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视野>文博·收藏

用“活”起来的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时间:2023年02月0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秦汉玲
0

  故宫博物院首部原创儿童音乐剧《甪端》将于2月3日至5日亮相国家大剧院。“甪端”是出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神兽,与“麒麟”一道承载着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等诸多美好寓意。该剧正是以故宫小神兽“甪端”为主角,通过推动文物信息化引来的风波,讲述新时代文物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据了解,剧中角色原型均来自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其中主角“甪端”是以故宫博物院寿康宫宫廷原状陈列中的明万历掐丝珐琅香薰为原型,演员身着高度还原景泰蓝工艺的服饰,头顶甪端代表性的独角,配以矫健的身姿,让文物外形特点和性格充分得以表现。小甪端的家族成员则分别是以故宫博物院国宝级文物金瓯永固杯、《梅鹊图》和《平复帖》为原型的三位配角,高度还原了文物的鲜明特征。在音乐剧的舞台上,这些平日静静置身展厅的文物,纷纷化身为生动的角色与观众互动,“活”了起来。

  “让文物活起来”是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理念得到了大力倡导和有效贯彻。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发挥文物历史的承载者和传播者的作用,在“让文物活起来”的探索中承担了尤为重要的责任。此次故宫博物院的原创儿童音乐剧《甪端》,经过艺术处理和文化提炼,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是一次成功的让文物活起来的尝试。

  文物传承文明,国宝见证历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有效激活文物的时代价值和当代生命力,增强文化自信,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文物的宣传和展示提供了诸多有效的平台,也为文物赋予了新的活力,很多文物搭乘科技的列车得以快速走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如近几年流行的博物馆数字化传播、沉浸式传播等形式,成功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冰冷”的珍贵文物赋予了温度,成功让文物活了起来,赢得了观众广泛的喜爱。

  然而,纵使科技助力文化传播,让文物活起来仍需处理好科技与文化的关系,要警惕过度依赖科技,一味追求形式的新颖反而会让文物本身的文化内核有所损失。与科技有效结合固然重要,但文物本身的价值才是真正的内核,让文物活起来,首先要求文物工作者做好研究工作,探索文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发掘文物的教育意义,打磨好故事本身的内容。其次才是探索“讲故事”的方式,创新宣传方式和宣传途径,积极借助科技手段,让那些“束之高阁”的珍贵文物,走进大众的视野,真正实现“活”起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文物活起来,“活”的并不只是文物自身,更是文物所蕴藏的厚重的文化价值。新时代的文物工作者要主动承担起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的责任,践行理念和使命,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明。

(编辑:李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