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首页幻灯

金钟长鸣音乐人:唱响亿万人民奋斗和创造的主旋律

时间:2022年05月22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0

纪念毛泽东同志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80周年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后来党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80年来,一代代音乐文艺工作者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民族化、群众化音乐为“主旋律”。讲述“中国故事” 、表达“文化自信” ,推动了中国音乐事业繁荣发展。快来和小艺一起回顾认识其中的部分经典与创造经典的音乐人吧~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作词:田汉  作曲:聂耳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整,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在《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中,五星红旗在新中国冉冉升起。毛泽东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首浓缩了民族魂、象征着国家精神的乐曲,从诞生至今天,它都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息息相关,都与彰显党的初心和使命密不可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田汉、聂耳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35年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上映,《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主题歌正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立刻在各界引发强烈反响,成为广为流行的抗战歌曲,对于团结各界一致抗战,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在20世纪30、40年代,《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是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民族战歌,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国际战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义勇军进行曲》就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聂耳在创作时受到了法国国歌《马赛曲》的影响,非常希望在乐曲中激发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写出战斗性。一位法国的老师告诉聂耳,你要到码头上去,到抗战的队伍中去找感觉,聂耳照做了,随后他有了很多思考、磨练,写起来文思泉涌,最后创作出来的旋律比《马赛曲》更明快、更激昂。聂耳成功地把田汉散文诗般的歌词,按照音乐的规律,处理得异常生动、有力和口语化;在旋律创作上,他既吸收了国际上革命歌曲的优秀成果和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又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正是由于艺术上的大音希声、大道至简、朗朗上口,从而使其能为广大群众掌握,为充分发挥歌曲激励人心的战斗作用打下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在国歌正式制定之前,暂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确认《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在共和国的各个历史时期,《义勇军进行曲》被赋予了更深厚的精神象征意义,在神州大地上唱响。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会长于海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指挥,参军近五十年,是中国唯一一位在天安门广场经历过五代领导人的检阅的指挥家。他上万次指挥国歌,特殊的经历使他对《义勇军进行曲》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这首歌是他心中最神圣的旋律。于海说:“我指挥演奏过100多个国家的国歌,我们的国歌是最好的国歌。”

  80多年前,《义勇军进行曲》从上海唱响,由此流行全国,传遍世界。这首歌是国家的歌,人民的歌!无论是危难时刻还是欢庆时刻,这首歌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奋勇前进。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作词、作曲:曹火星

  北京房山堂上村的老屋里,还原曹火星当年创作场景的陈设。(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943年,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群众剧社年仅19岁的宣传干事曹火星率领3人宣传小分队深入边区,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民主政权,同时采集民间音乐开展文艺创作。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年轻的他在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的一间小屋里,怀着对党的热爱,深情地写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红色经典歌曲,并把这首歌教唱给房山人民,传唱至大江南北。

  当时正值日寇占领北平,共产党在艰苦的环境下建设抗日敌后根据地,在敌强我弱之势下,他放胆唱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心灵强音(曹火星创作时是以音乐的形式参与论战,对蒋介石污蔑共产党在地方搞“军事割据”的谣言谱写针锋相对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歌名是依据当时《解放日报》的论题,所以当时没有“新”字),原名曹峙的他署名“火星” ,自信火星在民间燎原,一口教唱,口口相传,从晋察冀传唱到全中国,笙磬同音,众啄同声,竟然真真地唱出“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卓现于世,领导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走向光明,让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富强的国家。

  歌声是心声,心声即民心。词曲作者曹火星曾回忆说:“我写这首歌是动了感情的。人民的抗战积极性和对共产党的深情,我是亲眼所见,有着亲身体会的。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坚持抗战到胜利的局面,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今天?”曹火星将共产党的宗旨像种子一样播撒在人们心田,像扳着指头摆事实一样,说出了共产党的所作所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共产党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人民群众是共产党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电影剧本《火星之歌》创作者、著名剧作家王兴东看来,那时候诞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歌词朴实简单,是当时百姓的大实话,能把这样的实际写照唱入歌曲,唱到百姓的心坎上,是很高明的手法。经典的革命文艺作品,无一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创作工程;一来一去,方能深入人心,普及大众。

  在战争年代,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也唱出了亿万人民驱逐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壮志豪情。在共产党没有掌握全国政权之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是一曲鼓舞党心民心为理想奋斗之歌;在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之后,是一首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的儆戒之歌。这首歌回答了文化自信辐射的精神力量,每个音符都饱含满满的党和人民的互信。这首描述共产党初心的歌曲,从民众认同,各党派共识,全民族诵唱,让世界听到中国人民对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表达的赞成和心声。

