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的艺术教育
http://www.cflac.org.cn   2007-09-05      来源:中国文艺网

解放区的艺术教育

艾 青

  一 概况

  解放区的文艺运动,是和解放区的艺术教育分不开的。

  解放区一直都很重视艺术教育。为了培养革命的文学艺术工作干部,掌握艺术的武器,以进行革命政策的宣传与战斗、生产热情的鼓励,虽然物质条件十分困难,解放区在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都有文学艺术的专门性质的学校。远在江西苏维埃时期,就有高尔基戏剧学校的设立。这个学校内分地方班与红军班,附设一个中央剧团,由李伯钊同志主持。

  一九三八年,延安创立了鲁迅艺术学院,这是一个最初的、比较完全的艺术专科学校,内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四个系,并有文工团、文艺研究室、美术工厂等组织。沙可夫、赵毅敏、吴玉章、周扬等同志都先后主持过这个学院。后来各地先后成立的艺术学校都是以延安鲁艺为模型的。许多从外面到延安的文学艺术的专家都在这个学院教过书。许多分散在各个解放区的年青优秀的文艺干部,是这个学院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大家庭。这次参加文代会的许多代表们,都曾经在那儿工作过、生活过,许多同志都曾经在那里经历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值得怀念的一个阶段。

  除了鲁迅文学艺术学院之外,一九四一年延安还成立了一个青年艺术剧院,内分演导室、设计制作室、美术组、创作研究室、乐队等。这个戏院培养较年青的文艺工作者,由塞克同志主持。另外还有一个培养部队文艺工作干部的部队艺术学校,这是一个在鲁迅艺术学院帮助下的训练班性质的学校。

  在晋察冀,一九三九年,因为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从延安鲁艺、陕北公学,青训班、工人学校等校抽调了一批干部随军挺进敌后,成立了华北联合大学,这个大学有文艺部(后改称文艺学院),内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四个系。由沙可夫、吕骥同志主持。一九四二年秋天,由于战争环境残酷,华北联合大学缩小,文艺学院停办,一部分干部分配工作,一部分干部回延安参加整风学习。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延安文艺干部组织了两个文艺工作团,一个到东北,一个到华北。不久华北文艺工作团归并于华北联合大学,恢复文艺学院,内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新闻五个系,一个舞蹈组,并有文工团、文艺研究室、美术工厂等组织。这个学院由沙可夫同志和我主持。

  一九四六年,在晋冀鲁豫成立了北方大学,设有艺术学院,内分文学、音乐、美术、戏剧四个组,一个美术工厂、一个乐器工厂,由光未然同志主持。

  一九四八年春,晋察冀与晋冀鲁豫区个边我合并成立华北解放区,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两校的文艺学院合并成立华大第三部,三部仍为文艺学院性质,改系为科,取消文学系,设有一个文艺研究室,三个文艺工作团,一个美术工作队,一个美术工厂,一个乐器工厂。由沙可夫、光未然同志和我主持。

  在晋东南,一九三九年成立鲁迅文学艺术院,内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四系,一个实验剧团。由李伯钊同志主持。一九四一年停办。

  在华中,一九四一年初成立鲁迅文学艺术分院(以延安鲁迅文学艺术院为总院),内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四个系,一个文艺工作团,由当时华中党负责人刘少奇同志亲任院长,彭康、孟波等同志任院委。后因敌人“扫荡”,改为两个鲁迅文艺工作团。

  在东北,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成立东北大学,设有鲁迅文艺学院,不久改为四个鲁迅文学工作团。一九四八年底,在沈阳成立鲁迅文艺学院,内有戏剧系、音乐系、美术部、舞蹈班、文艺研究室、一个文艺工作团,一个音乐工作团。由吕骥、张庚同志主持。

  在冀东,一九四六年成立冀东艺术学校,由李劫夫同志主持,第二年一部分改为部队宣传,一部分成立冀东文艺工作团。

  原延安青年艺术剧院,整风运动后与联防政治部宣传队合并,一九四五年到东北,改为鲁迅文艺工作团第二团,现在这个工作团在北平,改称青年艺术学院,内分创作研究室、包括演员组、导演组、美术组、舞蹈班、音乐组、剧作组,两个学员队,戏剧音乐混合学习,交替工作;一个儿童队,培养将来的儿童文艺工作干部,该校属中央青委领导,由吴雪、任虹、李之华同志主持。

  在冀察热辽,一九四五年底成立承德艺术学校,由塞克同志主持。一九四七年成立冀察热辽联合大学,设有鲁迅文艺学院,内分文学、美术、戏剧、音乐四个系,附设文艺工作团、少年艺术班、短期训练班。由赵毅敏、安波同志主持。

