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印象:果而勿矜 蔽而新成
发布时间:2014-05-12

果而勿矜 蔽而新成

——濮存昕印象记

  为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由北京人艺出品、濮存昕领衔主演的莎士比亚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大将军寇流兰》5月7日至10日首度亮相国家大剧院舞台。在濮存昕的艺术生涯中,创造了太多温文儒雅,弥漫着丝丝诗意的角色,而“大将军寇流兰”则绝对称得上一次彻头彻尾的“颠覆”。从一开始认为“这不是我的角色”到最终从心底里“建立起对角色的认同感”,濮存昕说,“接到这个角色之后,为了寻觅灵感,我看了一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特洛伊》,皮特演绎的阿喀琉斯给予了我不少力量,那种充满着肌肉与阳刚之气,勃勃向上的、永远要去挑战、去超越自己的力量。” 

  每演一个角色,濮存昕都以这般严谨的态度对人物进行深入解读,本文作者李斧提笔写下“濮存昕印象”以表达对这位多年亲人、友人之敬意。 ——编 者 

濮存昕主演的莎士比亚戏剧《大将军寇流兰》剧照 高 尚 摄

  结识濮存昕,是一段有趣的故事。我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国求学,因为学习与工作繁忙,直到90年代末,都很少回国,对国内情况了解不多。这期间,国内的一大变化是伴随彩色电视与VCD播放机的普及,电视剧有了极大的发展。1999年我应邀回国参加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观礼,就对反映20年巨变的电视剧《一年又一年》,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这是我看电视剧之始。2000年回国,又注意到了《来来往往》等一批电视剧。当时对《来来往往》中的演员也只是道闻路见,并不详知,后来才知道男主角便是濮存昕。

  大约是2000年下半年,时逾七旬的老父亲已经开始用电脑写日记,并且每天把日记发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家姊和我。连续几天,父亲的日记里记有苏民、濮存昕父子到成都朗诵诗歌,顺访父亲以及了解四川濮氏宗系。父亲虽然知道一些濮氏亲属,但是对濮李两家渊源不如熟知家系的我了解得多,所以也向我了解。家姊与我都跟父亲开玩笑,说是七旬老人开始追星。又过了几天,父亲的日记说濮存昕的女儿在美国波特兰(我所在的城市)念书,我还以为是父亲在同我开玩笑。后来父亲越说越真,说是他的女儿在念国际关系,具体哪个学校他说不清楚,连名字他也记不准。我打电话给当地几所大学,都没有问到姓濮(或者随母姓宛)的女生。最后父亲又说了几个英文字母,我才意识到是在念高中,请他进一步打听电话。在父亲把电话号码给我前,我就带着也在念高中的我的大女儿,到附近一所中学找到了濮存昕的女儿濮方。濮方懂事大方,很快就和我的大女儿成为朋友。

  2000年初,虽然互联网发展得很快,但是电视剧的视频节目还无法在海外传输。所以对于濮存昕,我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一天在“小耳朵”卫星节目里看新闻,突然发现一则广告中有濮存昕的名字,直到这一广告再一次播出时,我才看清楚濮存昕。日后和他开玩笑时,我说看到他的第一个节目是广告。其实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注意到他的广告多为公益广告。他为艾滋病防治和其它公益事业的不懈努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此后一段时间我虽然也常飞往北京,但是觉得濮存昕是大牌明星,不太愿意打搅。直到2002年有一次老同学相聚,好几个人想看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蔡文姬》,但是苦于买不到票,我才在众人怂恿下,给濮存昕打通了电话。濮存昕非常热情,马上作了安排。按照他的安排,我们先在首都剧场门口拿到戏票,然后又到后场去拜访他。这时他已经化好剧妆,我们没敢多说话,只是简单地聊了几句,一行的同学分别与他合影留念,然后匆匆告辞。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友善谦和。来到剧场观众席,我们很快就开始欣赏演出。《蔡文姬》是郭沬若早期的力作、人艺的保留剧目,剧本后收入四川出版的《郭沫若选集》里。人艺的演出水平很高,濮存昕的角色也引人入胜。整个一出戏都是十分精美的艺术享受。

  2003年濮方高中毕业,美国学校很重视学生家长参加毕业典礼。濮存昕偕夫人宛平来波特兰参加毕业典礼。他俩提前几天到达,先住在我家中。我由于工作原因向来晚睡晚起,此时因来客而一反常态地早起。下楼到间客厅里,却看见濮存昕正在读书,原来他起得更早,正在阅读老子的《道德经》。表演艺术家的功底,不仅仅在于天赋,更在于不停顿的学习。他的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想到他朗诵古诗词受到广泛欢迎,他的古文功底也是平日辛勤积累下来的。波特兰当地很多朋友听说濮存昕来了,都提出要来见见他,我觉得有点为难。不料濮存昕却说:“好啊,不妨大家见见面。”此时正值国内“非典”末期,我们就利用他和大家在我家中见面的机会,为“非典”抗病募捐。这次见面,不少人委婉地提出想看他表演。他马上开始表演,虽然没有舞台,也不化妆,他的表演照样一丝不苟,照样精彩夺目,进入忘我与无人的境界,受到众人的好评。事后很多人对我说,濮存昕给人留下两点印象,一是表演精湛,二是谦逊和气。这和他向来的为人是一致的。其间有人托他回北京后办一件小事,他也认真办理并有回音。至于当时募得的捐款,虽然数额不大,他却亲自跑红十字会,并把捐款收据及时寄回,认真负责到底。

