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演员为什么浪费了才华
发布时间:2015-01-28

针对当下戏曲界很多青年演员演什么不像什么的问题,一批老一辈戏曲名家指出,原因就在于学得不够、表演不走心和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

青年演员为什么浪费了才华

  “现在很多旦角演员,演的是古代女子,舞台上却俨然一副现代女性气质和做派,看上去很不舒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针对当下戏曲界很多演员演什么不像什么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学得不够、表演不走心和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这似乎已经成为当下戏曲界的一个顽症,而且在青年演员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老一辈戏曲名家的关注。

  谭元寿是在近日举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收徒仪式上说这番话的。这也引起了当天活动的主角杜近芳的共鸣。对于很多年轻演员手势没有手语,脚步分不出人物的年龄和性格,脖子和腰上没戏,反映不出人物的气质、心情和所处的环境,眼神没有吸引力等等问题,她感慨:“年轻演员演好戏,有很多优越的先天条件,可他们常常不去运用,白白地浪费了。”

  杜近芳表示,演戏讲究精、神、气,在舞台上说一个“好”字,先得有神气,让你的神态告诉观众这是“好”,再加上动作和眼神的配合,才能产生“好”的剧场效果,也就是形神兼备、活灵活现。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即在于演员戏曲基本功的扎实。这种扎实在杜近芳看来是一种不大不小的“心里劲”,需要掌握分寸,一切动作都要得当适中,而且还得注意与周围情景以及同台演员的互动交流。“我每次接受创造角色的任务时,为了琢磨人物、掌握表现人物的分寸,常常面壁默坐,一个人对着墙闭起眼睛,脑袋里过电影,设计、选择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节奏。”杜近芳举例说,她演《凤还巢》中程雪娥的“三看”,就首先抓住程雪娥舞台行动的依据,也就是找准人物心理活动的焦点,才能把“每一看”都表演准确,且彼此不同。“而流于形式、不走心的表演,就会个性风格消弭,演什么不像什么。”

  “学得不够,只会得其形而乏其神。戏曲行当何其之多,每个行当之间又都有各自独到的特色和表演风格,年轻演员向前辈老师学习,不仅要学习他们的高超技艺,更要学得他们的神韵气质。”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说,演员在舞台上不要出现可有可无的动作和眼神,每一个动作、眼神都要有根据、有目的。学戏的开蒙老师非常重要,开始学偏了、学歪了,改过来很难。再者就是注意积累生活、体验生活。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学戏时,腰肢摆动得不好看,老师就叫他到上海淮海路去看那些蹬高跟鞋、穿旗袍的女士怎样走路,看她们走路时腰肢摆动的韵律,从生活中学到表演的本领。“演员不但要学会老师所教的,更重要的是自己进行思考,不要照搬,这才是有出息的演员。”蔡正仁说。

  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告诉记者,演员应具备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修养的源泉即在生活。比如蔡正仁专演小生,他在台上的表演就是追求各种不同的女性,和不同的对象讲不同的话,又不能把话讲得太露骨,常常是话里套着话,圈里再转圈,让观众去寻思、去感觉,领悟其中的味道,这就需要演员在演戏之外认真地观察和体验生活。演员演好戏,除了熟识生活之外,还要根据剧本提供的时间、地点等去寻找表演的感觉,这就需要多读书,获得历史、地理、政治、军事以及民俗、方言等各方面的知识,尽量多吸收各种知识,积累成为自己创作的源泉。“多看戏,喜欢和不喜欢的都看,这也是一种积累。”刘长瑜说,演员日常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去观察生活,不仅要感知花花草草的四季变化,更要深知人之七情六欲,人的所思所想。

  学得不够、表演不太走心和缺乏生活积淀,归为一点就是演员缺乏深厚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不一样,理解、表现人物就会深浅不同。“我发现有些演员不去深入理解扮演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对剧目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不求甚解,同这些演员同台演戏很尴尬,因为无法进行角色之间的交流。每逢遇上这种不是棋逢对手的情况,就会产生演独角戏的感觉。”杜近芳说,演戏也像下象棋一样,能把对手逼得走投无路、自己尽情发挥,说明你的本领高超,这样的对手戏才能把真正的戏演出来。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