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菊花:艺术家修身的“冰与火”
发布时间:2016-12-02

年近八十的夏菊花先生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会议驻地“练功” 中国文艺网 秦兰珺 摄

  “请问这里有冰牛奶吗?” 

  记者循声望去,那是第十次全国文代会特邀嘉宾、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年近八十的著名杂技艺术家夏菊花。如果记得不错,夏先生刚刚才吃过一碟让人“望而生畏”的小泡椒,火辣的泡椒紧跟着冰牛奶,“冰与火”或许正好可以用来形容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冰:冷板凳十年冷  

  夏先生告诉记者:杂技的精髓体现在“本能”,“本能” 是炼出来的、熬出来的,那是硬邦邦,实实在在的功夫,骗不了人!她年轻的时候,早上练功、上午练功、下午练功、晚上练功,她练习的“柔术”有很多是高难度、高危险,可她什么都不怕,一心铁定了就是要把它练好!有时工作要开一天会,她也要凌晨四点爬起来去练功。 

  她说她的性子就是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她的身体连同这个性格,都是为杂技而生,因为杂技天生要求“不一样”,只有让观众“意想不到”,那才可能称得上杂技。 

  记得五十年代她在朝鲜演出,演出过后有人专门跑上来摸她的背,看看如此柔软的身体,到底有没有骨头;记得她六十年代在法国演出,向来克制矜持的夫人,一反常态,脱掉手套、起立鼓掌,法兰西报纸盛赞:中国人太让人想不到了! 

  一切的一切,就是因为她铁了心要和别人“不一样”。然而所有的“不一样”,又何尝不是建立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之上?所有抓眼球的“意想不到”,又何尝不是建立在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寂寞和坚守之上? 

夏菊花表演顶碗

  火:不为人民服务的不是共产党员

  问起夏先生,这么多年的功夫,还会怕一朝不练习?她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因为几天不练习,动作就不流畅,表情就不轻松,就无法把完完整整的美好完完整整地展示给观众。 

  记者问到,做柔术时那么疼,难道还要面带微笑?夏先生说,把吃苦留给自己,把美好留给人民,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一个演员的使命。他始终记得,周总理曾经对他说过:“夏菊花啊,做一名演员要过好五关:家庭关、社会关、劳动关、荣誉关和生活关”。总理说了一遍,她就再也没有忘记过。 

  夏先生说她六十年代带团演出,演了大半年,带回来了40万美元,全部给了国家的文化事业。夏先生还说她是加拿大两个市的荣誉市民,市长说:“夏菊花,你来吧,和我一样待遇!”她回答说:“谢谢您,我是中国人,我来这里是为了两国的友谊”。1992年,有人要以千万重金聘请夏先生到某地工作,夏先生婉言辞谢,因为她做事不为钱。 

  问先生这辈子是否有什么遗憾,她说:她这一生没有说过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一句话,没有做过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一件事。她始终牢记共产党要为人民服务,党的艺术家要为人民服务。她始终坚定:不为人民服务的不是共产党员!她始终警醒:共产党员不能伤了人民的心! 

  今天的夏先生依旧朝气蓬勃,说起话来眉飞色舞,高兴起来,还会突然跳起来,把腿扳得老高老高!向记者“炫耀”:你看我扳得高不高! 

  在夏先生这里,记者似乎看到了一朵沉静又火热、成熟又天真的菊花,一朵独一无二的菊花。 

  夏先生说她退休了,舞台是年轻人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年轻人能做得更好,把更多美好留给世界、留给孩子。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