  濮存昕精湛的演出,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此后我看过多部他主演的话剧,既有现代剧《南街北院》,也有外国剧《工程师之死》(易卜生)。历史剧有《蔡文姬》和《刺客》,人艺经典剧有《万家灯火》和《窝头会馆》。我最喜欢的还是《茶馆》《雷雨》和《家》这三部,老舍、曹禺、巴金的名著被演得活灵活现,非常深刻,看完之后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也为自己错过了《李白》的演出而后悔不已。虽然濮存昕经常要我不必自己买票,但我给自己定的原则是能买到戏票就一定自己买,这才是执著的观众、真正的粉丝。当然买不到的时候,我只能求他了,绝不错过演出。当我求票时,他则是有求必应,没有一次让我失望。有时候我也能隐隐感觉到“僧多粥少”,表示可以等到以后有机会再看时,濮存昕和他的夫人宛平总是优先满足了我。让我既感动,又内疚。

  特别是2011年6月人艺排演《家》,这部名剧原本计划在2003年巴金百岁时由北京和上海两地人艺联合演出,由于“非典”未能成事(他当时才得以有机会来美国参加女儿毕业典礼)。所以推迟演出了八年的《家》是大家久违和众所期待的,买票几乎不可能,尤其是首场演出。有很多人向存昕要票,他优先照顾了我。那天,北京突降暴雨,连地铁十号线都因为漏水而临时停运,来接我的一位年轻同事曹宇也和我一起被堵在路上,心情十分焦急。心情一样急切还有在剧场门口持票等待我的宛平。终于天随人意,在开演前最后一分钟我们赶到了演出厅。匆匆从宛平手上接过票,没有来得及多说话,我们就赶快来到座位上。整个演出我都在兴奋和激动中,深深感到巴金原作的伟大、曹禺改编的杰出,而这些伟大和杰出处都是通过存昕和他的人艺同事们精湛的演出表现出来的。联想到此前几个月在排练中存昕为了尊重历史原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准备,并专门托人找巴金老家的历史照片,我也在千里之外把我所收藏的照片用电子邮件发过去。听说排练演出期间,他把巴金三兄弟的照片贴在后台,他时常都可以看见。我父亲在2004年应邀在上海做过一次演讲,较详细地讲述了巴金三兄弟的深厚感情。我父亲把演讲的文字稿寄给存昕看,存昕看后给我父亲打电话说,他“读了《演讲》稿,流了五六次泪”。他还把《演讲》稿推荐给导演看。存昕说,《演讲》最使他感动的是三兄弟的亲情。由此可见,存昕演《家》中的觉新有多深的理解和感情。我看到了辛勤汗水培育的硕果。演出后我发短信祝贺,次日清晨存昕也来电话征求意见,表现出虚怀若谷。

  再说说李家与濮家的亲戚关系。自从苏民先生与存昕一同到四川寻访亲属,历来热衷于研究家族史的我就注意到李濮两家三重亲:我的继高祖母叫濮贤嫏,与苏民先生的祖父是堂兄妹;我曾祖父的三弟娶的是濮贤嫏的侄女濮书华(旧时讲究“亲上加亲”);我曾祖父的大妹则是嫁到濮家,她的女儿就是巴金所说 “也有过一个像(《家》中)梅那样的表姐”。关系错综复杂,排下来存昕显然比我高一辈。但是他与家姊在北京不同的中学上同一个年级,并同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山下乡”;他的大姨妹是我的中学同年级同学,我和她共同的同学们都开玩笑要我称呼她婶子。存昕很谦虚,他见到我父亲即主动执晚辈礼。当我父亲称他为表弟时,他却亲切地称呼我父亲为“叔兄”。每次到成都必定主动与“叔兄”联系。我似乎没有这么周到,存昕带我见到苏民先生时,我就声明沿用武侠小说中的称谓,我应该称存昕为濮前辈、称苏民先生为濮老前辈。但是生活中我还是像过去一样称呼存昕和苏老。这也算是一段趣谈。

  辈分关系复杂不妨碍交往。两家几代人都是忘年之交。存昕与我父亲常有联系,濮方与我的大女儿也曾一起做作业,苏老与我则同为家谱爱好者。我曾花大力气淘得苏老祖母诗集,并将线装复制本献呈苏老。当苏老拿到这本书仔细读时,我看得出他的兴奋,令我“沾沾自喜”。这段佳话写入了我的另外一篇文章。

  2012年3月,我应邀列席全国政协会议,作为政协文艺界委员的存昕也同住在国际饭店。这期间接触频繁,常常有机会聊天唠家常。与我一起的列席代表当时都忙于去文艺界追星,所以都为大明星来找我感到惊讶。我说这是大明星礼贤下士。他的确丝毫没有架子,与我的朋友们一一合影,亲切交谈。他还请濮方安排我们一起去看电影,遗憾的是当时会议安排较多,我身不由己,未能赴约。

  不仅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钦佩他,许多名流前辈也喜爱他。老艺术家黄宗江先生对我谈到濮存昕时眉飞色舞,非常赞赏;老文学家杨苡先生则要我陪她去人艺看存昕的演出,看完演出后还到后台拜访了存昕。记得当时杨苡先生是因为“非典”逗留北京,看的也是反映抗“非典”的剧目《南街北巷》。

  拉拉杂杂写了很多,我对存昕的突出印象有几条:一是待人和蔼可亲,二是热衷公益事业,三是演艺事业中的执著。这不仅表现在舞台上的一丝不苟,也表现在舞台下的孜孜不倦。他用舞台上的演出和舞台下的人生勾画出了一位艺术家的情怀。

  因为当年看到他晨读《道德经》,我也翻出了尘封已久的这本藏书。读到老子几千年前那些精辟的警句,我深有感触:“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些都是说功成而谦虚,就能推陈出新。我觉得存昕领会了《道德经》的精髓,这也是对存昕非常准确地写照。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