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大师戴爱莲诞辰95周年纪念
发布时间:2011-06-19

呼唤一种信仰 传承一种精神

——舞蹈大师戴爱莲诞辰95周年纪念

  “中国舞蹈第一夫人”戴爱莲(1916-2006)第一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第一任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团长,第一任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第一个把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搬上舞台的艺术家;创作中国第一部舞剧《和平鸽》,其代表作《荷花舞》、《飞天》等被收入“20世纪舞蹈作品经典”;荣获香港演艺学院“高级院士”称号,膺荣国家文化部授予首届“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和美国俄亥俄州舞蹈协会“终生成就奖”。
  今年适逢舞蹈大师戴爱莲先生诞辰95周年、逝世5周年,为纪念戴爱莲对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卓越贡献,在第三届“5·18世界博物馆日”之际,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协办、中国舞蹈博物馆承办的系列纪念活动,于5月18日在北京隆重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题名为“莲品”的系列展览,以图片为主,许多是通过各方渠道精心收集并首次公开展出的珍贵历史图片,从戴爱莲早年的海外生活、求学求艺,到毅然回国投身抗日救亡和中国新舞蹈运动,以及在新中国舞蹈事业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的活动身影;与此同时,从18日开始连续6天每日傍晚举行的“名家忆大家”追思活动,邀约资华筠、冯英、白淑湘、赵汝蘅、冯双白、王克芬等舞界名家、学者作追思演讲,意在团聚舞蹈界熟悉戴先生的各方人士,对戴先生为新中国各项舞蹈事业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进行回顾和梳理。以静态展览与动态追思、日间展示与晚间讲座相结合,用普通观众更易接受的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引领人们走近一位壮志青年、敏思艺术家和亲切长者——戴爱莲。
  中国艺术研究院资华筠研究员饱含真情地讲述了她眼中的恩师戴爱莲先生。她说戴先生是一位集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家、教育家和理论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家,无愧于“中国舞蹈第一夫人”的美誉。作为表演艺术家,她是一个魅力四射的舞者,无论是什么角色,她都跳得那么生动;作为编导她卓有成就,她创作的《荷花舞》、《飞天》都已成为20世纪经典;作为教育家,她不仅创建了我国第一所舞蹈学校,她的教育思想、培养方法和爱惜人才、一心为学生的修为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很少有人说戴先生是理论家,事实上她有着非常独特的舞蹈品味和理念。她用她对于舞蹈规律的认识,对于舞蹈理念的认识,对于舞蹈发展的认识,对于舞蹈本质的认识,随时随地教育你。并不是一定要“著作等身”才是理论家,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舞蹈理念,一句话可以指导一个舞蹈规律。戴先生恰恰就是有这种理念的人,她是能揭示舞蹈经典意义的人。戴先生的一生,始终贯穿了她对舞蹈的爱,对祖国的爱。不管是用“荷花”还是用“飞天”,她的主题思想都是表达中国人的尊严和美好,中国人的神圣和幸福;她整个的创作主线,整个的情怀,都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她曾说:“芭蕾是我的job,民族舞蹈是我的love。”这种对民族文化、民族舞蹈的追求和爱贯穿了她的一生。境界决定才华!戴先生是一位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和美学信仰的艺术大师,她非常坚定、执著,有着与人民血脉相连的伟大心灵,我们今天缅怀她、追思她、学习她,是呼唤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审美的品位。不管在天上、在地上,戴先生永远是快乐的,因为她是那样的纯洁。
  中央芭蕾舞团冯英团长坦言,中国舞蹈在现当代的发展跟戴爱莲先生在各个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她为舞蹈贡献了自己的一切。通过回忆戴先生在给自己排练时的一些教导和鼓励,让我们体会到这位艺术大家无论是对待艺术还是教导学生的那种谨慎细致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还有对自己的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被誉为“中国第一只白天鹅”、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用默哀的方式开始了这次追忆戴爱莲先生的主题讲座,表达了对这位已故舞蹈家的敬仰和爱戴。她详细讲述了戴先生的艺术生涯和一些经典舞蹈作品,在为我们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鼓励我们紧跟先生的脚步,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赵汝蘅满怀深情地说:“从上世纪50年代进入芭蕾舞界至今,戴先生一直是我人生经历中很重要的人物,我们是师生,有着浓厚的亲情。在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中,我从她那里学会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戴先生为中国芭蕾的国际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她让中国认识了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在她的有力推动下,多位世界级芭蕾大师,如安东·道林、纽里耶夫等先后来华交流指导,对中芭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戴先生还是一位有着坚定政治信仰的人。在她去世的当天,在她生命的弥留之际,中央批准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赵汝蘅噙着热泪回忆道:“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亲自到病房主持入党仪式,我拉着她的手一句一句地宣读誓言,那一刻我感到了灵魂的震撼。从当年舞蹈学校毕业戴先生给我发毕业证书,到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拉着她的手入党宣誓,戴先生给我留下了非常完美的形象。对我而言,她就像亲人一样。”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冯双白,用极其理性的思维分析总结了戴爱莲先生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的四点原因:一,她特殊的出生环境使她对大自然报以无限的热爱,且造就了她既温柔和善又刚毅坚定的性格;二,在戴先生身上传承了劳苦大众的血脉,致使她的艺术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三,她在多个舞种之间博取众长,使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变得丰富、成熟;四,她拥有一颗积极向上、向往美好的心。戴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柔和与坚定、感性与理性、谦和与锐利,这些看似相反的品质一并完美融合体现在她身上。在戴先生留下的丰富舞蹈遗产中,《荷花舞》也是一个两极相融的范例。这部作品在柔和的涓涓细流中涌动着恒定而巨大的力量,以此感染观众。戴先生之所以堪当我们的人生表率,恰在于她对世事的呼应非常积极。她具有一种向着美好飞升的力量,无论际遇如何,她的正面情绪占的比重要远高于负面情绪。她热爱大自然,总是善良而又真诚地看待并处理事情,这些看似细微的品质实则引领她以赤诚之心感知世事。戴先生为中国现当代舞蹈事业的发展所作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她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采用到边疆民间采风的方法将民族民间舞蹈搬上舞台。时至今日,这条道路依然在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做着巨大的贡献……
  已经八十多岁的舞蹈史学家王克芬老师是这次展览活动的主要赞助人,将自己几十年来珍藏的宝贵图片资料贡献出来,作为此次系列讲座的压轴人物再合适不过了。王克芬老师追忆说,自己同戴先生的师徒情开始于1947年,直到戴先生去世,这份感情整整维系了59载近一个甲子。她说,戴先生既是一位严师更是一位慈母,在艺术上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生活上也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作为一个从国外长大的孩子,在民族存亡祖国危难之际,戴先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文艺事业中来;在看到迪斯科舞风靡全球的时候她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我们的民族艺术不能像迪斯科一样受到全世界人民欢迎?”这些无不渗透着戴先生对祖国的赤子情怀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爱。她是一个心灵无比纯净的人,一个一心为国家考虑的人,一个为舞蹈事业付出终生努力的人,一个临终都要坚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这就是我最敬爱的戴爱莲先生!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