  2021年6月28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尾声,现场观众席上的2万名观众与舞台上6000名演员全体起立,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响彻云霄。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

  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

  填词编曲:马可

  这首歌最初的的名字是《我们工人有力量》,后经过马可先生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定稿为歌颂全国工人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图片来源:“国资小新”新媒体发布)

  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时年29岁的音乐家马可受到党中央派遣,离开延安,来到了中国最早解放的老工业城市——佳木斯。在经历了小“鲁艺”到大“鲁艺”的开悟,经历了淳朴豪爽的陕北民间戏曲、民歌的熏陶之后,马可先生的文艺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了极大的升华。“父亲从延安去了东北,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东北大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场面,工人阶级壮志满怀的革命激情,深深地感染了父亲,激发了父亲的创作灵感。”马可先生的女儿、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原副主任马海星回忆。

  看见车间来了艺术家,工人们非常期待地问:“你在延安创作了《南泥湾》,那有没有工人翻身的歌?”马可有些惭愧地说:“我们还没有编出来呢。”大家争相提出了想法,老工人说:“我们坚强、勇敢、乐观。”年轻人说:“我们有改造世界的气派。”突然有人说:“伟大的工人,伟大的力量!”马可突然有了灵感:“力量!工人的力量!”当天夜里马可就填词编曲《我们工人有力量》,迫不及待地征求工人们的意见。工人建议把“为了打老蒋”改为“为了求解放”,还说道,在东北不用“我们”,而是说“咱们”,“我们”这个词没有东北人的亲密感觉。一首经典不衰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由此诞生。

  《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具有代表性的工人歌曲,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关外唱到关内,从东北唱到全国,作为新中国第一首工人歌曲,被载入中国音乐史册。歌词朗朗上口,曲调铿锵有力,传统的号子与西方进行曲相结合,展现了干劲十足的工人形象。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家王黎光盛赞马可先生是在“学习民间的基础上,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 。词作家宋青松也在《用艺术榜样塑造美好人生》一文中评价道,“《咱们工人有力量》更是展示了一个阶级的自豪感与中坚作用”。

  70多年过去了,工人已是千千万万的新时代建设者的代名词,面对“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时代挑战,富有时代强音的工人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传唱至今,仍让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不断焕发着生机活力,激励着亿万个劳动者、建设者铸就创新型国家的美好未来。

  歌剧《白毛女》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

  1977年,著名表演艺术家郭兰英饰演喜儿。(图片来源:中国歌剧舞剧院)

  1942年5月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圆满结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为革命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革命文艺工作者坚持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深入农村、工厂、部队,开展了大规模群众性文艺活动,创作出一大批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延安乃至解放区文艺园地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新局面。在这些作品中,我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大型新歌剧《白毛女》,成为《讲话》精神孕育出的一颗尤为璀璨的明珠。

  歌剧《白毛女》1945年在延安为“七大”演出,由王昆饰喜儿,张成中饰王大春。(图片来源:中国歌剧舞剧院)

  歌剧《白毛女》创作于1945年1月至4月,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向隅等人作曲,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又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通过“白毛女”喜儿的遭遇,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白毛女》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创作出来,作为鲁艺集体创作的成果,不同艺术领域的艺术家携手合作,深思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的核心命题,书写了一个新的中国故事,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成就了《白毛女》的辉煌与传奇。

  70多年间,这部歌剧的影响力从黄土高原走出,走向了全世界,并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的丰碑之作。从王昆饰演的第一代“白毛女” ,郭兰英饰演的第二代“白毛女” ,到彭丽媛饰演的第三代“白毛女” ,再到雷佳饰演的第四代“白毛女” ,这部红色经典歌剧凝聚了几代人的情感记忆。每一次复排都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无论是剧本处理、人物塑造,还是对当代艺术形式的借鉴、使用,都使这部经典更加生动感人,焕发出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打动人心的征服力。著名表演艺术家郭兰英曾感慨地说:“ 《白毛女》是表现人民的作品,核心的精神就是人民的力量。今天的复排也是为了人民,让人民喜欢、感动。”

  由中国音协副主席、歌唱家雷佳饰演的第四代“白毛女”。(图片来源:雷佳音乐工作室)

  歌剧《洪湖赤卫队》

  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集体创作

《洪湖赤卫队》剧照。(图片来源:湖北省歌剧舞剧院)

