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一声九十载,坦荡平生放歌行——悼王昆老师
发布时间:2014-11-26

   

  王昆 

   

  一九六三年,王昆作为第二批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陕西队队员,为社员演唱歌剧《白毛女》选段。新华社记者 李一方 摄 

  王昆老师走了,无言!九秩高龄而去,不谓早逝,但一天之间,和王昆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总在心头萦绕,她的音容笑貌宛如目前。

  初识王昆老师大约是20年前在一次音乐界的集会上,饭桌上,我谈起了我对她支持中国流行音乐的敬意。她听了笑着说,我可为这个挨了不少批呢!此后我们在1996年搞了中国流行音乐十年系列纪念活动,王昆老师也是获得中国流行音乐十年成就奖中的前辈之一。在颁奖典礼上,她不无遗憾地说,其实我们家老周也是支持流行音乐的,也受了点牵连呢,也该给个奖!我们只能笑答说周老依然在位,我们不敢高攀。

  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王昆老师的歌长大的。在我上小学之前,《北风吹》《扎红头绳》已经听得烂熟于心,上了小学之后,当小宣传队员,我们敲锣打鼓,唱的是《农友歌》,学的是《兄妹开荒》,奏的、跳的是《白毛女》。少年懵懂,虽然还不懂得历史,不理解生活,但王昆老师和她那一代人的歌声中,一代音乐人追求艺术境界的人品和充满理想主义的英雄气概已经潜移默化地浸润了我们的心田。岁月如流,如今我们已经长大,王昆老师也驾鹤西归。然而,当今天我们再次听到她的歌声的时候,我们仿佛仍追随着这歌声追溯于历史的长河……

  王昆老师的歌声不仅是她自己献身于革命和艺术的证明,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见证。

  十几年前乔羽先生在王昆师生音乐会上评价说:是时代造就了王昆,她又以自己的精神和实践为创立中国民族声乐学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以为是对王昆老师艺术生涯的精确概括。

  王昆老师的童年是在民族音乐文化和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共同熏陶中成长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我们不妨这么说,没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幼年王昆的熏陶,她日后在声乐艺术上的实践将缺乏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接触到新音乐文化,她或许会成为一个传统艺术家,却未必能成为新民族声乐的开拓者。

  众所周知,中国的新音乐文化是从学堂乐歌开始的,学堂乐歌时期到中国早期歌曲创作这个历史阶段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形成,包括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这些作用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将来自欧美的歌曲写作手法与富于中国文化色彩的歌词创作相结合。这一样式对日后原创歌曲的旋律写作和演唱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五四时代,很多文化大师都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非常重视并亲身参与,例如弘一法师、赵元任先生、刘半农先生等人,萧友梅、黄自、青主、黎锦晖等老一辈艺术家更是为建设中国新音乐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早期歌曲创作已经对中国民族新声乐演唱方法的形成做出了种种尝试。到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音乐文化中已经出现了传统民族民间唱法、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共存的局面。但是,只是当抗战爆发后,随着大量抗战歌曲作品的出现,新民族唱法才获得了一个大发展的契机。

  聂耳、冼星海、安波、张鲁、吕骥等一批音乐家的创作响应着时代的需要和呼唤,开辟了一条创作新路。题材上的重大主题、形式上进行曲和民谣体分节歌体裁特定的需要、演唱技术上的群众性和充分的张力等成为当时创作的主流。

  中国风格的进行曲和新民歌就是这创作活动中最突出的成就。在进行曲方面,中国五声音阶作为旋律的主要构架形成了中国进行曲创作中具有慷慨悲凉色彩的特有风格;在民歌方面,一条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基本在民歌素材基础上的加工和改编,另一条则是在广泛吸取民间民族音乐美学底蕴的基础上借鉴欧美歌曲创作手法的全新创作。这后一个方向就是中国新民歌的诞生和演唱方法上中国新民族声乐学派的滥觞。它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旋律创作上的民族韵味和曲式上对西方音乐的借鉴相结合,二、发声方法上以普通话为咬字行腔的基准,融合民间唱法和美声唱法,形成了以情带声、高亢嘹亮、富于民族韵味的演唱风格。

   

  二○一一年,由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王昆亲自担任总策划、艺术总监和声乐指导的新版歌剧《白毛女》公演。图为王昆在联排结束后上台向观众致意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和表演是这一创作方法和风格的集中体现,王昆老师也因此而达到了她艺术创作实践中的一个高峰。在《白毛女》的演唱中,激情的投入赋予了她的歌唱极大的震撼力,细腻的民间韵味使她的歌唱具有强烈的亲和感,而高亢激越的声音无疑在借鉴美声唱法长处的同时大大加强了歌曲的艺术张力。

