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听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康辉。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首诗,食指的《相信未来》。

  我想这四个字一落地,有些网友已经能背出几句了。是的,这首诗,诗歌选本选过,文学史讲过,有些中学教材也收录过,就连联欢晚会也经常露面,我有好几个同事都在不同场合朗诵过它。恐怕很多网友不用我推荐,也已经相当熟悉《相信未来》了。不夸张的说,这应该是中国新诗史上,最广为流传的诗歌之一了。

  可这首诗的流传和评价过程,却充满了波折。

  1968年,20岁的郭路生,乘着“四点零八分”开动的火车来到山西农村“插队”。朝夕相处的一群年轻人中,许多和他一样来自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农村条件艰苦,前路尚未可知。

  人生充满劳作,却依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郭路生就是在这样的情境里,写出了《相信未来》这首诗,署名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这是相信未来的前三节,不难看出,每一节都先是以莫大的勇气直面现实,接着又以更大的勇气去相信未来。在人生的逆境里,诗人一方面从不掩盖自己的脆弱、无助和困惑,一方面却依旧坚持以一个孩子的方式,去相信和热爱。这种真诚,这种固执,这种个体复杂感受的诗意、浪漫表达,用现在的话说,可谓直击时代痛点,在当时的知识青年群体中,立刻引起巨大反响。

  尽管1978年,这首诗才变成铅字,出现在一本叫做《今天》的民办刊物上;直到1981年才得以正式发表在全国性的文学杂志《诗刊》上。但这期间,《相信未来》早就以各种手抄本的形式,在知识青年中广为流传了。

  多亏了这一民间自发的、延续十几年、遍布全中国的纯手动“转发”,我们才看到今天的《相信未来》;也因此,在这样的人工复制中,你多几个字、我少几个字、他改几个字,《相信未来》的版本之多、差别之大在新诗史上可谓非常罕见,即便在1978年的《今天》和1981年的《诗刊》上发表的,也是两个不同版本。

  但即使正式发表了,《相信未来》离真正获得承认,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因为在当时很多专业人士看来,包括《相信未来》在内的一批新诗歌,都太过晦涩、朦胧,也太注重个体表达。于是,有人批评,当然也有人力挺,这么反反复复经过了好多个回合,争论延续了整个80年代。直到90年代,人们丰富的精神文化需要真正得到更充分的肯定,食指和他以《相信未来》为代表的新诗歌,才真正获得重新发掘和讲述。

  今天的食指被誉为“一代诗魂”“朦胧诗先驱”;他的经典诗篇在课堂赏析,在晚会诵读;他的人生故事,被印成传记,在坊间流传。但这至少已经是《相信未来》诞生后20多年的事了。这期间经历了审美的蜕变、观念的更迭,更经历了历史与时代的变迁。

  最终,事实证明,偏偏是这首在当时看起来“不合时宜”的诗歌,成就了那个年代这部有些另类却也当之无愧的时代经典。偏偏是这首诞生于那个特定时代的诗歌,成为了今天依旧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新诗典范。

  或许,这所有的一切已经在当年食指“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时,被预言到了,在诗歌的后半部分,食指写道: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地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是的,这个预言说的是《相信未来》这首诗的命运,是写下《相信未来》的这个人的命运,更是热泪盈眶、手捧《相信未来》传阅的一代知识青年的命运。

  他们中有很多人,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也坚持读书和思考,正是从这些始终“相信未来”的人中,走出了众多未来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他们的青春岁月、青春记忆被酿成了面向未来的生命财富。他们相信未来,也思考未来、实践未来;事实证明,因此,他们也在不同程度上,塑造了未来。

  当他们的未来已经成为今天,这首鼓舞他们“相信未来”的诗,依旧为一代又一代人传颂。有网友称其为最治愈诗歌,还有网友表示“这是我身处逆境的鸡汤,难受时,会默写几遍,读几遍”;我甚至还听说过,有心理医生已经把《相信未来》当作心理暗示的手段,用在了专业的心理治疗中。

  我想,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对于什么人,逆境始终会存在,而创伤也最能通过希望来治疗。《相信未来》这首诗,“相信未来”这四个掷地有声、直叩心灵的字,将继续这样流传下去。

  或许过去在手抄本上,此刻在网络音频里,但我想,最终都会印在你我的心中。

  最后,请允许我给大家再完整地朗诵一遍这首诗: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地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