏目播出。

  迷胡传承人吴德

  60年前应运而生的迷胡现代戏《梁秋燕》,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珍藏记忆,“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在三秦大地流传!当年演红了戏中“梁老大”,今已82岁高龄的吴德老师,时隔40多年后,再次参与完整展现《梁秋燕》,老者抑制不住由衷地激动!

  在前后三个月的复排中,他给新一代详述剧本背景及人物个性,还原有时代特征的人物言行举止,鼓励演员尽量自如轻松,体会当年的环境与生活特征。演出当日还偕同昔日的舞台搭档、老伴王群英女士为年轻后辈把场,可谓尽心尽力,倾情专注。

  弦板腔传承人丁碧霞

  钟爱弦板腔、执着而忘情地爱着这门艺术,用这样一句话形容弦板腔传承人丁碧霞老师恰如其分。13岁登台成为她演艺生涯的开始,上世纪50年代,作为《紫金簪》的主演之一,丁碧霞为人们所熟知。

  年逾古稀的老人不仅是这次复排《紫金簪》的执行导演,还兼演家院高能。74岁的丁老师在后台脚步不停,督催提醒,全盘照应,事无巨细,还操心着自己出场。演出结束在化妆间脱下靴子,她按摩着脚板笑嘻嘻地说:我就是爱这个,下来了脚确实有点痛……

  艺得真传不寻常

  1961年,雷平良经前辈著名老艺术家王谋儿亲传,以同州梆子传统戏《辕门斩子》的杨六郎一举成名,55年后,他复排的《辕门斩子》再次亮相西安,引人注目。

  作为曾经的饰演者,现在的导演,雷平良对戏中杨六郎前后两个扮演者真是煞费苦心,特别在杨六郎面对母亲、八贤王、穆桂英这三个人物时,不同的心理活动刻画,更是耐心示范,细说细讲。正是有了这种严格要求,精细打磨,将台风纯正的传统名戏,荡气回肠的杨家将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74岁的雷平良似乎得到了回报,欣慰地笑了。

  青春张扬,活力不减

  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参加这次会演的演员,年龄多在24岁至30岁之间,其中只有一个39岁的“老艺人”,还有一个特别年轻的琴师,就是2002年出生的马玺骏。在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像这样年轻的学员,两年前就招收了60多名。汉调二黄《五女拜寿》的演出,青春活力四射,竞技状态昂扬,印证了尊重传统、出人出戏,依然是传承发展的硬道理。

  8月6日会演落下帷幕,而观众对陕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厚爱与期盼却深切萦怀。

演乐

《江姐》幕后,每一台演出的成功,都应该为这些幕后人员记下功劳

《辕门斩子》演员谢幕

会演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

观众聚精会神观看演出

  本版摄影 沙志杰 于博 赵学智 王国权 刘勇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