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们的文艺工作提高一步
http://www.cflac.org.cn   2007-09-05      来源:中国文艺网

把我们的文艺工作提高一步

西北代表团陕甘宁部分文艺工作总结发言

柯仲平

  一

  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前,陕甘宁边区,也曾在毛主席的启示下,有利用西北地方戏秦腔,郿鄠及民歌等形式为这根据地人民服务的文艺活动。但整个为群众的文艺运动,是在文艺座谈会以后才形成。只有学习一九四二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我们才逐渐比较明确的认识到:“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农兵”,“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与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只有经过这样的思想学习,扫除了一些教条主义和小资产阶级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并由此向群众多学了一些东西,才能产生了一个中国文艺史上空前的新文艺运动。从整个文艺阵容看,这运动是开始于一九四三年春节宣传表现出来的新秧歌、秧歌剧运动。它是由坚决执行毛主席为工农兵人民文艺方针而得的成果。这新秧歌、秧歌剧运动,差不多延安所有文艺团体都参加了。在内容上,它与当时抗战、拥军、拥政、爱民及大生产运动等紧紧结合着,在文艺形式上,戏剧、秧歌、音乐结合在一起,还结合着文学、美术等。它从内容、形式到演技,都表现了充分的群众情调和民间文艺的色彩,但它是提高为群众的文艺。代表作是由铁锤镰刀领头的鲁艺大秧歌和《兄妹开荒》。

  这以后较好的群众性的新秧歌、秧歌剧、歌剧,接着产生,比较富有阶级教育意义的 《白毛女》和《血泪仇》,可作代表。一般认为较不易改造的平剧,也在毛主席指示“推陈出新”之后,产生了《逼上梁山》等新历史剧。旧剧本也或多或少地开始修改了一部分。

  文艺的其他部门,也同样在文艺座谈会后开始了为群众的运动。美术方面,古元的木刻可作代表,为更深入群众,其他美术工作者创造了新洋片和新年画运动。新洋片有《养娃娃》等套,最受群众欢迎。通讯成为文学的先锋队,产生了《白求恩》、《陈团长》、《海上的遭遇》、《平原上》等。小说较优秀的有《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洋铁桶的故事》、《李勇大摆地雷阵》、《陕北游击队的故事》、《高乾大》及《种谷记》等。诗歌有《王贵与李香香》可作代表。音乐在秧歌、戏剧的作曲和配曲上,有很大成绩,例如一些新秧歌和《兄妹开荒》、《白毛女》等剧的曲调,都很受群众欢迎。其他歌曲的创作虽然暂时少了些,但两千个以上的民歌与西北各种民间音乐的搜集和部分整理,也是一个巨大的成绩。

  我们向群众学习,群众也受了我们的影响。劳动英雄孙万福的新诗才能,在劳英会上就被发现了。一九四四年的文教大会,是群众自己的与我们为群众的新文艺运动的大检阅,也是群众中的文艺英雄与专业文艺工作者空前的一次大集会。会上曾以英雄们自己为主,表演了英雄们自己的创作。刘志仁的秧歌《跑红灯》,拓开科的练子嘴《闹官》,黄润的秧歌剧《减租》,杜芝栋的秧歌剧《反巫神》,和汪庭有的诗等等,都曾受到极热烈的欢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极隆重的奖励过这些英雄们。

  文教会后,有同志又发现了值得称为说书英雄的韩起祥。一些同志同他下乡,帮助他,产生了《张玉兰参加选举会》、《刘巧团圆》等很受欢迎的作品。并在一些地方开展了新说书运动,例如在绥德说书艺人中,培养起很进步的石维俊等。

  二

  日本投降后,多数文艺工作者到其他解放区去了。此后一时期,文艺主要是为土改与战争服务,尤其为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服务。

  备战时期,韩起祥与一位同志合作的《时事传》,油画新洋片《赵天顺翻身》的演出,都起了很大的动员作用。戏剧也产生了《无敌民兵》等。在战争尚未全面爆发时,我们的一些文工团、剧团、及其他文艺工作者,就到部队工作去了。全面战争爆发以来,事实证明,陕甘宁文艺工作者,几乎没有例外,都受得起战争严重的考验,许多宣传队剧团、文工团及其他文工者,都参加过战勤,如动员新战士、组织民工、运粮、看护伤员、抬担架、战场教歌、火线喊话等,甚至有直接参加打仗的。

  战争与土改是交叉着的。我们也都在土改中锻炼过。有的在某一地区,从土改到战争胜利,一直坚持工作。大反攻前,边区各县差不多都受过敌人极残酷的糟踏。大反攻后,又处在极严重的旱灾中,依靠其他解放区运粮援助才能生活。文艺工作者就在这种情况下,跟随着我们的解放军、游击队和群众,战胜了敌人。

