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行风>榜样力量

王晓红:在文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间:2022年03月08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0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奏员,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王晓红在会上发言,她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剖析了教育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作用。中国文艺网于近期访问了王晓红代表,让她谈一谈如何在文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同时又身为一名文艺创作者,王晓红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文艺创作和文艺教育的力量,更好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深入人心。她还记得,当年第一次见总书记的时候,总书记曾叮嘱她要发扬乌兰牧骑精神。王晓红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创作了古筝原创作品《母亲的呼唤》。在回顾这部作品的创作心得时,王晓红动情地说道:“这部作品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故事原型,让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的蒙汉人民,变成命运与共、生死相依的父母兄弟。这是一段跨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人间佳话。我把这段历史佳话创作成文艺作品,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观念贯穿于教学和演出之中,让学生们用心交流、用情演绎、用爱感悟。“

 

  正是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教育过程中,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化艺术的熏陶,感受到了各个民族骨肉相连的深厚情谊。王晓红深情地表示,“他们心中再现了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体悟到草原母亲的胸怀是如此宽广,是她把这些孤儿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是她用自己甘甜的乳汁抚育着这些来自远方的陌生孩童。《母亲的呼唤》的主题展现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互相帮助、相互关怀,这是我们民族大家庭的真实写照。

  在王晓红的文艺创作教学实践中,她深刻体悟到了民族休戚与共的精神力量,她提到:“在情景交融的共情体验中,创作者的人文关怀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民族和谐团结的价值力量融入到每一个个体的灵魂之中,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一种心灵上的超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信念就在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之中,印刻在你我他的内心深处。”

 

  附王晓红代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会上的发言: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尊敬的总书记:

  我叫王晓红,来自通辽市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去年的今天,总书记与我们共同审议时讲到,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内蒙古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各项工作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纲”聚焦,特别是更加注重将其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切身感受到了学生、教师发生的巨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强化教育培训,使教师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坚力量。按照自治区安排,从2020年开始,我和同事们多次参加了不同层次的专题培训,效果很明显,“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心中深深扎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据我了解,这样的培训在内蒙古教育系统实现了全覆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各类学校教师、校长培训的第一课并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

  第二个变化,坚持立德树人,思政课在铸魂育人中的关键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起,内蒙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全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都设立了相关必修课,我们学院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国旗下演讲、党史进课堂知识竞赛等活动。我们通辽市以《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组织了近7万名中小学生同上开学思政第一课。有的小学为了让一年级的孩子更直观地理解“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道理,教师们现场剥开石榴给孩子们去看、去感悟;很多学校还打造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长廊、建设了“我是一颗石榴籽,民族团结一家亲”特色校本课程。

  第三个变化,坚持从娃娃抓起,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三科统编教材实现“应推尽推”。我们通辽市的蒙古族人口是内蒙古最多的,占到全区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已经完成了“应推尽推”任务。不光是青少年,幼儿园也实施了“童语同音计划”,即使是民族幼儿园也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保育教育,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普通话、学唱国歌、学习中华民族一家亲故事。新入学的各民族孩子,已经开始就近就便入学、混合编班,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成长进步。

  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我们每个教师都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实际行动呵护好“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