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

陈建忠丨粤产文艺“爆款”背后的密码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陈建忠
  编者按

  今年电影暑期档临近尾声之际,再度掀起高潮——揭秘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全产业链内幕的反诈题材电影《孤注一掷》,凭借题材的独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引发巨大的关注度。该片战绩一路狂飙,截至发稿,全国累计票房已突破30亿元。

  广东本土文艺方面,新编大型广东汉剧《章台青柳》日前在梅州上演,该剧由著名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获得者李仙花领衔主演,通过讲述才女柳如是与名士钱谦益的传奇故事,彰显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深圳出品的现象级舞剧《咏春》于8月20日晚在广州大剧院圆满结束了广州站巡演。巡演期间,《咏春》与岭南文化的“双创”表达研讨会在穗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对于历经半年巡演打磨的《咏春》给予了高度评价。围绕上述作品,本期文艺评论刊发相关文章,敬请垂注。

  舞剧《咏春》是一部集合了“黄金题材、一流团队、出圈传播”等爆款元素的,有岭南文化底色的高质量作品,是一部制作精良,值得二刷、三刷的作品。它是中国舞坛“双子星”导演韩真、周莉亚继《沙湾往事》之后,为广东打造的又一部现象级作品。在其阶段性巡演后重回“娘家”广东市场时,恰逢舞剧《沙湾往事》诞生十周年,票房依然火爆。相隔十年,两部作品,同为最受市场欢迎的舞剧作品,直接反映出市场对于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舞剧《咏春》在舞台上建构起三重叙述空间:老年电影厂工大春的视线,青年大春和电影摄制组的视线,叶问与咏春拳的轨迹。随着老年大春的追忆,青年大春、导演和电影摄制组,以及镜头下的叶问之间,形成精神上的对应关系:镜头外的电影人感受着镁光灯下叶问内心的犹豫、彷徨、苦闷、奋起,跟随他从迎战四大门派“为咏春开一扇门”,再到摘下“咏春堂”牌匾,直至步入“心中无门”,不问来者出身,人人皆可学咏春这一“无我”境界;作为被拍摄者的叶问,其人生经历和人格力量,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支撑着摄制组,度过经费等难关,最终完成了对一代宗师和咏春传播的记录。这种独特的“戏中戏”叙述结构,连同整个舞台画面呈现出的对老港片的戏仿与致敬,“镬耳屋”下市井生活的烟火之气,以及以猪肉荣为代表的一群形象生动的街坊四邻,共同构筑了一道丰沛的岭南人文图景:岭南人的隐忍、刚柔相济,少门户之见而多包容的宽和性格底色,一点点铺展开来。以往,许多戏剧作品在展现地域文化特点时,往往是直接浅白的,或在舞美和服装上点缀地方色彩,或在台词、音乐中“植入”地方元素。舞剧《咏春》难能可贵之处,是引领观众走进了人物的内心精神状态中,深入到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人”的骨骼和质感上来,这在“无声”的艺术——舞剧中,是很难达到的。这是创作者的自觉,也是作品的高度和深度之所在。

  舞剧《咏春》,无疑是当前“粤产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性作品,为广东文艺和岭南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启迪。

  首先,题材定位准确。该剧将极具岭南特色的“双非遗”题材——咏春拳和香云纱融在一部作品中,叶问、咏春拳本身具有的话题度、IP感,让其天然具有市场接受价值。

  其次,舞台形态独特。近些年来,国内舞剧艺术发展飞快,每年作品数量惊人。直接后果就是从中实现突破非常艰难,甚至可以说,纯粹的依靠舞蹈本身已经很难俘获和征服今天的观众。观众需要一种更为综合、信息量更为丰富、更具刺激感和新鲜感的视觉冲击。舞剧《咏春》在形态上,将“舞”“武”深度融合。主要演员们长达一年多的咏春和各种武术训练,让他们既有武术的刚劲洒脱之美,又有舞蹈的深沉细腻之美。演员们充满张力的表演和超强的个人能力,加上舞台在视觉上的多重变化,让这部作品一经面世,即以独特的、很难复制的形态引发热议。

  此外,该剧在运作和推广上的“高开高走”也值得借鉴:金牌创作团队保证质量,院线先期介入保证市场渠道畅通,而在B站2022年跨年夜“咏春对决”的片段首秀引发的近3亿点击量,以及华表奖上的精彩亮相,都是其成功传播的华彩一笔。我们坚持文艺创作的人民立场的同时,也倡导符合市场规律的高水平操作。大湾区的文艺产品,正需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专业团队,高配置、全环节介入,让小题材做大,让大题材做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坚持扎扎实实讲好广东故事、岭南故事、中国故事,以当代性和主流价值作为路径,打通作品与观众通道。正如《咏春》当中,剧中电影人对叶问走近、打量、凝视、体悟的过程,也是今天的观众代入自身,去重新发现、触摸、感受咏春精神的过程。相应地,文艺作品也需要用一种符合当代审美的方式,去满足当代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精神需求。

  (作者系中国文联首批特约评论员、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