  野战军负责同志们,说我们给战士演戏,是“上大课”。我们的戏剧、音乐、画、诗等文艺活动,早已成为部队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野政曾按实际需要,排好演出程序单,交各军政治部参照执行。从诉苦、练兵、战斗动员,直到战斗、战斗后的评功,都有演戏、唱歌、画、诗、传单等文艺活动紧紧配合着。对于新解放兵的教育,首先就是演戏给他们看,这些戏主要内容是与他们过去生活有联系,能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的。看后就引导他们讨论、诉苦。有某一个连,连里有六十把“胡呼”,从这也可以看出我们的部队是战斗部队,而且是艺术极被重视的部队。

  前方文艺团体,有十七个以上,共一千多人。产生了一百五十个以上的剧本。其他小形式如歌唱英雄、快板等产生了三百多篇。

  剧作大致可分以下几类,有阶级教育意义的,约占百分之四十。《穷人恨》、《刘胡兰》起了很大的作用;其次是《见面》、《宣誓》等。加强军民团结的,约占百分之三十。《红布条》在战争初期起了很大作用;其次是《孙大伯的儿子》、《皇甫庄》等。表扬战斗英雄模范的,约占百分之十,起了很大作用的是《刘四虎》;其次是《九股山的英雄们》、《红土岗》、《华阴桥》等。宣传一般时事政策的,约占百分之七。暴露敌人罪行的约占百分之十。发扬了批评、自我批评精神的,约占百分之三,这有《血的经验》等,很受指战员欢迎。最近写敌区工人斗争的《解放发电厂》,也受欢迎。

  各分区文工团、剧团共五个,多半配合游击战争和在群众中艰苦生活。这一部分,大小剧作也在一百个以上,较好的有《双报仇》、《去劳军》、《阎王寨》、《三百块响洋》等。此外也有新洋片、歌咏、舞蹈等活动。

  音乐,为部队的歌咏有很大展开。《换枪歌》、《挺进歌》、《刺杀歌》等最受欢迎。戏曲除用原来或修改过的民歌配词外,还作了一些有群众性的新曲;秦腔新曲也有了一些创造。

  美术活动,主要是新洋片;起了较大作用的是《刘镇》、《消灭胡宗南》等套。再是连环画展,墙壁大画等。画报出了四期,有一期根据战士们的画加工画成,题名《人民解放军大战壶梯山》很受欢迎。部队中的油印画、战士画,早已成为运动。以前有《炊事班长张新年喂猪》,后来有《许正华》等,在战士自己的文化生活与阶级教育上起了重大作用。这是由埋头苦干的青年画家们在战士中帮助起来的。在战争空隙,这些青年画家也曾抽空作了些较好的木刻。

  近两年来,加了一种很可宝贵的战士诗运动,其中一些是很有力的诗作。工厂诗也开始活跃起来了。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影响最大数量最多的是通讯,通讯在一百篇以上,较好的有《九股山上逞英豪》及《毛主席万岁》等。街头诗,崖壁诗及其他诗作不少,但较好的不多。小说几乎连一篇也没发表过。新说书,韩起祥编了十几篇,《宜川大胜利》等较好。韩在游击队里说过书,到前线劳过军。绥德说书人石维俊,也给游击队教过新的小曲子。练子嘴英雄拓开科也曾在战争中自编自表演。

  在延安历史剧产生的较多,影响较大的前有秦腔《鱼腹山》,最近有《北京四十天》等。

  导演、演员,都有新的创造。特别是联政宣传队的《刘四虎》,其中的刺杀等场面有特别显著的创造。他们把真实的刺杀动作提炼成歌舞剧上的真实有力而动人的刺杀动作。

  改造旧戏班、旧艺人,这里有过不少成功的经验。战时也改造了一些。最成功的是,是我某军改造了一个落子剧团,使成为宣传队。他们已经能够演出《刘胡兰》等剧,很受欢迎。

  为更切实培养一批艺术后备军,我们从文化、政治、艺术上教育着几队儿童。他们的进步很快。

  文艺刊物,仅有月刊《群众文艺》,和《群众日报》上的一小部分篇幅。剧本创作与有关戏剧的批评等较多。其次是战士诗、工厂诗及其他的诗。再是通讯等。《群众文艺》的群众性就表现在它与部队、戏剧、团体及工厂有较多的结合。缺点是:几乎没有反映地方群众活动的作品,好创作还很少,思想指导性还差。

  文艺批评还很不够,但已开始引起了一些注意。问题提得比较扼要的,是希望作者用大力来表现我们这伟大时代的新人物,新运动,加强作品对现实的指导性。

  战争时期的成绩,是在战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点是:受战争而且受土改的锻炼,学习实际,比以前深入了很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比以前更坚定了;取得的创作原料,比以前丰富得多了;集体创作的精神,更加发挥了。这些进步,不止表现在已经创造出来的成绩上,而且将成为今后向前进步的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