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抗战舞剧《天边的鼓声》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6日  来源:

  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与舞的结合,将会在舞台上迸发出怎样的能量?

  9月1日,由省歌舞剧院创排的抗战舞剧《天边的鼓声》将在石家庄人民会堂首演。这是我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推出的又一精品力作,也是我省继1995年创排大型民族舞剧《轩辕黄帝》后推出的又一部原创舞剧。日前,笔者来到排练现场,观看了演员排练,并采访了该剧的主创人员。

  

 

  “河北的舞台上,已经20年没有上演自己的舞剧了”

  “舞剧是舞蹈艺术、音乐艺术与戏剧艺术的融合,是一种更高水平的舞台艺术形式。”该剧导演王家朋曾于1995年执导了大型民族舞剧《轩辕黄帝》,对于《天边的鼓声》的创排,他觉得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河北的舞台上,已经20年没有上演自己的舞剧了。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用舞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献上我们的礼物,非常有意义。”

  据他介绍,抗战舞剧《天边的鼓声》讲述了太行山麓一个世代制鼓、击鼓的小山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传奇故事。“该剧舍弃了一般抗战题材作品恢宏史诗般的大剧情、大格局,而是以一个鼓艺世家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为主线,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侮辱和欺凌,讴歌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的反抗精神。”王家朋说,《天边的鼓声》以小见大、用故事传递情感,对燕赵儿女的勤劳、勇敢、坚强进行了艺术化的舞台展示。

  “与其他剧种相比,舞剧的剧本创作是最难的。别的剧种,写好剧本就可以排练了,但舞剧不同,需要把文学剧本变成舞台剧本,对各个角色进行细化,每一场戏的风格、情感都要交代清楚。”该剧编剧王勇说,《天边的鼓声》从去年8月开始策划,今年4月完成剧本创作,中间多次推翻重写。

  “打造舞剧精品,需要在坚持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音乐是舞剧的灵魂。“舞剧的音乐创作很难,因为它是连续不间断的,整场90分钟的演出,需要一气呵成,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妨碍前后剧情的衔接,影响整个舞剧的主题表现。”该剧音乐总监、国家一级作曲家刘军科表示,创作出既有燕赵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音乐是一台舞剧成功的关键。

  “剧中的音乐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演员们表示,音乐的震撼力把大家的情绪一下子激发了出来,尽管是在排练,但他们都会用尽全力舞蹈。“音乐太震撼了,既悲壮,又温暖,让人一听就想流泪。”一位观看过该剧排练的观众这样说。

  “打造舞剧精品,需要在坚持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该剧执行导演杜燕峰介绍,为了更好地体现地域特色,在表现形式上,《天边的鼓声》融入了我省最具代表性的舞种——落子、拉花、地秧歌。剧中同时融入了河北民间舞蹈的动作、手势,希望通过多种舞蹈语言的融会贯通,塑造出生动鲜活、充满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鼓是剧中的一大亮点。杜燕峰表示,河北的鼓文化源远流长,该剧以鼓为主要元素,集中了常山战鼓、花盆鼓等各种类型,浓墨重彩地展示了民间艺人的制鼓过程和击鼓场面。为了准确展示制鼓工艺,他们查阅资料、拜访艺人,做了不少功课。

  “那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鼓声,定会在人们的灵魂深处,一遍遍敲响”

  一台好的舞剧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演出队伍。

  “为了演好该剧,演员们加班加点进行排练。第一周排练下来,大家的腿都肿了,粗了一圈。因为跪摔的戏份太多,演员们的膝盖一直都是青的。高强度的托举动作使一些男演员的肩膀、脖子都磨破了。”杜燕峰告诉笔者,尽管如此,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排练中,大家每分每秒都不懈怠。据介绍,该剧共有50多位演员参演,除师傅、大丫、冬娃三位主演的扮演者为特邀演员外,其他演员均来自省歌舞剧院。

  该剧男主角、来自东方演艺集团的演员刘志晖脚上有伤,每次排练,伤口都会裂开,但他仍不顾伤痛,坚持排练。“剧中年轻演员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着我,尽管是配角,尽管每个动作都要练上百遍,但大家还是那么认真。”刘志晖说,排练场上,50多位演员相互激励、相互督促,大家累并快乐着。

  “作为一名军人,能够参演这样一部抗战舞剧,我感到十分自豪。”该剧女主角、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演员郭爽对《天边的鼓声》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这是一部充满了正能量的作品,它将唤起更多人的爱国热情,让人们不忘民族苦难,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我相信,当终场的红绸铺满舞台,如同一抹血色的悲壮,定能直击观众内心,引发无限共鸣。那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鼓声,定会在人们的灵魂深处,一遍遍敲响。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王家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