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视野>国学美学

在镜头里寄放对唐诗的悠思

时间:2018年06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蒲波
0

记浙江摄影家浙东唐诗之路采风活动

禅踪(摄影) 黄新

  “浙东唐诗之路”自有学术论证以来,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这条晋唐以来文人墨客往来频繁、对唐诗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山水人文旅游线路,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更加深入到当代人的生活。据统计,仅唐代就有400多位诗人游历过这条山水古道,留下约1500首著名诗篇。千年前的唐人用“诗”作为工具,来表达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感受,今天的摄影家用“摄影”作为工具,来表达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感受。当摄影遇到唐诗,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初夏,在浙东的崇山峻岭里,溪水淙淙,青苔铺地,浙江省摄协“浙江摄影家浙东唐诗之路采风团”一行20人翻山越岭,时而赤脚,时而执棍。不管是寺庙佛像前的停留,还是曙光夜色,在摄影家的镜头里,都呈现出无限诗意。

  采风团从千年古寺——绍兴云门寺,到新昌大佛寺、天姥山,到天台国清寺、千年华顶杜鹃,到雪窦古道、古雪窦徐凫岩。漫步在“浙东唐诗之路”,采风团成员各有感悟。黄新说:“云深不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此种意境和心境,胜过千言万语。是诗非诗,是影非影,还有着那份浪漫风雅的情怀。”叶文龙说:“走过了山高水长,却望不见经年美丽的过往。素静的山水,超脱污浊尘世,向往栖息心灵。遇见唐代诗人的山水时光,或许是生命里最美的诗行。”孙敏说:“相同的是这条路,不同的是工具、时代和感受。这是文字与影像的穿梭,这是跨越千年的对话。走唐诗之路,不是用图片去翻译唐诗,也不是简单图解岁月的变迁。”在汪滢滢的镜头里,有苍翠的植被、乡村野庙里可爱的民间菩萨造像,古建筑里颇有年代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我试图在这些‘旧物’、自然之物中,与贤者相遇。并且,延续我‘第四行诗’的创作风格,于这些超然的美景中,寄放我无足轻重的悠思。”汪滢滢说。

  据了解,浙江省摄协将年度采风创作视线投向“浙东唐诗之路”,旨在落实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的指示,发挥摄影家在推进浙东唐诗之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多样的影像及视觉表现方式,展现浙东唐诗之路集千年古韵与当代风华的丰富内涵。为促进此次创作活动取得实质成果,浙江省摄协多次听取建议,周密设计影像项目方案,在全省范围内邀请了具有不同创作风格的老中青摄影家组团考察,既有偏向于画意摄影的老摄影家,也有专注于纪实摄影的职业记者,还有五位历年“新峰计划”入选年轻摄影师。

  “在创作过程中及每晚的交流会上,每位参加采风活动的摄影家艺术家围绕唐诗之路自报创作选题。每天有与当地文化学者交流的讨论会,也有邀请当地会员参与的讨论会以及面向途经市县摄协会员举办的讲座交流等活动,大家融合互动,在行走中、餐桌上随处畅谈对唐诗之路的理解和行走的感受。让摄影碰撞唐诗,促成一次跨界艺术创作、一次影像理念传播。”据浙江省摄协秘书长毛小芳说。

  “这是一次目标明确的行动。在我的经历中,像这样围绕特殊文脉探寻而身体力行,应该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采风团成员沈珂在行走中思考最多的还是“何谓创作”这一基本问题。“什么是创作?我以为,所谓创作,立意在前,转换在后。有感而心动,心动而生意,生意而作为,创形于无形,这应该就是创作的基本原理。此次采风,因‘诗’而起,因‘路’而行,如何融‘诗’‘路’于影像,也即探寻于文脉而创形于表达,这是考验创作者的根本问题。”

  毛小芳表示,此次采风活动,只是摄影家参与推动的开始,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摄影家参与这一活动。浙江省摄协明年将举办浙江摄影家“浙东唐诗之路”影像展,展览将集艺术创作、影像文献与研究成果展示于一体。

  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蒋水荣、吴品禾、周闰三、王小川、王芯克、恒父、王强、蒋冰之等浙江省文联、省摄协的相关负责人和摄影家。

(编辑:刘青)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