  从1927年9月到1932年10月,英雄的洪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革命,其间虽几经挫折而革命火种不灭。在这里,先后有数十万农民群众参加赤卫队,配合红军或与红军并肩作战,写下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歌剧《洪湖赤卫队》首排于1958年,彼时,各行各业都在准备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国庆献礼之作。湖北省委决定,将红二方面军在洪湖地区的斗争史实搬上舞台,作为湖北的献礼作品。湖北省实验歌剧团(省歌剧舞剧院的前身)就组织创作人员赴洪湖地区采风,广泛搜集革命斗争故事,创作出9场歌剧《洪湖赤卫军》。在此基础上,1958年,主创人员再次深入洪湖,走访当年的赤卫队员和干部群众,完成剧本创作。

  两位年轻的作曲家张敬安、欧阳谦叔,出色地完成了该剧的谱曲。作曲中,他们重视音乐的地方色彩,把现代作曲理论技巧,与深入采风得来的民间音乐素材结合,大胆采用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湖北江汉平原一带民间音乐素材,包括天沔民歌、小调、三棒鼓、渔鼓、道情、花鼓戏、楚剧等,使得整剧的音乐既大气恢弘,又充满民族特色。正如长江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邓邦国评价:“《洪湖赤卫队》的音乐太美了,正因为它来源于民间和生活,既达到极高艺术水准,又十分贴近人民群众,大家才会百听不厌。”。

  据剧中女主角韩英的扮演者和《洪湖水,浪打浪》的首唱者、表演艺术家王玉珍回忆,团里的领导、编剧、演员都去洪湖地区收集素材,体验生活,主动而广泛地搜集洪湖革命斗争故事和洪湖渔歌、民间小曲。经典的《洪湖水,浪打浪》就来自于一首表现逃荒的《湘河谣》 ,原句是“湘河水呀,黄呀么黄又黄……”后来被改为“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唱腔也有所变化。《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刘闯等英雄形象,都是以革命先辈真实人物为原型,经过巧妙艺术加工而成;“韩英”的原型本来是男的,但从艺术角度来讲,不容易表现,后来就改成了女性。

  1959年10月,作为湖北省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大型歌剧《洪湖赤卫队》得以首次进京演出,一炮而红;第100场演进了中南海怀仁堂,更是达到了巅峰。自1960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剧团便掀起了上演《洪湖赤卫队》的热潮。在许多地方,许多剧团和剧种都上演《洪湖赤卫队》,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和喜爱,常演不衰,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瑰宝;《洪湖水,浪打浪》也以悠扬的旋律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激荡了几代人心灵。

国家大剧院版《洪湖赤卫队》剧照

  自1959年以来,歌剧《洪湖赤卫队》历经三次复排,创造了连演3000多场的国内舞台剧目最高纪录,成为中国歌剧的一座里程碑、湖北文化的亮丽名片。2013年,大剧院版《洪湖赤卫队》演出时,舞台上下千人合唱《洪湖水,浪打浪》的澎湃场面令人动容。

  歌剧《洪湖赤卫队》诞生,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样式和模式,形成了中国民族歌剧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对新中国歌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洪湖赤卫队》作为民族歌剧的典范,构筑了几代人的审美品位与集体记忆,堪称中国民族歌剧之传奇,也成为湖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其魅力历久弥新,其光芒夺目闪耀。而扎根红色沃土,凸显民族特色,不断传承发展,深入人民群众,正是该剧久演不衰的奥秘所在。

  歌剧《江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剧一团集体创作

歌剧《江姐》剧照。(图片来源:中国歌剧舞剧院)

  翻开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长卷,歌剧《江姐》无疑是一部值得称颂与骄傲的红色经典之作。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歌剧《江姐》改编自小说《红岩》,取材于共产党员江竹筠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真实历史故事,塑造了对党无限忠诚的江姐的光辉形象,展示了红岩先烈以铮铮铁骨、浩然正气与敌人斗争到底的英雄事迹,反映了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成立不屈不挠、浴血奋斗、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著名词作家阎肃为了创作歌剧《江姐》,三下江南、两度入川,把自己在渣滓洞监狱里关了7天7夜,走访了川东许多活着的地下党员和脱险的革命志士,采访小说《红岩》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与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位亲属和战友谈得声泪俱下,感受共产党人为了信仰不惜牺牲的坚贞与崇高。最终这些融入情感的生活体验,都被写进了《江姐》的创作,铸就了歌剧中朝天门码头、华蓥山上、集中营里等等一幕幕经典场景。

