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视野>国学美学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观刘明华画作

时间:2022年03月2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叶宗明
0


晨光(油画) 刘明华

  刘明华是一个干净利落、精致整齐、很注意自己仪容的人,他性格豪爽大方,亦如他在画布上涂抹一样,大胆奔放、激情飞扬。

  壬寅初春,我来到刘明华的“八楼画廊”,满壁无隙的油画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要多少热情、时间的投入,才有如此之多的画作啊。记得多年前,请他送作品时还只有那么三两幅,而且都是“本分老实”的画作,并没留下深刻印象。他那时年轻敬业,多忙于公务,极少摸笔。这个没有科班背景的刘明华,确实有点像“天外来客”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画作数量如同井喷,画风突变,异常猛进,佳作频现,画风演变之快让我为之一振。他的画形式自由,色彩奔突,运笔恣意,若故事叙述般娓娓道来,如稚气童话萌萌笑靥,似彩瀑飞泻,像青葱年华芳心蠢动。不解者疑问:写生乎?笔笔对象不符;闭门乎?处处鲜活生动。答曰:画山非山,此乃心山;画此地非此地,此乃心中圣地。写生者,寻找不同,寻找生动,寻找大自然中的我也。减法概括,移植对比,大小错落,薄先厚后。结构形式逼人抢眼,色彩冷暖协调豁然。暗、晦、涩,我不喜欢;亮、媚、鲜,是我的爱。心底的善映照在画面是美,这才是真,这才是我的追求。

  智者作画勤于思,他是一位喜欢深究的画家,画什么?怎么画?画到什么程度?这样画有意义吗?意义是什么?他常常这样考问自己,画什么并不重要,只不过是一个依托、一个借口;怎么画,这是今天动笔前思考,用什么调子?比例是多少?是纯还是灰?画到什么程度?不能太实,到此为止。在说到意义时,人们总以为要高大上的内容才有意义,他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意义在绘画本身,一划笔触,一个色块,一根线条,布置得舒服,挥洒得妥当,勾勒得轻松,他都会高兴得自我陶醉,而观者都会惊讶,发出啧啧赞叹,你能看见节奏的律动、生命的交响,冲破被物象束缚的自由境界,享受艺术本真、纯净带来的快乐,这是苦思冥想之后的快乐。

  勇者作画在于破,他常常爱说:突破点在哪里?规则是什么?规则就是前人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要创新,就是要打破规则。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所以都有自己的规则,不能只谈继承,更要强调对未来的创造,只有创造新的艺术和文化才会受到世人的尊敬,那么我们就从“破”规则切入,要从“完美”之处作为切入点。大的“破”,我们还不敢奢望,但我们可以在夹缝中“破”。所谓的“冷暖”规则、“构图”规则,都是在他的前行路上需要打破的,构图比例,拉大、再拉大,四六开、三七开、二八开、一九开;冷暖对比,光源是暖色,那么背光就一定是冷色,反之,光源是冷色,背光就一定是暖色,他说这是光学原理,是认识色彩的基础,这是科学分析,而绘画是感性的,是情绪化的。这就是需要“破”的,所以他的画面会出现冷光源冷背光,热光源暖背光;阳光普照的同时又没投影,让你感到别致、大胆、奇特。

  有人问刘明华,你画的是哪里?答曰:不是哪里,是这里,他指指他的胸口。他不在乎细节如何精致,或者如何漂亮,他有时画里的物象甚至是丑陋的、苦涩的,尽量脱离现实的,脱离的距离多少尽在他的掌控中,他想走得越远越好。回过头来,与他的画面对视时,能带着微笑地点点头,这就够了。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是刘明华退休以后最得闲的深意。闲而不闲,他把写生当成休闲,给身心以时间和空间,心情格外放松,无累无烦,所以画面常常超乎象外,以内心的审美幻化成理想境界,他在与山野对话,与色彩对话,与画笔对话,在脑子里把对象的增与减、硬与柔、大与小,不断地交汇,冥想深思后提起笔来。云飞山静、树摇水荡、老屋横斜、古桥卧波,物象无常形,布上多气韵。古人评画:逸、能、神、妙。试问逸乎?能乎?神乎?妙乎?他说:何必,我是闲人,我就是自己的主人。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又是一年春风来,愿刘明华的艺术心花不是似开未开,而是一开再开更有情,连连新作惊我们。

(编辑:魏康奇)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