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论坛——贺岁片学术研讨会”举行
    2009年03月02日      作者:肖扬      来源:北京青年报

    像春晚一样,电影贺岁档也已经成为中国人每年的必需品,但是,去年年末贺岁档的大战硝烟让人回想起来颇有些“触目惊心”。昨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举行了“国产电影论坛——贺岁片学术研讨会”,领导、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从《甲方乙方》至今,贺岁片已经成为国产电影票房的中流砥柱,但中国电影也应注重解决贺岁档在时间、空间和类型上那些不必要的“拥堵”,使得全年档期的起伏变小,而不是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

    很多地方还没有“贺岁片”

    如今的贺岁档已形成怎样的气候?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在研讨会上给出了一组数据:去年12月份全国共有1725万的观众走进电影院,33条院线统计票房达到5.27个亿,今年1月,共有2044万人走进了电影院,票房达到6.36亿,主流院线的票房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1月份,接近有12个亿的票房。

    尽管在今年的贺岁档,全国有3000多万观众走进了电影院,但是毛羽也指出,贺岁档这样的概念,只存在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这样的大城市,“我们国家300多个地市,除了东部地区有一些好的电影院以外,大部分地方还没有。我们还有2860个县基本上没有电影院,这些地方的观众,根本没有贺岁电影的概念。”

    新影联院线负责人高军表示,2008年底贺岁片挤成一团正反映了电影市场空间的容量不够大,“从目前来看,贺岁档的长度和片源已经饱和,贺岁档从去年11月一直到今年2月,时间已经跨度到3个月,再延长的空间已经不大;其次,影片数量也不会有太多的增容,今年贺岁期间主打影片有二十六、七部,差不多平均每两天就有一部;新的发展的可能性应该是在覆盖面的增容上,除了大城市以外,中小城市的市场空间急需扩张。”

    对此,毛羽透露,今年电影局的一个重大战略就是全面推动数字电影的发展,到今年底全国至少再增加600块以上的银幕。

    警惕贺岁喜剧的“同质化”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贺岁片对国产电影影响深远,不但培养了一个成功档期,而且还形成了贺岁喜剧类型,但他担心的是,贺岁喜剧的“一枝独秀”使得内地类型片扎堆于搞笑喜剧和黑色幽默,“中国电影现在还缺少创造别的类型片的能力,因此丰富电影类型,提高类型片创作能力至关重要。”

    尹鸿还表示,中国电影的发展不应该把目光盯死在贺岁档,而应该提高生产电影的规划性和档期的协调机制,“每年2月贺岁档过了就是电影的低谷,这绝对不是因为没有观众看电影,而是因为确实没有好电影,贺岁片是培养起来的,但是这个培养也是影片培养起来的,对于中国全年的电影市场来说,也需要各种好的片源的滋养。”对此,电影局副局长毛羽也表示,贺岁档延至情人节,结果情人节当天,全国票房历史性地几乎达到5000万。但是情人节过后,这些天的票房下降幅度非常大。

    相关链接 “贺岁片”是怎么诞生的?

    作为亲历者,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珠用《甲方乙方》的幕后故事来强调电影人对于市场发掘的敏锐度,王珠告诉记者,贺岁片这个概念的产生纯属偶然。

    “北京紫禁城影业在1997年成立之初开始和冯小刚合作,冯小刚起初要拍《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即《一声叹息》),但紫禁城影业没有同意投资,冯小刚后来再次来时拿着一个电视剧剧本,叫做《过着火红的日子》,这时我们认为可以改为电影剧本,就在这个基础上有了《甲方乙方》。但曲折的是,当时10点钟要开《甲方乙方》的发布会,9点钟有关人士突然对这部电影的开拍很犹豫,当时我们极力去说服,用了一个小时,我们终于过关了。”“根据经验,只有12月份上映觉得票房会好,这时候我们想到一个偷换概念,实际上当时香港已经有贺岁片这个概念了,不过是放在春节,我们把它移到12月份,这样做了一个贺岁片的概念。”

    想起贺岁片的火热,王珠觉得这一切真是像做梦,“贺岁片能有现在的发展要感谢北京,北京是各种媒体最集中的地方,做电影也得天独厚,它做一些新鲜的事情,新鲜的概念,新闻媒体比我们还要感兴趣。你只要做出这种概念来,他会扑上,然后把这些东西嚼得比你还要烂,然后吐到市场上,让老百姓更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