  这样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自然深刻地表现了时代的精神,也当然地获得了广大听众,无论是城市青年还是乡村百姓的认同,也因此而在此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上世纪40年代到现在,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唱,这一艺术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歌曲创作和演唱中最主流的风格之一,并产生了大批的艺术精品。

  王昆老师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过程中由历史赋予了她开拓者的重任,她也用自己的天赋、热情特别是纯洁赤诚的责任感和艰苦的探索和努力去完成了这个重任。她以自己的实践完成了周总理对她的期望,在努力学习民间音乐和进修苏联音乐的同时,她完成了一个自己。

  这一个自己其实并不是王昆老师一个,而是一支艺术家的大军,是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新的民族声乐学派并且硕果累累。更为重要的是:这批艺术家和他们传达给大众的作品构成了几十年来中国新文化中的重要方面军,在重大的历史时期,这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给人们以激励,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并为后人的实践和探索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为人民大众服务,适应时代的要求,坚持民间韵味,表现中华美学精神,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借鉴中出新,是这宝贵经验的核心。这些经验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有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王昆老师离开了舞台,但古稀之年之后,王昆老师竟然继续学习、坚持练声,终于恢复了演唱生涯。她曾欢乐地像个孩子一样跟我讲过这一段故事,并且悄悄地说:“我告诉过几个人,老了不怕,有好的方法照样能唱,可惜他们不肯练哪!”

  2005年,我随王昆老师等去澳大利亚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王昆老师在演唱中错了一句词。其实听众大多也没听出来,唱完之后王昆老师说:“我老了,记性差了,刚才错了一句词,对不起大家,我给大家再演唱一遍。”当时悉尼歌剧院音乐厅内的观众为此发出的满怀敬意的欢呼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

  作为一个声乐艺术家,王昆老师的艺术成就早已名扬天下,但作为一个老师,一个以博大的胸怀关切年轻的一代,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鞠躬尽瘁设计未来的前辈,或许她的贡献还要经过一些年才能被人更深地感受。

  王昆老师任东方歌舞团领导时期的业绩众所周知,她的门生弟子也早就获得了成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王昆老师的胸怀和远见。

  说胸怀,是王昆老师能够投入极大的热情去培养年轻的一代,她从不担心年轻一代的成功会掩盖自己的光辉。作为一个晚辈,我听说过太多年轻的词曲作家、歌手、制作人对王昆老师爱才之心的赞许和感激。她的关心并不只在我们熟悉的这些学生身上,对很多年轻人她都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如果没有真正宽广的胸怀和对生命的热爱,是难以这样做的。

  说远见,是王昆老师从不要求学生具体地走她的道路,我想这是因为除了王昆老师没有歌必学我的私心外,她更多地考虑的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未来。前边说过,王昆老师所参与开拓的新民族声乐学派在数十年间一直占据着主流位置,假如她坚持个人的艺术选择而致力于个人艺术风格的传承他人也无可非议。但她没有这么做,我以为她认识到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不应当只有一条路,她也预见到了未来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将会是百花齐放,她更考虑到了以她的地位和影响,采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态度将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建设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到了晚年,她仍然在不同的场合坚持她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独特见解,特别是中国韵味和民间气息的演唱原则的强调。

  还必须提到的是: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王昆老师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流行音乐刚刚起步、良莠难分、泥沙俱下的时候,她坚持了鼓励探索、因势利导、热心匡正的态度,培养支持保护了很多词曲作者和歌手。在她全力支持下,作为流行音乐发展史上重要标志的中国第一届百名歌星演唱会《让世界充满爱》得以顺利出台。很多词曲作者和歌手都对我说过,假如没有王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肯定要迟缓很多年,如果王昆没有批准崔健的《一无所有》参加《让世界充满爱》演唱会,中国的摇滚乐还不知要在地下摸索多少年。

  雨果说过: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宽广的是人的胸怀。王昆老师的胸怀是宽广的,但她不是为个人的宽广,而是为这民族和国家的,为了年轻的后人的。她也理所当然地不但受到同代人的欢呼,也得到了年轻一代的敬仰和尊重。

  歌犹在耳,斯人已逝。在缅怀王昆老师作为伟大歌者一生的时候,除了向王昆老师寄予深切的哀思和追往,我更希望王昆老师的艺术理想和实践能够得到从学术界到社会的探讨和思考。中国正在经历伟大的变革,中华民族正处在历史上又一个关键性的时刻,中国的音乐文化建设也面临重大的转折契机。但是,无论怎样,中华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传统应当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音乐人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努力探索并勇于创新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中国人的声音理当汇入全世界音乐的浩瀚篇章,每一个热爱生活、有志于音乐事业的青年也应当努力拥有王昆老师那般赤诚和坦荡的人生。

  王者正气成大吕,昆山之玉和黄钟。

  霹雳一声九十载,坦荡平生放歌行。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