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记忆】陈勃:1958年的文艺家们
发布时间:2014-07-18

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在北京郊区为公社农民题字。旁为剧作家欧阳予倩

京郊农民热烈欢迎相声大师侯宝林

1958年5月,中国文联组织的一批文艺工作者,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创作后合影

号称“猴王”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在京郊为农民表演猴戏

年逾花甲老摄影家、曾任宋庆龄秘书的顾淑型(右)在京郊麦田田头

鲁迅夫人许广平在京郊农村和农妇们拉家常

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农村

画家叶浅予在京郊农村写生

  1958年,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数亿中国人民,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旺,一定伴随着文化的繁荣昌盛。中国的文艺家们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的确奋发图强,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推动了文艺事业的发展。

  当时的中国文联主席是文艺大家郭沫若,副主席有周扬、茅盾,秘书长是阳翰笙等名家。他们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的教导,身先士卒下到基层。接着,一批批文艺家在文联的组织下纷纷走向农村和工地。如今,当我打开资料柜寻找这类老照片时,百感交集:在“文革”三次抄家中,许多名家在田间村头的珍贵镜头被造反派视为黑照片,抄走后作为罪证办了个黑影展,之后毁掉。而少数漏网的小样片事后不得不匿藏起来,经现代的数码扫描技术才得以恢复,当年的鲜活演出场景又一一显现在眼前。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老镜头依然是新中国文艺史上的美好记忆和光辉篇章。

  摄影家分期分批下乡

  我当时担任中国摄影学会(即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驻会副秘书长,全力以赴参加这项工作。只要中国文联组织文艺家下基层,我们就立即将消息下达给各摄影单位,每一期的报名者都非常踊跃。因为摄影者既可争取机会到基层和乡下接近工农兵、体验生活;又可以用手中的相机忠实地记录文艺家们在群众中的活动。例如,郭沫若主席到红星公社兴修水利工地和农民交谈、为人民公社书写诗歌的情景,我就拍下了许多镜头;田汉同志率队下农村、许广平同志(鲁迅先生夫人)和乡村农妇聊天,也收进了我的相机。

  还有许多画家下乡,到基层写生,我也拍摄了不少,如叶浅予、邵宇等名家。一次,画家黄胄在农村打谷场院画毛驴,画着画着就兴奋地骑在驴背上围着场院奔跑,我当场拍摄了不少镜头;黄永玉在十三陵水库工地上,和我同住一个帐篷,朝夕相处,有一天在劳动之余的晚辉映照下,他的神态特别自如,我抓紧机会拍了一幅十分满意的人像特写。只可惜,黄胄和黄永玉以及其他许多作品,在“文革”抄家中全部丢失了,这让我十分伤心!

  中国文联组织的表演艺术家在农村的演出活动,更是受到广大农民兄弟的热烈欢迎。我拍摄的侯宝林在乡下的照片,可以看出,他走到哪里,就为哪里的观众带来一片欢笑声;中国第一小提琴家马思聪为农民演奏时,听众人山人海,连附近的树上都爬满了听众。李少春的猴戏表演、袁世海的清唱,都引来众多的喝彩。

  中国文联组织文艺家参建十三陵水库

  1958年,数百位文艺工作者踊跃参加建设十三陵水库,是中国文联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集中的文艺家们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劳动和创作实践活动,非常成功。

  北京十三陵水库的建设,是北京市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组成部分,从1958年1月21日破土动工,经过近40万劳动大军160天日日夜夜的奋战,一座长627米、高29米的水库大坝即告完成。这堪称社会主义建设的奇迹。

