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蓝忆延安:文艺凝聚抗战决心
发布时间:2015-09-09

  8日上午,在于蓝家狭小的客厅,这位94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与记者讲起了她抗战时期的经历。

  1931年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年仅10岁的于蓝被迫跟随家人逃往关内:“火车顶上都是人,脚踏板上也是人,我们只能在人家脚底下窝着,特别狼狈。”年幼的于蓝第一次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

  最终,一家人安置在北平,于蓝也顺利上了高中。

  但好景不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念完书,给日本人做事?不行。嫁人在家里当太太?不乐意。”于蓝萌生了去抗日根据地的念头。在同学的帮助下,她启程前往平西抗日根据地所在的斋堂。

  “路上日本宪兵队看见我们坐着这个三轮车,就检查,我这旗袍的袖子里缝了跟党联系的介绍信。”虽然介绍信没被搜出来,但仍被怀疑抓到了宪兵队,于蓝挨了不少鞭子:“我那时就准备死了,没想着能出去。”幸运的是,在朋友的帮助下,于蓝和同学被营救出来。随后,她再次踏上去往抗日根据地的征程。

  1938年10月24日,于蓝终于走到了延安。她换上军装,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于蓝的记忆中,延安的文艺生活很活跃。每天早操以后,吃饭以前要唱歌。“在这种生活环境中,真正感觉到革命队伍里的歌声,震动了整个延安的山谷。”于蓝回忆起当年唱《延安颂》的情景:“我们在延安的人都唱过。我刚去延安就学会了这首歌,在集体大合唱的时候唱过很多次。”

  于蓝在抗大、女大学习,喜好文艺的她还在业余时间参加了各种演出。“由于我是北京去的,普通话说得好,就演出而言比别人好像更容易些。”此后,于蓝成为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的演员。

  延安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很艰苦,演话剧《日出》的戏服甚至是用纱窗做成的。吃饭就是吃平时自己种的白菜。千难万苦,没有动摇于蓝的演出热情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于蓝参加演出的《佃户》《把眼光放远一点》等剧,很受大家欢迎。“这些戏不仅在延安演,还去各地演,宣传抗战,凝聚抗日决心。”她说。

  正是有了延安时期的种种历练,于蓝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烈火中永生》中,成功塑造了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共产党员江姐。《翠岗红旗》《龙须沟》《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于蓝的演绎,使这些新中国电影画廊中的经典,深深烙在一代又一代观众心中。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