  在晋绥,最近成立鲁迅文学艺术院,有两个部,一个部在临汾,一个部在西安。

  二 教育方针、课程

  各地的文艺学院的课程虽不完全一致,但大体可分政治教育、文艺思想教育与业务教育三个部分。

  一、政治教育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者与国民党长期占有城市,中国知识青年大部分都受过敌伪教育,为了消除这种反人民的教育影响,必须对这些青年授以一定比重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社会发展的知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知识……等。

  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培养群众观点,使学生乐于和群众接近并打成一片,向群众学习,考虑或处理问题的时候,能根据群众的利益出发。培训刻苦耐劳为群众服务的作风。培养劳动观点,使沉重具有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文化、艺术、文学的观念。

  思想教育与业务教育尽可能结合起来。

  二、文艺思想教育

  文艺思想与文艺政策教育,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基本教材。文艺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习正确的文艺观。扫除地主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的影响,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艺术至上主义”、“唯美主义”等文艺观。使学生具有粗浅的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除此之外,并根据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所发生的文艺思想问题分析研究作报告。

  教育学生认识革命文艺必须与革命政治相结合,文学艺术只是革命机器的一个部分。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

  学校必须培养学生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勤奋的宣传者和毛泽东文艺方针的忠实的执行者。培养学生富有普及工作的热情,使文学艺术能紧密地和广大的劳动群众结合起来。

  应该把文艺思想教育看做是决定技术学习的基础。

  文艺政策教育的内容是文艺界统一战线,团结与斗争(文艺批评),创作与政策,群众文艺问题等。

  除了以上的正式课目外,各系在与自己相联系的问题上,通过讨论会或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文艺思想与文艺政策的教育,以解决学生的各种有关业务思想的具体问题。

  三、业务教育

  业务教育分业务的知识教育与业务的技术教育。

  知识教育除各种业务的概论之外,并进行文艺的历史教育,其中以五四以来的中国革命新文艺各部门发展状况为主;世界革命文艺、苏联文艺与解放区文艺的各部门状况;以及中国革命文艺各部门作家与作品的研究……等等。

  技术教育是文艺各部门业务技术的基本练习,它是各系业务教育的主要部分。各系技术课大致如下:

  文学系:写作方法、写作练习、作品选读、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研究、新闻工作、五四以来的文学……等。

  美术系:素描、创作、色彩学、水彩画、创作方法、五四以来的美术……等。

  音乐系:视唱及听音、作曲法、乐队、练声、合唱与指挥、五四以来的音乐……等。

  戏剧系:表演、化装、编剧、导演、舞台技术、秧歌舞、西洋舞、练唱、发声、人物素描、舞台构图、五四以来的戏剧……等。

  各系都设有与各该系业务相关的民间形式的课目:音乐系有民间音乐、中国乐器、民歌记谱等;戏剧系有秧歌剧、战鼓、腰鼓等;文学系有民间文学、民歌研究等。

  大量培养文艺的普及工作的干部,是解放区艺术教育的主要方针。各校都经常举办文艺短期训练班,以三个月到六个月为一期;或从各县抽调文艺工作干部与农村剧团团员,举办乡村文艺工作训练班,经短期训练后,调回原地工作;部队剧团或地方剧团全体或一部分到学校学习三个月到六个月,解决在工作中所发生的思想与技术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以改进工作。

  十年来,这些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文艺普及工作干部,其中包括无数专业剧团的演员、导演、剧作者、舞台工作者;乐队队员、演唱者、歌咏工作者、作曲者、乐队指挥;绘画工作者、画报编辑;文学作者、部队和地方报纸副刊编辑、记者;以及文艺行政工作的干部,组织者,和各级学校的文艺教育干部。

  这些学校,由于他们常常拥有较多的比较专门的干部,他们除了进行教学工作之外,而且常常成了一个地区的文艺运动的指导中心。

  这些学校里面,以前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现在华北大学的第三部及沈阳鲁迅文学艺术院的规模较大,集中干部较多,设备也较完善。

  除了以上专门性质的艺术学校之外,解放区的地方剧团和部队剧团,也都进行业务教育和文艺思想的教育,把教育工作和演出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从工作中培养和提高干部。例如西北战地服务团,晋察冀抗敌剧社,陕甘宁的联政宣传队,华东的新安旅行团,以及各地鲁迅文艺工作团……等,都曾经培养了许多干部,这些干部,富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和善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各地方与部队中的文艺团体并经常举办业余性质的训练班、文艺小组、秧歌队、歌咏队等,通过这些组织,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和其它业务部门的工作者都保持了联系,并给他们以各种帮助。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