  那年,各个界别的数百位文艺工作者,由中国文联统一组织安排,分期分批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和进行创作,收获极大。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我有幸三次来到这个水库工地。第一次是背着铺盖卷来参加了半个月的义务劳动;第二次才下工地搞摄影创作,大约也有十多天;第三次是陪同国际著名的法国摄影家布勒松到工地采访,当然,这也是我创作和学习的机会。这段时间,仅摄影界就有50多位摄影家加入中国文联的队伍,分期分批来到水库工地劳动和创作。我记得,当时已年过半百的摄影家张印泉、黄翔、顾淑型(女)、郑景康、魏守忠等都来到了工地,还有石少华、薛子江、杨子颐、谢汉俊等,他们和年轻人一样端着相机,到处寻觅着生动的镜头。黄翔曾是北平解放时起义的傅作义部下镇守北平南关的中将司令,这次下工地,他感触很深,他说:“过去我以为摄影艺术主要是风光静物,其它题材不容易创作出艺术性作品,现在,我了解到摄影艺术创作园地主要是现实生活和生产建设实践。在这个时代,业余摄影爱好者,也应该投入火热的生活斗争中去。”上世纪40年代被称为“南郎(郎静山)北张”的北京张印泉老先生到工地创作后也十分感慨,他写道:“我常想,在旧社会时间长的老摄影家,他们创作的对象大半从个人兴趣出发,因此,只有为艺术而艺术。这次采访,和过去有很大的对比,对工农兵生活越深入,感情就越深,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还有人说:“这个工地简直像个大学校,像个医院,从这里可以学到任何地方都学不到的东西,可以治好我们思想上的病。”

  有一期,摄影界和美术界的人员同住几个帐篷,画家黄永玉和我被指定为一个创作组的正副组长。同我们一起的有年过五六十岁高龄的画家李可染、吴作人先生,还有周怀民、李琦、李桦、钟灵等画家。他们和我们这些三十刚出头的人一样,自己背着行李卷下工地,每天风尘仆仆奔波在工地各个角落,一日三餐都到工地的大食堂打饭吃,北京五月的天气温差很大,白天烈日炎炎,帐篷被烤得火热,几乎不能入帐睡个午觉,可是到了晚上帐篷内又寒气袭人,大家只好挤在一起暖和些,好在地上铺了层草垫,还能勉强入睡。尽管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艰苦,但人们创作热情却十分高涨,记得5月25日那天毛主席来到工地后,钟灵马上就写出了一个活报剧;画家李琦从十三陵水库工地回京后,马上画了一幅毛主席在工地挥动草帽的招贴画,出版发行后很受欢迎,成了当时很流行的名画。

  国际金牌奖作品和封面照片

  1958年我在十三陵水库工地拍摄的《雨越大干劲越大》当年获得了一次国际摄影大赛的金奖,之后在国内也曾获奖。

  那天下午,我正在工地拍照,忽然天空阴云密布,顷刻间下起了瓢泼大雨,我赶紧把相机藏在衬衣下面保护好,呼喊同伴杨子颐赶快去附近的帐篷避雨。

  猛然一回头,看到远处的许多工人,他们不但没有躲雨,而是披起随身携带的雨衣,喊着比雨声雷声更响亮的劳动号子,挑着满满的沙石,一个个向前奔跑,就好像在同风雨比赛。这个场面,顿时把我惊呆了,于是,我也不顾大雨的淋浇,径向这群劳动者跑去,选取了一个逆光的角度,突出落下的雨点和奋战的人群,从衬衣内掏出相机,在滂沱大雨中按下了快门。

  照片放大后,同事们认为冒雨奋战的气氛生动感人,于是取名《雨越大干劲越大》,先在《中国摄影》杂志发表;接着又送往在德国举行的一次国际艺术摄影大赛参赛,结果获得了第一名金牌奖。

  在十三陵水库的创作中,我还拍摄了另一幅作品——老摄影家薛子江和杨子颐在水库工地创作的场面。

  薛子江祖籍广东,上世纪40年代是香港的一名电梯工,酷爱摄影,他爱国爱家乡,解放后回内地加入了中国新闻社摄影部;而任职摄影学会展览部的杨子颐,解放前是上海摄影界的沙龙派,两人来到这样从未见过的旷野中,结伴来回穿梭于工地。一天早晨在淡淡的晨雾中,我发现他们正在一个小坡上爬高爬低研究角度,于是便悄悄地从侧后方选取了一个点,以他们为前景,抓拍下来两位老摄影家在工地创作的镜头。

  回机关后,恰逢摄影学会正在筹划出一本普及摄影艺术的《大众摄影》月刊。主编吴群调阅了一些摄影者在十三陵拍摄的作品,从中选出了薛、杨两位在工地的照片做封面。这在当年来看,可以说是开创了摄影家上摄影刊物封面的先河。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