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代表:送戏下乡还缺辆“换装车”
2014年03月09日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作为戏剧梅花奖、文华奖得主,曾经的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的全国人大代表杨俊日前见到记者时,没说黄梅戏,却先聊起了楚剧。杨俊目前担任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该剧院除了黄梅戏团,还有楚剧团、汉剧团。

    “这是前些天我们楚剧团演出的情景。”杨俊拿出发表在微信朋友圈的照片,第一张,舞台上的演员水袖飞舞,顾盼生姿;下一张,大雨正酣,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百余名观众看得起劲。杨俊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昨晚我院楚剧团结束回程途中,不知前方什么原因,导致被困一整夜。今天一大早又冒雨赶至孝感演出点继续为乡亲演出。你看,台上台下传递着暖暖的爱。真的,有种感动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在杨俊看来,下乡演出,虽然没有大舞台的风光,可看到乡亲们冒着雨、打着伞,看戏叫好,苦点累点就不算什么了。
    楚剧的土壤在基层,在乡村。当村头响起阵阵急促的锣鼓点,不用说,准是省里的剧团来了。循着声音,村民从四面八方聚到了舞台前。“去年,我们下乡演出440场。有的地方一演就是好几天,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看戏,就像过年一样。”杨俊说,对于很多留守老人来说,看戏不仅是一种消遣,而是寄托着他们对生命的希望,“留守老人盼到了这么一出戏,唤回了儿时的记忆,这一天都会感到特别满足。”
    “过去,因为没有车,想下乡下不去;现在,我们配备了流动舞台,到社区、到农村,车厢打开就是舞台。”对于演出条件的改善,杨俊很欣慰,但也有一件经常遇到的“尴尬事”,让她一直挂心,“我们到乡下演出,舞台一般搭建在田间地头比较空旷的地方,离村比较远,换衣服只能跑到厕所里,可农村厕所卫生条件差,换衣服太不便了。”眼下,杨俊最大的希望就是能配上一辆带拉帘的“换装车”,方便演员换装。
    “中国的传统戏曲是中国人的文化记忆。老百姓有看戏的需求,剧院有演出的需求,我们要建一座桥,把老百姓和剧团连接起来。”杨俊说。(本报记者 杜羽)
126261487_13946802800321n.jpg
李克强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
126263152_13946961907781n.jpg
张德江看望参加人大会议报道的新闻工作者
126260408_13946731038341n.jpg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
126254234_13945964230721n.jpg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闭幕
126263696_13947010110101n.jpg
全国人大会议闭幕 靓丽少数民族女代表引关注
政协委员挥手话别:明年两会再相见
政协委员挥手话别:明年再相见
“移动采访”
“移动采访”
步伐整齐的警卫
步伐整齐的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