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资讯

中国儿童戏剧节引领儿童戏剧新发展

时间:2020年06月1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赵寒冰
0

大型儿童剧《东海人鱼》剧照

  新冠肺炎疫情为我们经济社会生活按下的诸多“暂停键” ,正在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而逐渐重启,儿童戏剧领域也有序复工复产,但对于已走向国际化规模的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如期举办仍然面临挑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要求,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结合目前国内外疫情防控情况,经中国儿艺第十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组委会认真研究,拟将原定于2020年7月至8月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和国际儿童戏剧节联盟成立大会及系列活动,延期至2021年举办。在走过9个年头,迎接10岁生日之际,中国儿童戏剧节被迫按下“暂停键” ,或许也给我们反思梳理过往、在回望中总结经验、继续更好前行提供了一个契机。

  中国儿童戏剧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全国儿童剧创作和演出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儿童剧演出场次1 . 04万场,观众506 . 2万人次,票房收入3 . 26亿元,而到了2019年,全国儿童剧演出近2万场,观众超过680万人次,票房收入超过10亿元,创历史新高,目前儿童剧演出场次、剧目数量大大领先于其他演艺行业。然而,在火热的儿童剧市场背后,有个别儿童戏剧团体通过降低票价吸引观众,以致制作水准也因经费减少而降低,形成恶性循环;也有些演艺公司在不了解作品的前提下,过度宣传国外儿童剧,给观众留下了“只有外国儿童剧才值得观看”的误导,这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事实上,从已连续举办9届所呈现的一系列数据和动向可见,观众在选择儿童剧时,最看重的是作品本身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剧的发展和普及,带孩子观看儿童剧的家长,已经具备了专业素养,不再唯“低价和国外剧”论,中国儿童戏剧节已成为展示中国儿童戏剧发展成果、推动儿童戏剧发展的重要平台。

神话舞台连续剧《西游记》

  从量变到质变,戏剧节注重提升中国儿童剧原创动力

  由中国儿艺主办的中国儿童戏剧节(以下简称“儿戏节” )创办于2011年, 9届共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家演出团体带来418台剧目1863场演出,惠及观众148万人次。“儿戏节”作为国内首个“国字头”儿童戏剧节,十年来,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全国院团创演了百余部儿童剧新剧、全国新增10余个儿童戏剧节,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之间的交流,带动了儿童剧创作题材和艺术形式的创新发展。从首届的39部剧目演出215场,涵盖5个国家,到第八届实现五大洲16个国家61部剧目齐聚“儿戏节”演出229场,再到第九届15个国家和地区的57台剧目191场演出和丰富的戏剧活动,“儿戏节”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演出团体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值得注意的是,每届国内剧目的数量和演出场次仍然是主体,每年均占展演总场次的80 %以上,而且入选的国内作品不仅在数量上逐年增加,原创作品的数量和艺术水准也在逐年提升。

  “儿戏节”举办期间,国内各院团演出频获称赞。由于大多数场次演出票提早售罄, 《宝船》 《汉字变奏曲》 《幼童留洋记》等很多精心制作、品质优良的国内剧目都引发观众强烈要求加场的现象,这说明观众看重的并非作品来自国内还是国外,而是品质,这是赢得市场和观众的关键。亮相第四届“儿戏节”的开幕式剧目《宝船》 ,是老舍先生唯一一部儿童剧作品,创作于1961年,曾与《马兰花》合称中国儿艺的“一花一船” 。2014年,中国儿艺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三版《宝船》的创新复排。复排对于主题和台词并未做任何修改,保留了老舍先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和最朴实的价值观的行文风格。在演绎方式上,虽然保留剧本的原汁原味,但按照时代特点和审美要求创新了舞台语汇,将舞台与高科技完美融合,正确处理了继承和发展、转化和创新的关系,目的就是将老舍先生最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和文学魅力完美地传递给观众,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敬。该剧既遵从传统的写意观又符合戏剧情景,创新舞台艺术呈现,整个舞台就是一艘宝船。舞台设计呈现的元素更简单,整个舞台像是一张纸,能折出宝船,也能折出树、皇宫等其他景物,这是现代纸雕艺术和中国传统折纸艺术精妙融合的结果。特别是“宝船”的设计与制作可谓独具匠心,随着口决而变化多端,可在一个小纸船和两三吨重、可以乘坐很多人的大船之间自由变幻,其逼真程度令人惊讶、赞叹。该剧诙谐幽默、充满童趣的舞台呈现,全景式多媒体技术的创新演绎,完美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在第八届“儿戏节”上,福建人民艺术剧院的《幼童留洋记》将“历史事件”与“少年故事”融合,用丰富的语言和行为去表现童趣,把历史拉近观众。在舞台调度上,运用了转台和升降平台,两个“台”同时动起来,将场与场之间的切换在音乐声中无缝衔接,用鲜活的表现手法引发孩子们了解历史的兴趣,深入浅出地展现剧情。该剧观众定位是6岁以上的儿童,但四五岁的儿童也能专心地看完长达两小时的剧情,且不时传出会心的笑声。

