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凌

“她”的目光

——关于女性创作者的思考

  1971Linda Nochlin发表《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这篇檄文揭开了女性艺术家被轻视被遮蔽的漫长年代,在女性主义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至今。今天,当女性艺术家开始用自己的视角看世界,开始在自我探寻中形成自己的独立姿态开始不再仅仅是处于被说、被写、被画、被赏的客体地位,开始从自身出发去说、去画、去写、去做……女性艺术家也就越来越醒目,成为不可忽视也无法忽视的群体,在艺术的创造中闪耀光芒。 

  女性艺术家的作品的创作千姿百态,自然无法以“性别”论定,但作为一个整体,当代的女性艺术家显示出一些共有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指向 

  女性视角。凭借自身的直觉和才能,女性艺术家会更多地关注女性自身的问题关注女性自身的体验和经验以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来观照自身和诠释世界,表达现代社会女性的内心感觉和自我意识并在这种探寻中建立起属于女性的话语、经验、感知与思维方式。通过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女性视角、女性方式和女性经验女性的自我探寻中开拓探知未触及的经验领域建立起一种对自身性别认同的自觉意识,给予女性以更多的理解同情也给予全新的当代的阐释,从而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新的视角、新的解读和新的价值。 

  内在情感相对而言,女性艺术家更注重回到内心,更注重对自我的探寻和感情的倾注,更注重直觉的、感性的呈现强调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价值将高度的个人经验、潜隐的心灵体验和多重的情感体验表现在作品之中。即使在诸如情感、家庭、亲密关系、日常起居等私密题材中,这本被视作女性的牵绊,使得女子们沉溺在自恋的小世界从而阻止女性创作走向伟大的因素,但却也同时具备另一种可能,就是如美国政治哲学家爱尔斯坦所认为的,由家庭生活等元素所构成的私人世界是“人类行为、道德反思、社会与历史关系、意义创造以及具备自身完整性的身份建构的一个场域”。在赋予私人世界如此重要意义的前提下,对私人空间的深度挖掘与重建也便成为改造、更新公共世界的基础。确实,就艺术创作而言,如何使某些私人空间经由艺术创作而具备公共性,如何使一个人的内心经由创作通向无数人的内心,这是艺术创作的关键也是价值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女性艺术家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腻感知与复杂情感使得女性在发掘私密世界和内心世界上具备天然的优势。另外,情感以及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在女性创作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那种对情感状态以及人际的敏锐感知与深度把握,那种对人性幽微处的关照,对难以言说处的言说,那种经由自身经验的超越洞见,那种对人类普遍性的情感状态与难题的深刻敏锐,也构成了女性艺术的独特价值。此,我们或许可以抵达女性艺术把握世界的深层机制,即是对于人类情感及各种关系状态的探寻、理解与创造。 

  生命意识。女性艺术家对自然的、生命的、人性的相关题材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偏爱,女性所特有的生命历程与生命状态构成了女性艺术家带有普遍性的母题与深层情感结构。女性艺术家天然的生命意识,为艺术作品中灌注动人的深层的力量。 

  共情与悲悯。女性艺术家具备更为敏感的共情力和深沉的悲悯,对与女性一样在社会中同处于弱势的人群更易于感知和寄予同情,更倾向关注边缘人群,关注无法发声的人群,关注受损害的人群,将那些弱势人群被忽视的精神遭遇和被遮蔽的生存状态揭示出来。也因此,这些艺术作品也就蕴含了一种新的创造的能力,这种创造可能是更好的社会秩序和关系,可能是更完整真实的历史,也可能是更好的人的心灵和情感。 

  当前国内优秀的女性艺术家,在艺术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戏剧、音乐、舞蹈还是美术,逐渐显示出女性性别自我限定的突破、女性艺术表达的思想空间的拓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宽阔的胸怀,表现出包容性、丰富性和开放性,这反映出女性艺术家在知识、眼界、心怀和能力全面发展后的一种自信和强大。这种自信和强大,将更加扩展女性艺术家创作的广度,发展和超越出原有的视野和思想深度,自觉进入一种更为宏观的社会历史时空的思考,不仅在个人的、性别的维度上、也在社会的、历史的多重维度里进行创作,达至对人的深层次思索。这种不断从内心向外拓展的精神视野,这种不断从生活经验向上攀援的精神超越将使女性艺术具有越来越大的包容力和感染力 

唐凌,研究员,编剧,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副院长。编剧:话剧《望》《竹林七贤》《广陵散》,湘剧《护国》,舞剧《到那时》,音乐剧场《广陵绝响》,音乐剧《夜莺与玫瑰》《巨人花园》《鲸落》,音乐舞蹈史诗《长城长》等。出版专著:《全球化背景下的对话》《当代舞台艺术家访谈录》《中国当代舞台艺术与国家形象塑造理论探析》《中国当代舞台艺术“走出去”案例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