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台下的重任一肩挑——记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
发布时间:2013-03-27

刘兰芳为观众说评书 本报记者 董大汗 摄 

  作为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她的评书说演,声音洪亮,神完气足,干练中透着豪迈,很适合说演英雄人物与征战故事。又因为她早年习唱大鼓书,嗓音受到过良好训练,对音乐的感悟也被自然地带到了评书说演之中。因而其评书说演在听觉上,更有一种铿锵起伏的声韵美感,特色鲜明。

  1979年开始,先后在多家电台播出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轰动全国,影响海外。《岳飞传》播出后,还出版发行了图书100多万册。此后她播讲的《杨家将》《红楼梦》等30多部评书也相继播出,均赢得人们的喜爱。

  《岳飞传》的巨大成功是因为顺应了当时大的社会背景,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借古喻今,给人的共鸣感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然而,知情的人都知道,除去这些客观因素,若没有刘兰芳厚实的评书根底和辛勤的付出,这一奇迹也不会发生。为编说《岳飞传》,刘兰芳与丈夫王印权白天演出,夜里把孩子哄睡之后才伏案写作。10平方米的小平房,过道上放一张饭桌,摆两个木凳,夫妻相对而坐,一边翻阅资料,一边研究记忆中师傅传下的故事梗概“书梁子”。二人侃出一回书的路子后,王印权去睡觉,刘兰芳将“书梁子”理顺,编写好书稿,已近午夜,再叫醒王印权,由他润色加工,自己上床睡觉。清晨5时,刘兰芳被叫醒,阅稿背书,背诗词曲赋,练“喷口”,做动作组合,风雨无阻。如此7个月的“流水作业”,《岳飞传》终于写出来、录出来了,共计117回,60余万字。

  在中国曲协主持工作期间,刘兰芳推动曲艺事业开创了新局面。8年间中国曲协共举办了两届全国曲艺节、5次相声小品大赛、两次鼓曲大赛,2000年还承办了“国际曲艺节”。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各曲艺艺术的交流发展,繁荣了曲艺演出市场。从2004年起,刘兰芳还积极参与中国文联、中国曲协“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不计报酬,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热情主动。

  刘兰芳强调曲艺人才要耐得住坐冷板凳,“台上一分钟”得“台下十年功”,才能不摆花架子,对得起听众、观众。“当今中国,经济腾飞,国企脱困,私企繁荣,社会发展才会有歌舞升平,百姓物质有了、腰包鼓了,就会寻求精神文化享受,文化发展到了好时期。”刘兰芳说,文艺工作者应该深入基层,创作出向上、爱国的好作品,评书就是要用“民族魂”温暖大众的心,如此,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