  歌剧《江姐》音乐由国家一级作曲家羊鸣、姜春阳、金砂共同创作,历经两年时间,反复修改二十几稿。他们涉蜀道、下江南,去浙江、上海等地采风,汲取江南音乐,如杭剧、沪剧、浙江等地方戏曲和说唱音乐的养料。最终,从江南的丝弦及戏曲婉转动听的旋律中流露出的柔美之气和弹拨节奏中穿透出的阳刚之气,成了江姐音乐的种子,《红梅赞》《绣红旗》《春蚕到死丝不断》等唱段家喻户晓,被广为传唱,经久不衰,浸润了几代人的心灵。

  歌剧《江姐》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形象,经典隽永,令人难忘。从音乐语言、表现手法、演唱形式到乐队的运用,这部歌剧都体现出了可贵的革命精神,提供了创造性的经验。

  196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首次在北京演出歌剧《江姐》,获得巨大成功。此后,空政文工团先后5次复排这部剧,每一次都引起轰动。半个多世纪来,江姐的英雄形象在舞台上一次又一次被艺术化再现,影响、感动、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正如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指出:“歌剧《江姐》之所以能在一代代人心里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时至今日依然亭亭玉立地绽放在舞台上,是因为她不仅经过了几代人的艺术传承,更葆有精神与信仰的薪火相传。”

  歌曲《歌唱祖国》

  作词、作曲:王莘

《歌唱祖国》王莘手稿。(图片来源:山东卫视《传家宝里的新中国》节目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艺发展的关键问题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在弘扬中国精神方面,总书记指出,“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1950年,音乐家王莘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歌唱祖国》,歌词用凝练集中的语言刻画出生动鲜明的景象,气势豪迈的旋律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饱含着真挚深刻的爱国之情,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洗礼,依然是那么的感人、动听,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艺术史论家和美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先生在《一片文心在墨田》一文中回忆:“新中国成立不久,由于经受了长期战争的磨难,百废待兴。虽然物质生活艰苦,但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王莘的一首《歌唱祖国》唱遍九州大地、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怀有崇高理想的青年人,尤其对未来充满期待。”

  对于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著名音乐家,中国文联第六届、第七届主席周巍峙在《想念我的老友王莘》一文中这样回忆:“听说歌曲的创作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但是,就像一坛喷薄而出的美酒,在他的心里酝酿了太久太久,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新社会的欣喜……祖国的山河壮丽秀美、祖国的明天灿烂辉煌,这首歌里,没有空洞的描述,没有夸张的感慨,他只是把对祖国一山一水、一人一地的无限的深情诚实地记录下来,把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一一记录。音调更是和美顺畅,朴实有力,十分动听,富有感染力……”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首歌,王莘更是制作了一沓又一沓歌单,到学校、工厂、铁路、田野,给学生、工人、农民分发,教他们唱,期间又不断进行修改,使得歌曲更适合大众传唱。这是一个艰辛又漫长的过程。后来唱这首歌的人越来越多,传得越来越远,一直传到北京,在1951年国庆节上,《歌唱祖国》第一次正式和全国人民见面。之后,这首作品或用于群众歌咏,或用于庆祝游行,或用于大型庆典,寄托着亿万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和中国人民阔步前进的豪迈形象。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与时光的沉淀,《歌唱祖国》至今已走过70余载春秋。它的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已深深地融入新中国历史演进的脉络中。它所具有的强烈的爱国意识召唤力、民族精神凝聚力,产生的巨大的情感共鸣,是许多歌曲无法比拟的。正如词曲作者王莘所言:“时代的步伐是节奏,祖国的脉搏是音符,人民的心声是旋律。”只有这样的歌曲,才能具有永久和亘古的艺术魅力,才能成为人民心中永恒的红色经典!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词:陈晓光  作曲:施光南

《在希望的田野上》手稿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音乐家协会与安徽省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了“在希望的田野上”采风、创作、演唱系列活动,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应运而生,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广大农村的丰收景象,应和着对外开放和探索创办经济特区的节奏,充分表达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成为一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时代标志的歌曲。

  作为《歌曲》杂志的编辑,词作家陈晓光恰逢其时,多次跟随中国音协与各地音协联合组织的歌曲创作小组,赴安徽、四川、广东等改革前沿地区的农村深入生活,在调研中积累创作素材。在调研过程中,晓光亲眼见到乡亲们用艰苦劳动和辛勤汗水改变着家乡面貌,亲耳听到农民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最真切朴素的表达,亲身感受广大农村男女老幼发自内心的欢悦之情,脑海里不停地闪过两个金色的大字——希望!希望在田野上萌发,希望在心底里流淌,正如晓光所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已经出现日新月异的前景的时候,田野上的希望激发着我们和许许多多文艺工作者按捺不住的创作欲望”。

