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场老北京的冰上运动会
发布时间:2018-04-09
  1937年1月30日,农历腊月十八,天空挂着薄薄的云,冬日的阳光不能尽情地照耀大地,所以天气显得比平时寒冷一些。上午九点,北京市(时称北平)第二届冰上运动会在音乐声中拉开帷幕。运动会是在中南海公园的南海冰场上举办的,这里冰面宽阔且有高墙遮风,是北平最适合举办冰上运动会的地方。北平首次举办全市冰上运动会是在1935年1月12日,那届运动会选拔出了代表北平参加同年1月25日举办的华北运动会冰上表演大会的运动员,这两次冰上运动会的比赛地点也是在这里。
  上午10点,比赛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该项赛事分为男子高级组、男子初级组和女子组,比赛项目比较丰富,以男子高级组为例,不仅有5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和2000米接力比赛,还有600米倒滑、100米拾豆竞走等趣味性比赛,其中拾豆竞走类似于冰上折返跑。那时,参加冰上运动会的运动员主要来自学校,由于临近春节,北京的大学均已放假,所以参加速度滑冰比赛的运动员几乎全部是中学生。据当时的报纸报导,育英中学、志成中学、弘达中学、中华中学这四所学校的学生几乎占了一半。
  参赛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男运动员,女运动员仅有三名,所以格外显眼,吸引了记者更多的关注,她们的倩影也因此留在了当时的一些报纸上。最终育英中学、中华中学和弘达中学获得了男子高级组比赛总分前三名,男子初级组只比个人,不计总分。参加比赛的三名女运动员分别是许宝玲、周惠玲和周保灵,由于女运动员太少,比赛仅设300米和600米两个项目,结果许宝玲获得300米比赛的冠军,周惠玲则摘得600米比赛的桂冠。
  总体来说,速度滑冰比赛的竞技水平并不高,比赛成绩平平,前来观看比赛的观众也不多。尽管如此,还是吸引了两位网球界的名人前来观看,她们是来自山西的网球姐妹王春菁和王春葳,当时的报纸上称“晋女网球家王氏姐妹昨晨光顾,浅笑轻颦,矫健犹昔”。王氏姐妹的父亲是清末秀才王宪,曾担任山西大学工学院院长,母亲是英国人,她们的网球启蒙就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姐妹俩曾获得1933年和1935年两届全国运动会的单打和双打比赛的冠军,参加过1934年的远东运动会,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女子网坛所向披靡,在体育界名气很高。
  下午的比赛项目是花样滑冰和化装溜冰,参加者不乏当时的社会知名人士。因此“下午观者接踵而来,将场之四周团团围住,约千余人。”男子花样滑冰被夏承楣和夏承楹两兄弟夺走了冠亚军,此二人是北京冰场上的常客,夏承楹在1939年和同样喜欢滑冰的林海音结为伉俪,成就一段冰上佳话。获得第三名的是一位年仅12岁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做金业勤,是参加本届运动会最年轻的选手。金业勤是满族人,努尔哈赤的第15世孙,清朝灭亡后家道中落,其父为避祸便隐去此身份,满语爱新觉罗是汉语“金”的意思,于是改姓为“金”。他自小练习杂技,特别是自行车技术,家住在北平内城西南角的太平湖附近,就在那里学会了滑冰,良好的杂技功底助他年纪轻轻便获此荣誉。后来,金业勤以在天桥卖艺为生,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成为组建于1950年的中华杂技团的第一批演员之一。
  女子花样滑冰比赛本无人报名参加,为了保留这个比赛项目,将参加速度滑冰比赛的周保灵临时调整过来参加了“一个人的花样滑冰”,其精彩程度自然大打折扣。由此也可看出,当时参与花样滑冰的人并不多,人们更多的是将滑冰当作娱乐项目而非竞技项目。最后进行的比赛是化装溜冰,共有21名选手参加。在民国时期,最受人喜爱的冰上项目就是化装溜冰,参赛者将自己化装成各种角色,有的化装成一名剑客,有的化装成米老鼠,有的化装成清朝官员,有的化装成警察抓毒贩,有的儿童化装成老夫妇……奇装异服,很是热闹。
  下午四点,冰上运动会全部比赛结束,北平市社会局派人致闭幕辞,然后进行了颁奖仪式,大会闭幕。这届冰上运动会是在日军加紧侵华部署,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形势下举办的,虽然规模不大,但也实属不易。五个多月后,环伺已久的日军挑起了“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北平的冰上运动会也就随着硝烟停办了。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