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是我国古老的手工艺术,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据《尚书》记载,4000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了“衣画而裳绣” ,周代时又有了“绣缋共职”的记载。人类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装饰织物。至明清时期,民间刺绣更是蓬勃发展,先后产生了以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为代表的“四大名绣” ,而苏绣则首屈一指,备受世人的喜爱和赞赏。
  清末年间,刺绣大师沈寿开创的仿真绣,为中国刺绣开创了一代新风,建国以来,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文霞为代表的新中国刺绣艺术家,努力传承和发展着刺绣艺术,开创了中国刺绣艺术和产业繁荣的局面。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户户有棚架,家家会刺绣” ,这是苏州特有的景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则是吴中十万绣娘中的杰出一员。三十多年前,吴中镇湖的一个农家,八岁的农村女孩姚建萍,从母亲手里接过那根细小的绣针,开始了她的刺绣人生。她六七岁时便能依照母亲和嫂子的手艺绣出娇滴滴的花朵。青春时期开始了走街串巷叩门求师。一个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普通绣娘,凭借飞针走线,坚持走苏绣艺术化的道路,把传统苏绣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姚建萍在继承苏绣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在针法、题材、创意、构图等方面突破,不但重视刺绣技艺的创新和提高,更重视本身艺术修养的提高,深刻理解刺绣对象的艺术内涵,在色彩、光影、透视等方面都能精确地把握、规划,在技法、题材、创意等方面求得突破。经十多年的努力,姚建萍创作出了一批艺术价值极高的国宝级作品,获得了韵光绣(压光绣)刺绣针法国家发明专利,4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奠定了她中国刺绣行业领军旗手的地位。
姚建萍认为,要让苏绣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活力,就必须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要提升刺绣学员的创作、设计能力,从“匠”到“师”,培养出“会绣懂画,懂绣会画”的中国刺绣新一代复合型人材。1998年姚建萍创建苏州镇湖刺绣研究所,2002年创办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201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艺术理论与工艺美术创作高级研修班姚建萍中国刺绣教学实践基地在苏州镇湖揭牌。
作为当代苏绣传承的代表人物,姚建萍一直背负时代责任感默默前行与探索。
  布袋戏又名“掌中戏”、“掌中木偶”,是福建闽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偶戏剧种,艺人以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表演。它历史悠久,据载布袋戏“源于晋,兴与宋,盛与明”,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流传到东南亚各国和我国台湾省。布袋戏充满想象力,通过手指,可以赋予木偶以骨骼、皮肤和表情,可以玩杂技、耍盘子,甚至可以表现相互打斗、骑马射箭等高难度的动作。
  庄晏红出生在木偶表演世家,父亲是著名的木偶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袋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庄陈华。她10岁起进入福建省艺术学校木偶班学习,14岁时就跟着剧团开始走南闯北的演出,是木偶戏的生、旦、净、末、丑表演全才,戏路很宽,曾创造性的在一个戏里饰演了十一个不同的角色。她的表演技术扎实全面,表演风格不但极具传统神韵,更有很强的现代感。担任漳州市木偶剧团副团长期间,剧团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集体、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全国调演“优秀剧目奖”。
  母亲晏曼英是剧团唯一的专业木偶服装制作师,其制作的木偶服装为剧团的演出和影视作品采用,更深受台湾木偶界的好评。庄晏红不但在木偶表演上颇有造诣,在木偶制做上更是继承了父母的手艺,从服装、刺绣、设计到制作、装置样样精通,在刺绣工艺技艺上的表现更是突出。她10岁开始学习刺绣,帮助父母制作木偶服装、头盔,在继承漳州刺绣的传统技艺手法的基础上,从清朝的古木偶服装中发现了几种已经在“漳绣”失传的刺绣手法,庄晏红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终于恢复了“龙三角回鳞”“龙圆回鳞”绣法,并传授给绣女得以在漳州流传,成为现在漳绣的主要手法之一。庄晏红作品布袋木偶曾获“山花奖”工艺美术奖。
  2009年,“厦门市弘晏庄木偶皮影戏传习中心”成立,积极开展布袋戏的传承工作。庄晏红认为,任何传统的艺术,也应是时代的艺术,所以才能代代长传,创新是必然的,要将新的观念融入古老的艺术中。传习中心把“闽南文化布袋戏进学校”作为重要的公益活动,2010年深入何厝小学开展木偶皮影戏的培训和讲课,组织何厝小学木偶皮影演出团,多次参加艺术名家进校园、广场文艺演出,社区文艺演出等公益活动。“只要有机会演出,不管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演下去。”庄晏红说。“演木偶,人越老,功夫越好,越能得到人家的承认。”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它是口头传承的“活态”史诗。千百年来,通过一代代史诗歌手的传唱,史诗《玛纳斯》流传至今。能够完整演唱整部史诗的歌手,称为《玛纳斯》演唱大师。进入20世纪,我国柯尔克孜广大地区,只发现了四位《玛纳斯》演唱大师,其中三位于20年60年代以前陆续离世。《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甫·玛玛依是跨越两个世纪代的伟大歌手,是世界上唯一能完整演唱八部《玛纳斯》(23万行)演唱大师。
