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闻战:新华社稿件审读由主要领导出马
http://www.cflac.org.cn     2012年03月02日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自各地的上千名记者领取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记者证。本报特派北京记者邢程摄

  只要站到这里,你就能感受到两会新闻大战的气息!

  昨天14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内地记者通报会。在全国政协礼堂,等待领取记者证的记者队伍,排出几十米远。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将于明日开幕。

  截至昨日,今年报名采访全国两会的记者人数至少已超过3000人!据估算,算上各媒体不持证的外围记者,今年采访两会的记者很可能将近6000人。

  A 通报会上看记者

  看交往

  见面寒暄换名片

  王永生是《法制晚报》的一名记者,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全国两会。昨天12时30分,距通报会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他就第一个到达会场外。

  “嗨,哥们,哪个媒体的?今年关注哪个界别的小组?”“新华社的,还是那老三样呗,医疗、卫生、教育。”见到紧随其后的同行,王永生三言两语便和这位新华社的记者称兄道弟聊了起来,两人随后交换名片。

  “干咱这行,到哪都需要交朋友,有熟人好办事啊。”王永生笑笑,对本报记者说:“跑一年两会就有经验了,这么多记者,比委员数量都多,多交一些同行朋友有好处。”

  这话没错。在全国两会这个超级新闻战场上,经过十多天的奋战,记者们常常会从陌生人变成好朋友,一来可以互相打气,二来可以互通资源,三来可以一同去攻关艰难的采访。即使是存在竞争的媒体间,记者私下里也可以结成不错的关系。这有些类似斯皮尔伯格最新影片《战马》中,英国士兵和德国士兵共同解救战马时交谈问候一样。

  看年龄

  80后是中坚力量

  14时,通报会正式开始,近2000个座位座无虚席。穿着西装等正装的记者,在这个场合里寥寥无几,更多的穿着休闲装。从面相上看,以年轻人居多。

  全国政协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根据全国两会记者报名资料看,80后占大多数。今年跟往年相比,90后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看装备

  平板电脑更流行

  “我把所有委员和代表的信息全存了进去,想了解哪个人,10秒钟之内准能找到。”《中国财经报》的记者李忠峰用手写笔翻动平板电脑上的资料,对旁边的记者说。

  记者随意一看,视野内至少有20位记者手持轻巧的平板电脑,做会议记录,时而查阅资料。继各种智能手机之后,平板电脑在今年上升为在两会记者中更流行的“先进武器”。

  看组织

  分工协作方得闲

  原本计划是,40分钟的通报会结束后才能发证,但会议进行不到一半,就有性急的记者跑出去排队了。人太多了,如果排到后面,可能要等一个小时才能领到证。

  记者排出的大队很难说有多长,因为最长的时候在政协礼堂里折了好几道弯,但数十米肯定是有了,有记者戏称,“真是‘九曲十八弯’啊!”排队领证记者有上千人,为了不让场面混乱,领证的地点专设入口和出口。在入口处,有两名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一次只能放三个人进去。

  一位《经济日报》的男记者从会场里最后走出来,却闲庭信步,一点不急。“我们早就分工好了。有人负责听会,有人负责排队。”这位老兄向旁边的记者传授经验。

  B 新闻战队面面观

  央视:出镜记者没有重来机会

  据央视一位后期制作人士透露,央视所有频道、栏目报道两会的前线人员至少上百人。根据不同的频道内容,设计各自栏目,邀请不同的人物进行访谈。

  参加过两会的央视记者赵子奎介绍,央视对于两会出镜记者要求特别高。除了气质好,还要有丰富的两会报道经验,因为不同于其他采访,首先要在与委员、代表对话上做好准备,因为参会人员和媒体很多,出镜时不可能有重来的机会,所以要在第一时间将话筒递上去。从年龄层面看,大多数是70后。

  “传统观念上,央视可能比地方台有优势,但在两会现场这个平台上,采访都是平等的,很少能享受到特权。现在的委员、代表也不会仅仅因为你是央视,就独家接受你的采访。”赵子奎说,尤其是在开幕当天堵部长的时候,一样要同其他媒体一样蜂拥而上。每年两会都能看到央视著名主持人追逐部长的身影,并每每得逞。传媒江湖有道是:央视一旦不顾面子,各路都要给面子。

