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潇玲

澳门地方戏剧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戏剧作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地域文化的延伸,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  澳门地方戏剧凝结了澳门特有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与想象力,是城市文化的鲜明符号  同时,澳门地方戏剧的发展、戏剧产业的更迭也是市场化的产物, 简而言之,戏剧即是艺术品也是商品,是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发展地 方戏剧产业对满足澳门居民精神文化需要、推动澳门经济转型、弘扬中华优秀民 族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澳门地方戏剧资源丰富

  1596116日前的圣母献瞻节,澳门的圣保禄学院内上演了一场宗教题材的悲剧,这不仅是澳门首次将西洋戏剧搬到校园舞台,也是亚洲的第一次,是关于西方戏剧在中国演出的第一条资料 。澳门地方戏剧的诞生、发展、传播和演 绎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延续性和文化特殊性。在澳门现有的十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项, 分别是粤剧、土生土语话剧、妈祖信俗和 那咤信俗所包含的宗教戏剧——神功戏。 

  澳门粤剧是澳门面向世界的三张文化名片之一,早在咸丰年间,澳门就出现了粤剧演出。19世纪80,珠三角地区的首座现代戏剧——清平戏院在澳门 开业,一大批名角名旦曾来此处演出,粤剧一度繁荣 。至今澳门仍有不少民间粤 剧演出团体,在已经举办了三十余年的澳门艺术节上,澳门粤剧始终光彩夺目。 同样为观众所期待的是澳门的土生土语话剧,这是一种通过澳门土生方言表达  以戏剧的形式讲述澳门本土生活和情感的独特艺术形式,也是澳门独有的文化财 富。在澳门特区政府和本土艺术人的大力支持下,澳门土生土语话剧社顺利创办, 土生土语话剧赴葡国及多个欧美国家、地区演出,反响热烈 。妈祖庙前空地上举 行的神功戏演出也是澳门重要的戏剧形式,神功戏的搬演是广府粤剧的发展和全 新演绎,它围绕着民间的传统信俗活动,为酬神而生,在澳门的庙宇和宗教场所灵活上演 。澳门粤剧、澳门土生土语话剧、神功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 澳门已有长时间的发展历史,此外,丰富的戏剧内容和创新形式不断扩充着澳门本土的戏剧产业 ,赢得了海内外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 澳门地方戏剧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 小剧场与环境剧场独具特色

  尽管拥有中西戏剧资源同频共振的文化脉络,但澳门戏剧的发展土壤和先天 条件并非尽善尽美的。受制于澳门相对狭小的土地面积,能够稳定用于戏剧演出 的场馆和场地并不多,想进入设立在商业场所内的现代剧院,成本的考虑又成为 摆在戏剧创作者和传播者面前的首要难题。久而久之,在狭小的空间内排练演出 成为了澳门戏剧表演者的常态,“小剧场”的演出模式也应运而生。澳门的 “小 剧场”是一个空间和体量上的概念,与法国戏剧家安托万提出的“自由剧场”不 ,在很大程度上它就表现为数量有限的观众和因陋就简的场所  

  澳门戏剧人士因地制宜,充分利用 “环境剧场”为戏剧发展开创新的空间  澳门石头公社将话剧 《大桥上的梦游日子》搬上澳门跨海大桥,晓角剧社在大三 巴牌坊前上演戏剧 《俄狄浦斯王》,妈祖庙、哪谷庙 、包公庙、永福古寺、普 济禅院、康公庙、莲花庙、雀仔园福德祠等澳门宗教场所均有过澳门神功戏的演出痕迹。大量的文化建筑和历史遗迹都成为澳门戏剧上演的全新舞台,这些氤氲 着澳门城市文化血脉的建筑和遗迹成为澳门戏剧演绎的全新舞台,真正缓解了澳门演出场地的局限性,也打破了传统戏剧表演的限制,带领观众零距离感受戏剧 的魅力,成了澳门戏剧演出的独特景观,也逐渐成为澳门地方戏剧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二)澳门戏剧的本土意识不断增强

  澳门戏剧的诞生和发展由来已久,西式话剧蓬勃发展,中国传统的粤剧也焕发活力,大有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热闹气象。但关于本土议题的戏剧却存在长期缺席的情况,观众观看的是一场纯粹的 “戏”,具有艺术的 “形”但缺少戏剧艺 术的 “神韵”——对现实生活的关照。缺少了本土话语体系的表达,澳门的戏剧 创作更像是文化的 “大杂烩” 2009   ,澳门戏剧创作的本土意识萌芽生长  晓角剧社推出的 《七十三家半房客之澳门奇谈》是澳门本土戏剧人士自主创作的 作品,讲述澳门人身边家长里短的 “小事”,展示具有澳门特色的“奇谈” 。此 后的十多年间,承载着澳门人民情感诉求和本土生活的戏剧作品蓬勃生长。