  居素普·玛玛依具有超凡的记忆力,高超的口头演述史诗的技巧,他演唱的《玛纳斯》记录文本出版后,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民间文艺学泰斗钟敬文先生对居素普·玛玛依有高度的评价,说他是“当代的荷马”,是中国的“国宝”。
居素甫·玛玛依1918年4月18日出生于新疆西南边疆阿合奇县的哈拉布拉克乡米尔凯奇村阿特加依洛牧场。该牧场位于距县城很遥远的深山之中,交通不便,这里较少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与影响,因此,柯尔克孜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
阿合奇县的《玛纳斯》演唱有悠久的传统,演唱活动一直十分活跃。逢喜庆节日民众聚会之时,到处都可以听到演唱《玛纳斯》的歌声。 经常举行《玛纳斯》演唱比赛,从傍晚唱到日出,一连可以唱五、六个通宵。悠久的《玛纳斯》演唱传统和活跃的《玛纳斯》演唱语境,培养、造就了一批批《玛纳斯》演唱艺人。
  居素甫·玛玛依从八岁开始就在其兄巴勒拜的指教下开始学唱《玛纳斯》。到了十六岁,居素普·玛玛依仅用了八年时间便把他哥哥巴勒拜记录、整理的20多万行的八部《玛纳斯》全部背诵下来。由于《玛纳斯》是神圣的,四十岁以后才能演唱,居素普·玛玛依一直没有在公开的场合上演唱过,直到43岁才被《玛纳斯》普查发现。
  他每时每刻都不忘与玛纳斯奇们切磋演唱史诗的技巧,交流演唱的经验,并虚心听取广大听众和其他玛纳斯奇的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演唱方法,使自己演唱的《玛纳斯》更加精彩、符合生活的逻辑。八部《玛纳斯》唱本,经过他的润色、加工和即兴创作,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鲜明特色的居素普·玛玛依的《玛纳斯》。
  由于居素甫·玛玛依在保存《玛纳斯》方面做出了卓著的成就,2000年,他荣获中国文联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山花成就奖”;2012年,中国文联又向他颁发了“山花终生成就奖”奖章。居素普.玛玛依是柯尔克孜民族的精神力量,具有凝聚民众的人格魅力。柯尔克孜民众为他90华诞的祝寿活动,更是发自内心的爱戴与崇拜的深情。
  2014年6月1日,居素甫·玛玛依老人不幸仙逝,享年97岁。他是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大师,为传承、弘扬与保存《玛纳斯》史诗立下了伟大功勋。
  中国的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水上民歌便是其中一种。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异龙湖,是石屏人民的母亲湖。在石屏县北部的哨冲、龙武、龙朋三个乡镇,居住着全世界仅有的3万多花腰彝人。花腰是云南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因妇女们的服饰色彩艳丽,精美大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花腰彝族”。
  在四弦琴引头下,花腰歌舞曲调流畅欢快,歌词丰富,歌以合节,腹前击掌。花腰歌舞曲调分为72调,多为情歌和叙事长诗,保持了汉代以来的原始的踏歌遗风,音乐曲调优美动听,旋律节奏感强,有演唱、对唱等形式。
  每当夜幕降临,姑娘、小伙子们便围着篝火跳起了“杂弦调”,这种调分慢调和快调,节奏轻松,活泼有规律,边歌边舞。在中国首届水上民歌大赛上,云南石屏县花腰彝民歌表演队带来的花腰彝《异龙湖恋歌》获金奖。
  朝鲜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被称为“歌舞的民族”,舞蹈具有风韵典雅、含蓄等特色。朝鲜族舞蹈动作多为即兴性的,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
  长鼓舞是朝鲜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在敦煌的北魏(公元386~534年)壁画中,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
  长鼓舞也叫做“杖鼓舞”,源于传统的农乐舞中的个人表演。长鼓舞用的鼓是两面,但是两面的音高不同。在舞蹈中,两只手同时击打鼓的两面。一只手用一尺长的鞭敲打着高音鼓面,另只手拍打低音鼓面,由于鼓的音高不同,节奏也不同,变化多端的鼓点和着优美的舞姿,使人格外的兴奋和愉悦。
  长鼓舞的特点,常常是由慢板起拍逐渐加快,几经跌宕,最后结束在飞快的旋转里,嘎然停止,使人热血沸腾、非常激动人心。
土楼,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和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而言之,就是以生土板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已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建筑有3000余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县、福建省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其中又以客家土楼为代表。客家土楼不但满足了客家人抵御野兽、强盗的需要,还体现了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阴阳调和,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客家人世代相传,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也成为闽南古文化流传至今的重要条件。
方土楼和圆土楼是永定客家土楼中最出名的两种,圆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群,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等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俗称“四菜一汤”,气势磅礴。
  古村落的保护不能只把房屋建筑保护下来,还要留住在里面的人。古村落保护的核心是人,是围绕着人背后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让今天的人们回到古村落继续他们的日常生活,重新延续文化主体的文化传统。
  坚持在土楼里生活至今的客家人,活生生地把闽南文化给保留下来;客家人也和土楼一起,成为“活着”的古村落,焕发出绚烂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