  参加两会的央视记者也要通过频道内部层层选拔,最起码的条件是要有丰富的两会报道经验。同时穿着要得体,有的出镜记者需要穿职业装、高跟鞋,采访一天后,看着其他同仁们的平底鞋,轻盈的脚步,实在羡慕不已。另外,凡是能参加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基本是“大牌”,比如王小丫、撒贝宁。

  新华社:主要领导亲自审读

  人民日报、新华社算是能在全国两会上享有一定特权的超级主流媒体。

  300多人!据说这是新华社采访本次两会的记者人数,当然包括新华社及下属所有机构的记者。新华社吉林分社一名记者介绍,新华社各地分社记者有不少被抽调参加两会报道。出发之前,新华社领导还给大家开了一次动员大会。

  人民网、新华网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直播两会盛况,在人民大会堂里只有这两个直播网站。他们发布的内容会被其他主流媒体转载,这两家可谓是主流的主流。

  新华社责编冯志学说,现场直播不容易,为了第一时间发消息,包括记录内容、编写、审读都是需要高度集中完成,一字失误都可能造成很大影响。后期审读上,一般主要领导都会亲自出马。

  南都:人手一部iPhone手机

  南方都市报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总人数50人左右,其中一线记者近30人。记者在全报社内遴选,以时事新闻中心为主,经济新闻中心、文体副刊中心也有记者参与。

  半个月内,他们平均每天至少提供15个版、约7万字。报道组组建时间为两会前一个月,关注内容为国内热点人物、话题,以及去年大事件的进展。许多其他媒体不愿碰的题材,恰是南都记者的目标。

  南都的特点还体现在“装备”上,前线文字记者手中除了录音笔、相机,还会人手一部iPhone手机,可以快速传递稿件。

  港澳台记者:最关注财经报道

  香港媒体除了派出电视媒体外,平面媒体和网络力量也大大增强,比如香港明报的文字记者就超过5人。“我们最关注的是财经报道,对房地产和汇率尤为感兴趣,这和香港息息相关。这次主要把人力投入到经济界别的委员采访。”香港凤凰卫视一位同行介绍,他们派来的记者平均年龄27岁,很专业,尤其是对金融领域,基本都属“科班”毕业。

  凤凰卫视和凤凰网还派出了吴小莉、陈晓楠等资深“名记”。凤凰卫视一名记者透露:“虽然一些驻地进不去,但我们会在有限的空间内把采访做好。”

  编外部队:无证记者要学会挨饿

  今年全国两会在大会新闻中心登记采访的国内外记者有3000多名。而根据相关单位反馈,一线参与两会报道的记者人数实际要远超过这一数字,基本现状是有证无证的人数至少持平。

  除了地方媒体,非注册记者的一个主要来源是网络。小齐是山东一家网络媒体的记者,已经连续两年“无证”采访两会了,她经常以“会客”为由,进入代表委员驻地宾馆,拿着录音笔和照相机寻找采访目标,一直待到晚上。

  只有采访对象提出休息,将她拒绝时,她才会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主要由于她没有拿到两会采访证,出入受限。所以,无证记者最起码要学会扛饿,好不容易进去,有时宁可挨饿也不会轻易出来。

  海外媒体:不一样的视角

  路透社记者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要用不一样的视角审视两会,尤其是有关2012年经济政策的决定将对整个世界产生直接影响,“中国速度、中国走势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们,世界将要从北京的两会中捕捉最有用的信息。”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邢程艾灵

  ■相关新闻

  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近900名

  据新华社电 据两会新闻中心统计,截至1日12时,报名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有3000多名。

  其中,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近900名,港澳台记者600多名。

  两会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介绍,外国记者呈三个特点:一是西方媒体阵容强大。今年,来自日本和美国的记者均超过200人。其中,美国彭博新闻社派出56人,日本NHK派出38人;二是新兴经济体对中国两会兴趣浓厚。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均有众多记者前来采访。其中,俄罗斯派出记者51人;第三,海外华文媒体记者明显增多,由去年的30多人增加到今年的近60人。其中,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均有多家华文媒体派记者采访。

两会图片     >>>>
温家宝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
温家宝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
吴邦国主持闭幕会并讲话
吴邦国主持闭幕会并讲话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贾庆林主持闭幕会并讲话
贾庆林主持闭幕会并讲话
胡锦涛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
胡锦涛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举行会议
贾庆林主持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
贾庆林主持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会议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
全国政协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全国政协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全国人大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