大型儿童剧《宝船》剧照

  从演出到活动,戏剧节创新发挥儿童剧的教育引领作用

  “儿戏节”汇聚了众多题材多样、形式丰富的国内外优秀儿童剧,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世界不同地方的戏剧文化。“儿戏节”在保障剧目品质的同时,注重内容不断创新,丰富内涵和外延,使之持续受到关注和热议。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理解力差异,从第五届开始,借鉴国际知名儿童戏剧节先进经验, “儿戏节”首次尝试演出分龄,所有剧目均标注适合年龄段,提高观众的“匹配度” ,并通过网络评选观众最喜爱的剧目,获得专家、观众一致好评,开中国儿童剧按年龄分级先河。作为第七届“儿戏节”开幕式演出剧目,根据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国内首部“成长戏剧” 《山羊不吃天堂草》 ,聚焦当代少年的心灵成长历程,填补了该年龄段儿童剧创作的空白。在第八届期间,为进一步扩大受众,首次为0 - 3岁婴幼儿观众开设专场演出,不同于大多数儿童剧观众在观众席观看,婴幼儿戏剧作品将小观众请上舞台,更好地感受舞台营造的美好和轻松,加深亲子互动情感,让婴幼儿更愿意与外界沟通。提升参与感、互动性也更符合儿童剧发展趋势。

  “儿戏节”中,孩子们不仅是小观众,还是小志愿者、小记者、小演员,更是文化小使者,带领更多人走近儿童戏剧。每周末,经过培训的小志愿者们在中国儿艺艺术长廊为中外观众讲解;演出后,他们化身小记者,采访剧组主创和演员,以孩子的视角更深入了解戏剧创作和演出。“儿戏节”期间,中国儿艺联合美国米苏拉剧院,帮助多所学校的中国孩子用全英文演绎了儿童童话音乐剧《公主与豌豆》 ,并赴美国实现与美国孩子一起用英文演出的愿望,该活动被列入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成果清单” ;带领北京市灯市口小学、革新里小学师生,走进新加坡,与新加坡的孩子同台演出《马兰花》 。校园戏剧还在第九届“儿戏节”闭幕式舞台上亮相,让孩子成为舞台的主人,进一步促进艺术普及,推动戏剧教育发展。同时,为保障观剧体验,根据不同剧目坚持观演人数的限制,既有适合1000多名观众观看的大剧场剧目,也有仅允许30名观众入场的小剧场剧目,多样化的优秀剧目、精准的定位和行之有效的宣传推广活动,让“儿戏节”形成了今天的品牌效应,赢得了90 %以上的平均上座率,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带动了儿童戏剧的可持续发展。

成长戏剧《山羊不吃天堂草》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 ,戏剧节助力中国儿童剧走向世界舞台

  十年来,“儿戏节”已与丹麦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动画节、韩国AS - SITEJ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日本冲绳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俄罗斯彩虹艺术节等国际知名艺术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国的艺术机构联合签署了《金砖国家青少年儿童戏剧联盟战略合作意向书》 。在长期稳定的交流基础上,“儿戏节”正在推动中国故事走出去。“儿戏节”剧目《三个和尚》 《西游记》 《鹬蚌渔》等10多台剧目走遍世界五大洲30余个国家和地区,相继亮相德国、西班牙、丹麦、日本等十多个国际儿童戏剧节舞台,演出100多场,受到热烈追捧,并获多项国际艺术节大奖,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欢迎和喜爱。例如在第四届“儿戏节”期间首演的《三个和尚》已经走遍五大洲,在20个国家的31个城市演出77场。

  此外,“儿戏节”还探索出让外国青少年说中文、讲中国故事、演中国经典儿童剧的模式。在“儿戏节”期间,由中国儿艺与美国米苏拉儿童剧院共同打造的美国版“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 ,被列入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成果清单” ,在2018年第八届“儿戏节”期间,中国新加坡两国青少年在新加坡同演经典剧目《马兰花》 。也在这一届,被称为“儿童戏剧界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简称ASSITEJ)艺术大会也由中国儿艺同时主办。这届大会的举办权之所以能落在中国,是中国儿童剧已经有了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的基础,所以在向组委会做了方案陈述后,中国立即高票当选,且一次通过。艺术大会期间,来自五大洲46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代表团、演出团以及儿童剧院、艺术机构负责人和戏剧节主席、总监等500余名代表通过观看五大洲的儿童剧演出,参加艺术交流大会、中外儿童戏剧工作坊及圆桌会议、东西方多元文化对话、“中国日”主题活动、下一代培训项目等一系列艺术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今世界儿童戏剧发展的现状,也欣赏到了中国高品质的儿童剧作品。许多国内外观众写下了“这就是最好的儿童戏剧节”的感受。

  经过十年的发展,“儿戏节”已成为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情怀,洞悉最新创作动态,把握演出市场走向,聚焦中国儿童戏剧事业新发展的国内首创、国际知名的儿童戏剧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少年儿童的普遍欢迎。相信经过此次暂停的沉淀和整装待发,未来的“儿戏节”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儿童剧创作题材和艺术形式的创新发展,引导孩子们崇尚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助力中国儿童剧“走出去”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

(编辑:高涵)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