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风范 赤子情怀——悼念和缅怀吕厚民同志
发布时间:2015-03-20

  摄影人应当像这些老柞树,不怕风雨严寒,固守这片贫土,美化这个世界。——吕厚民

  吕厚民生于1928年9月9日,黑龙江省依兰县人。1950年1月,刚20岁出头的吕厚民被组织上安排到中南海工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拍照,用镜头凝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代表作有《毛泽东与周恩来》《毛泽东打乒乓球》《毛泽东在庐山》系列等。2009年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10月,吕厚民作为摄影界代表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 

毛泽东在庐山 1961年 吕厚民 摄

毛泽东和郭沫若交谈 1964年 吕厚民 摄

毛泽东和老舍(右一)、梅兰芳(右二)、田汉在一起 1960年 吕厚民 摄

  索久林(中国摄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摄协主席)

  吕老病逝,令家乡的摄影家们十分震惊、十分悲痛!

  一位终年不知疲倦地奔波、谁也抢不下摄影包的人怎么可能病逝呢?一位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中国摄影事业——天天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怎么可能离开摄影、离开摄影界的同仁呢?我们在感情上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

  那年,去鹤乡扎龙的路上,见到山坡上有许多苍劲老柞树。吕老说:摄影人应当像这些老柞树,不怕风雨严寒,固守这片贫土,美化这个世界。吕老本人真的像老柞树一样,固守摄影这块“贫土”,几十年披风沐雨,辛勤劳作,“新枝湔雨常凝碧,老叶经霜欲泻丹。”他把辛苦留给了自己,把奉献给予了摄影界的同仁、给予了中国摄影事业,给予了世界的文明和进步。

  家乡的摄影人习惯称赞吕老为“四好”:好老师、好领导、好朋友、好老乡。这“四好”体现了吕老的高境界、高品格、高层次,是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是为艺从严、诲人不倦的好老师。吕老平素待人温和、宽容,但一关系到摄影艺术却十分“严厉”。很多次我们带着影友的力作和恭维,请吕老点评作品,吕老不动声色,从不放过任何瑕疵。有时带着协会编辑好的作品集请他点拨,常常被他推翻——补拍、重编。黑龙江摄影界许多同志都得到吕老创作上的“从严”指导。吕老很重视丹顶鹤题材的创作。一位长期拍丹顶鹤的摄影家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对作品一直从严要求。按照他的指导,作者不断改进,不断补拍,多年以后问世产生了良好反响,很多作品在国内外获奖。

  吕老对摄影人的接纳、帮助是没有门槛的。许多慕名而来的摄影人找到吕老,他从不谢绝。有时送吕老在机场候机,他依然指点影友创作,或帮助影友挑选作品。

  他是务实从简、举重若轻的好领导。他担任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时,我们经常听他讲话。他的风格是“有啥说啥”。“穿靴戴帽”的装饰性渲染、“八股”式循规蹈矩,他从不“遵守”,但却注重工作上的落实。有时我们汇报工作,“开头结尾”的礼节性说辞他都不要,直接研究解决什么。许多在别人看来很难的工作,他会“删繁就简”地解决了。他到黑龙江工作时,我们想请他找个合适的机会帮我们同有关领导谈谈争取解决数码设备的事。当我们正为“机会”伤神时,他告诉我们已谈完了,“机会”在聊天时“随时随地”找到了。当领导,是摄影界不可回避的话题。当领导的理念、定位、方法、风格,是主体人格所决定的。这方面,吕老是我们的楷模、

  他是热心坦诚、严己宽人的好朋友。吕老的友善、谦和、热心、诚挚,使他在摄影界拥有最广泛的朋友群。许多接触过吕老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吕老的朋友。事实上,吕老也确实对摄影人都是以友相待。每到一处,都帮助影友看作品、办事情;时不时地捎话,让我们帮助哪位影友解决什么问题。一次乘火车经过大庆,他突然想起一位大庆影友的事情,立即打电话帮助解决。有些仅仅是工作关系又分别多年的人,一有机会他就打听、关注、甚至拜访。然而,当人们要帮助、照顾他时,他却总是把关系弄反——去关心、照顾别人。最典型的就是他的摄影包,在全国的任何地方,谁想帮他背他都不肯。他对朋友的体谅、关照表现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一次因为我们创作活动安排有误,使吕老受了很多委屈。我们向他检查道歉、安慰他。他却不以为然,反过来开始安慰我们,这使我们十分感动。

  他是依依故土、耿耿赤心的好老乡。吕老是黑龙江人,不到二十岁便离开了故乡,走南闯北,投注当代的摄影事业。乡情,一直是他情感中的重要成分。在给黑龙江摄影家作品集《乡情》作序时,他借用白居易“一处乡心五处同”的诗句,命题为《乡心亦同》。他说,作品中饱含的绵绵的乡情,如同他对故乡的情感。吕老在黑龙江参加活动时,经常谈起黑龙江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状况、工作片段,谈他年轻的梦想、对未来的期望。每到一处,他总是关心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其出谋划策。对摄影事业更是关爱有加。他主持中国摄协工作时,帮助黑龙江研究摄影发展规划,支持、帮助建立数码制作中心,积极支持各项摄影艺术活动。三九严寒的天气,他冒着零下三十八度的低温,到小兴安岭深处,支持当地政府的摄影宣传活动;他不辞辛苦,到边远的黑河市、齐齐哈尔市等地为当地的活动指导、助威。有些市县用他的摄影作品宣传造势,他无条件地积极提供;有些朋友、影友喜欢他的作品,他毫不保留地馈赠。

  吕老每次到黑龙江来,都非常关心老年摄影队伍建设。他说,一定要把老同志拉到摄影圈里来,让他们服务社会、找回健康,获得高层次的欢乐。在他多年的鼓动支持下,黑龙江一大批离退休老同志积极投入了摄影创作,支持了文艺宣传工作,带动了全省的文艺创作,也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吕老为黑龙江摄影家生态题材的作品《人类家园》写评语时认为:原籍是一个人的故乡,国家是一个民族的故乡,地球是全人类的故乡,人类应关爱自己的故乡。其实,吕老一生中跋涉千山万水、永不疲倦地为摄影事业奔波,为社会奉献正能量,也是对民族和人类大爱的一种博大的乡情。

  半年前,在乡间摄影时,淋着雨,吕老还在为我们策划黑龙江冰雪摄影资源开发问题——这是乡情和赤心的最后的表达……

  吕老走了,对全国和家乡的摄影事业是重大损失,对广大影友和我个人是沉重的打击!他的作品、他的人格、他的精神,将成为激励我们投身摄影事业永不衰竭的动力!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