  2019 ,澳门大学学会戏剧社等联合制作的话剧《苦尽甘来》进行全国巡演,这是第一个澳门高校学生为致敬祖国而创作的话剧,在澳门回归祖国 20  年这一特殊年份,优质的剧本和现场演绎让世界看到澳门青年的面貌, 以青年的 力量展现澳门为祖国自豪的心声 同年,历史题材的粤剧《镜海魂》由澳门女编 剧穆欣欣编剧创作 ,将发生于 1849 年的澳门历史事件搬上舞台 ,并融入澳门大 三巴、大炮台、中葡建筑群等标志性符号,传递了澳门人爱国爱澳的家国情怀在一年一度的艺术盛宴澳门艺术节上,本土剧作接连亮相,以精湛的演绎技术和 艺术水平广应四方宾客,澳门戏剧人开始通过戏剧搭建澳门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发出澳门声音,讲好澳门故事  

  三、 澳门戏剧产业走向之思

  (一)戏剧+旅游的发展新趋势

  后疫情时代,澳门经济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澳门旅游业的复苏不能只依靠博彩和购物,文化或许将成为澳门旅游业复苏的新航向。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涵,发展当地特色戏剧旅游现已成为“旅游+戏剧”的新发展趋势 。许多西方国家早已开始戏剧旅游专项的开发工作,内地发展戏剧旅游的模式也有迹可循,上海每年十月中旬举办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浙江乌镇戏剧节,凉山彝族 自治州举办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等。这些艺术节的举办为当地带去了良好的戏剧文化氛围,同时也拉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复苏,带动经济增长  

  澳门戏剧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澳门粤剧、澳门 土生土语话剧、澳门宗教信俗神功戏, 以及澳门形式多样的原创戏剧,它们与澳门当地本土文化、宗教习俗、澳门非遗建筑等旅游景点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澳门 独特的文化现象,与澳门文旅业相互搭台助力,能产生 1+1>2  的效应。与旅游的互动开发,能够用戏剧为澳门旅游赋能,也能够实现澳门戏剧在国际平台的进 步和发展  

  (二) 戏剧+校园的培养新模式

  打铁还需自身硬,澳门戏剧要想发挥出旅游价值就必须面对更广博的天地、 更大的舞台、更多的观众,这就要求澳门戏剧人要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校园的戏剧教育必将成为澳门戏剧人才培养和受众培养的重要模式。戏剧观 众的培养可以从校园起步,重视澳门校园戏剧教育,通过戏剧社和戏剧演出进校 园的活动来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澳门科技大学每周定期举办的艺术大师讲堂,来 自京剧、昆曲、粤剧等领域的名旦名角汇聚一堂,为学子带来丰富的艺术熏陶和 戏剧文化滋养,研究戏剧艺术的专家学者通过讲座的形式将戏剧研究领域的专业 知识推广普及,不仅为澳门剧团、戏剧表演输送了人才, 同时滋养学生的精神境 界,种下热爱戏剧的种子。拥有了丰富的戏剧人才资源和观众群体,澳门的戏剧 产业将会焕发新的活力 。 

  站在文化交点的澳门孕育了种类多样、颇具特色的澳门戏剧,独特的中西结 合文化,“一国两制”政治制度的深入实践,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始终推动着澳门戏剧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澳门戏剧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澳门本土文化展示,离不开澳门戏剧人的努力,更需要澳门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指导帮扶。通过戏剧搭 建起澳门与世界交流的窗口,搭乘着戏剧产业旅游价值开发的东风,澳门文化与澳门经济必将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 许珩哲 ,  . [J]. ,2021(21):164- 166. 

  [2]穆欣欣莫兆忠 . 澳门小剧场戏剧掠影[J].  中国戏剧,2001(11):56-60.  

  [3]穆凡中,穆欣欣 . 九十年代澳门戏剧概况[J].江苏社会科学,2000(01):147- 148. 

  [4]冉茂金余宁 . 用戏剧反映澳门变迁[N].  中国艺术报,2009- 12-22(014). 

  [5]  郑应峰,澳门本土环境剧场的文化生成因素分析[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92):101 . 

蒋潇玲,女,汉族,博士,中国澳门人。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文体发展办公室主任、艺术团总监。曾获得英国IDTA舞蹈表演院士,荣获2019 World Dance Council (WDC) Presidents Awards 亚洲区舞蹈贡献奖。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发展谘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妇女联合会特邀代表、澳门妇女联合会筹委会委员、宁波市政协顾问、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第九届兼职副主席、澳科邹北记体育会主席、澳门澳科菁英体育俱乐部副主席、世界舞蹈总会 (World Dance Council) 国际裁判、炫之韵艺术团艺术总监、国际音乐教育家协会副主席、渖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特邀理事、渖阳市音乐家协会特邀理事、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校友会会长、澳门联合舞蹈协会理事长、澳门文化艺术人联合总会理事长、澳门南京同乡会副理事长、亚洲舞蹈总会 (Asian Dance Council) 常务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等。 除热爱文艺事业外,她还热衷社会服务,并以身作则,积极推广本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体育、艺术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