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要闻

只有下沉,才能触摸到最鲜活的题材

时间:2023年02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月玲
0

第十六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荣誉盛典在福建宁德举办,专家表示——

只有下沉,才能触摸到最鲜活的题材

  “为农民的利益鼓与呼”“讲好乡村故事,传递时代强音”“关注年轻人,拍摄更多年轻人喜欢的作品”……2月18日,在福建宁德举办的第十六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荣誉盛典上,最佳短视频、最佳小康题材专题节目、最佳小康题材系列节目、最佳传媒机构和网络平台、最佳小康电视栏目、最佳媒体人物、最佳小康题材电视剧等荣誉的获得者代表纷纷表达了他们长期从事小康电视节目工作的心得。中国视协名誉主席赵化勇,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刘献祥,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范宗钗,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曾祥辉,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秋梅,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宁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永宁,宁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世雄,宁德市政协主席兰斯琦等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人,部分地方文联、视协代表等出席荣誉盛典。盛典由中国视协,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省文联,宁德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

  范宗钗在致辞中介绍,本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自2022年7月开始征集以来,共征集到作品500余部,视频资料1400余个,推选过程中,继续秉持优中选优、推出精品的原则,推选出《我在他乡挺好的》《解密夏粮“丰收密码”》《大山的女儿》《大国小康》《红星闪耀中国》等一批优秀电视剧和电视节目。这既是对过去一年来小康电视精品创作的一次集中推介展示,更是力求通过对优秀小康电视节目作品的发掘和奖掖,引领广大电视艺术工作者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奉献更多感应时代精神、体现时代高度的优秀文艺作品,使新时代小康题材电视艺术创作呈现新的美学风貌、抵达新的艺术高度。

  盛典晚会以歌舞《山海中国梦》开场,展示了畬族少儿舞蹈《织锦》、歌曲《一叶归帆》、歌舞《春风十万里》、情景诗朗诵《使命》、杂技《欢欣鼓舞——蹬鼓》、歌曲《我们的歌》、歌舞《我们的新时代》等节目。晚会还邀请了获得最佳专题节目荣誉的纪录片《我的村庄和我》中的主人翁、福州永泰县90后返乡大学生林露露。作为永泰县最年轻、学历最高的村支书,林露露谈起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村干部时说:“我回乡创业的初衷,就是当一颗‘微豆’,做一颗小小的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更多的‘微豆’就会形成磅礴的力量,希望我的故事能让更多人加入返乡创业的队伍,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当天还举办了以“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为主题的第十六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优秀作品研讨会。与会专家、制播单位负责人和一线主创代表围绕自身研究领域与创作经历,对本次活动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进行深入研讨,并结合近年来小康电视作品和节目的情况,对小康题材创作和行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导演李漠认为,要获得观众的共情共鸣就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可能面对什么样的困境或者会遭遇什么样的问题,以此作为故事的出发点。刚刚开设3年的《中国三农发布》矩阵平台一共有19个账号、拥有1900万粉丝,平台主编黄莉总结了他们成功的经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读三农政策;紧跟三农热点;坚持原创,坚持镜头后面的求真、求善。福建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先后获得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中宣部新时代县级融媒体发展的新路径典型案例、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十大典型案例等荣誉。该中心主任张敏讲述了他们聆听农民需求、制作老百姓爱看的节目、不断开发出新的媒体产品并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乘虎表示:“只有下沉才能触摸到最真实的想法、最鲜活的题材,有的时候拍得不够好是因为贴得不够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清认为,媒介融合在生产主体、生产内容上的极大扩容,形成了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激烈的竞争和交融的一个过程,“历史巨变就发生在我们眼前,我们就行走在历史巨变当中”。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说,在媒介融合和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媒介在沿着它的产业链上升,有一部分开始下沉。上升那部分会造成媒介和媒介产品过度精致化,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不接地气了。下沉的那一端能够贴近生活,但它往往比较粗糙。在一个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或者在一个共生的平台上,应推动两者互相交流,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工作者代表一同参观了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馆、宁德时代总部、青拓集团等,并探访了下岐村连家船民上岸工程情况,深入了解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实践地的宁德,发挥“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通过唱好“山海经”“多抱几个金娃娃”等一系列脱贫实践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编辑:高涵)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