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

弘扬传统文化别追错了“风”

时间:2018年12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楚 卿
0

  网络综艺节目《国风美少年》近日开播,首期节目中,以“让优秀传统焕发朝气和活力,让中国风格获得更多人的真挚热爱”为口号,20位“国风”技艺的专业学习者、业余爱好者展示了民族舞蹈、民族乐器、古风歌曲、武术表演等节目,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也引发了争议。有观众表示,表演内容杂乱无章,好像“国风”无所不包;有专业人士表示,节目水平和演员专业性都有所欠缺,就像一场“中学生文艺汇演”。

  耐人寻味的是,一些“国风美少年”尽管在专业人士眼中“技艺不精”,却早已在网络上有着大量粉丝,作品被奉为“古风”中的经典;一支以敦煌为题的舞蹈,连缀展示了几个敦煌壁画中的造型,不少网友因认可表演者的“颜值”,连同技艺也一并肯定了。

  此类现象中更为极端的例子,是一位文学专业的青年学者批评独立音乐人“花粥”的古风歌曲《盗将行》词句不通,受到“花粥”粉丝的谩骂,有专业人士为声援批评者,讲起汉语言文学课,逐句分析《盗将行》的歌词,挑出比喻不当、语意不清、逻辑不通等硬伤。细看歌词,诸如“拎着钓叟的鱼弦,问卧龙几两钱”“取腰间明珠弹山雀,立枇杷于庭前”仿佛有些来处,而“我与虎谋早餐”“风烟万里如衔”等句,先不说“古风”不“古风”,在最基本的文从字顺层面,的确不及格。然而,这首歌在“抖音”上拥趸无数,在“网易云音乐”上评论超过20万条。

  我们不禁要问,“国风”“古风”究竟是什么“风”?网友追捧这些“风”,真正喜欢的又是什么?自打周杰伦的《青花瓷》等歌曲在流行音乐领域刮起“中国风”,“古风”“民族风”等各种名头蔚然成“风”。近几年,这些“风”在消费主义、商业运作等因素的推波助澜下,已然太泛太杂,好像凡是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都是“中国风”,凡是和古代、古人、古诗词沾边的,都是“古风”。今天回看这些“风”的始作俑者,不能不反思。歌曲《青花瓷》描写了青花瓷的制作技艺,但那些繁复的步骤没有多少人记住,人们至今传唱是“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不得不承认,很大程度上,追“风”者喜欢的是新鲜与时尚,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代、古人、古诗词只是沾了点光。一件作品想流行以至于成为时尚,首先要“轻”,故而“中国风”的制作者必须以“轻”的形式将“重”的内容包裹起来,遗憾的是,人们往往买椟还珠,津津有味“咽”下了轻的,仍然“啃”不动重的。

  如果说“周杰伦们”对“椟”和“珠”谁轻谁重尚有清醒的认知,那么今天,更令人忧虑的是,不仅粉丝盲目追“风”,许多创作者自身就是买椟还珠的人。以网络上备受年轻人推崇的古风歌曲为例,歌词一半以上是和《盗将行》同样水准甚至还远远不及的作品。如此一来,创作者越是有影响力,越是无异于对传统文化降维后又进行了病毒式传播。

  是时候回归“风”的本意了。“国风”一词来自《诗经》,是周代至春秋时期诸侯国民间诗歌的总结,其中的作品可以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百姓的生活、思想、感情。“古风”一词,则可参见陆游《游山西村》中“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一句。“风”确乎是一种“流行”,但“国风”“古风”的本意和堆砌辞藻、附庸风雅并无关系,民间性才是其得以流行的基础。

  然而,一些创作者以草根、接地气为标签,却创作了晦涩的“古风”,演绎着华丽的“国风”,美其名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甚至真以为自己为此做了些什么,实则不过是对传统文化的凭空想象、对已有之“风”的机械模仿,其创作源泉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而是“周杰伦们”,古装影视剧、小说,以及一些商家出于营销目的炮制的“方便面式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把玩词句、搜罗典故,未免像个“外人”。好比做一道地道的中国菜,不管是给自己的家人还是给其他民族的客人品尝,关键不在于告诉他们这道菜里有什么古老的食材、什么传统的作料,而是让人尝出它独有的味道。因此,不是从传统文化中采摘只花片叶点缀在自己的创作中,而是下足功夫、深入钻研传统文化,把传统技艺、精神真正学到手、理解透,再融入个体表达,方为正道。

(编辑:秦兰珺)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