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吕厚民的最后一次聊天
发布时间:2015-03-10

  2011年8月中旬,太行山上下起了凉凉的秋雨,山西长治首届八路军文化节开幕式结束后,摄影家吕厚民被拉到车上避雨。我暂时没事,担心相机在雨中时间长被淋透了,也跟着上车避雨。车上和吕老前辈闲聊起来。那是我和吕厚民最后一次聊天。他是我老乡,曾经在黑龙江桦川当过老师,我姥姥20世纪30年代从一所女子师范毕业后在那里当老师。吕老说,他还记得我姥姥大赵,但是已经记不清是我姥姥的学生还是同事了。我姥姥在我12岁时故去了,我也无法给他印证。他又提起一位东北抗日联军老同志的名字,是我姥姥的学生,那位老同志2006年去世了。

  在器材匮乏的胶片时代,吕厚民为了拍好照片,动了不少脑子,对闪光灯、相机附件、相机,都有小改造小发明。他和我谈到为了节省胶片如何装卷,让片头片尾多出几张,也说了多角度打光。他的敬业精神是摄影人的楷模。谈到家乡为他建展览馆的事,吕老却很淡然,说县领导来联系过两次,谈了照片捐献和建房子的事,后来没下文了,可能因为换领导的缘故吧。谈起第二天要出国的事,他倒是来了兴致,好像还调侃说,不能一个人溜达,该带上老伴。后面还有去欧洲其他地方的计划,他说再不去拍拍,过几年也跑不动了。我不知道是不是人到了一定时候都有预感。

  愿吕老走好!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