  作曲家施光南在《我怎样写歌》一书中这样回忆当时的创作情形:“拿到《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后,我考虑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体现时代的特点,我认为这是塑造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的关键……《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的是觉醒的新农村,实际上是歌颂了整个神州大地新的腾飞。我意识到,这首‘农村歌曲’应不同于以往那种常见的模式,单纯运用民歌小调已远远不够了,要找到80年代新农村的特点。”他将民族风味鲜明的音调与铿锵豪迈的进行曲节奏的有机融合,增添了农村题材歌曲的时代气息,彰显出20世纪80年代新农村的时代风尚。

  1982年,既体现出时代精神、又洋溢着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很快流传开来,走进了百姓的心田,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一个时代的标记和回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亿万人民的心声,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在这歌声中奋发进取,成为讴歌新中国历史成就最为精彩华丽的声乐经典和名垂史册的时代华章,是当之无愧的“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歌曲《春天的故事》

  作词:蒋开儒、叶旭全 作曲:王佑贵

  正如著名作曲家徐沛东所评价的那样:“《在希望的田野上》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渴望;《春天的故事》则是礼赞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中华大地焕发盎然生机。”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的那个春天,黑龙江木林县政协原副主席蒋开儒南下深圳,被深圳特区一派现代化都市景观所震撼,更被创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所感动。1992年12月的一天,蒋开儒想起1979年小平同志说过的一句话:“先在你们广东找一个地方,办一个经济特区,杀出条血路来!”一个个镜头从脑子里跳了出来:小平同志站在中国的大地图前思考,寻找着中国经济腾飞的突破点,在中国的南海边找到了深圳,就在这个地方划了一个圈……这个感觉一出来,词如江水般滔滔涌流。很快《春天的故事》的诗稿就写好了。

  不久,作曲家王佑贵拿到这首词,深有感触的他用满腔热情和一片诚挚将《春天的故事》谱成一首女声独唱曲,这就是最早的《春天的故事》。“青年时期,我曾经在乡下务农长达七年之久,正是因为小平同志出来主持工作,我们这一代人才有机会回到校园。我也是那个时候考上的大学,走上了自己热爱的音乐之路。"王佑贵说。几年后,深圳供水局副局长、省青联常委叶旭全对歌词的结构、立意和修辞进行改动,将整首歌曲的立意从深圳一地提升至全中国的高度,从特区一事提升至改革开放的大业,这便是我们现在所听到的《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王佑贵创作手稿。(图片来源:深圳卫视)

  《春天的故事》以我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起、承、转、合结构框架为基础,形成了并列却层层递进的四个段落,这种音乐发展手法巧妙地与我国改革开放稳步前行、循序渐进的景象相对应。音乐情绪从亲切动人,渐入气势恢宏,再到荡气回肠,展现了万象更新的壮丽场景与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息。歌曲以具有万物复苏、气象万千寓意的“春天”为基调,叙述并歌颂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讴歌了人民领袖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

  《春天的故事》于1997年因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播出而唱遍大江南北。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中,歌曲《春天的故事》在第三篇章“团结奋斗”中亮相。

  三位投身特区的艺术工作者,有感于自己亲身经历,以一首歌描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一个个音符、一个个汉字,都凝聚着中国人民对邓小平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人民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的衷心赞美,它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歌曲《不忘初心》

  作词:朱海 作曲:舒楠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同志对“不忘初心”内涵的阐释,激发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热情。

  《不忘初心》是在2016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上推出的新歌,由作曲家舒楠作曲,词作家朱海作词,韩磊和谭维维共同演唱,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使命感,表达了广大党员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执着信念。

  在创作中的过程中,朱海踏遍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各个地方,寻找创作灵感。采风期间,朱海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共产党人走过的革命历程,对于21世纪的人们意味着什么。在革命根据地,他看到当年小战士们写下的口号:“让革命骑着马前进”;在航天集团,他看到1000多名博士正成长为国家航天事业的中流砥柱;在一次纪念“七一”晚会上,他看到现场鼓掌最热烈的是年轻人。由此他得出结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年轻人的理想,汇聚成一个民族赓续奋斗的初心。

  在作曲编配中,舒楠突破传统编配方式、积极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旋律创作理念融汇其中,从编曲到录制都精雕细刻,使得歌曲彰显水准和感染力。舒楠说:“过去用民歌或美声的作曲方式去写宏大叙事的手法已经被前人做到极致了,像高山大泽一样无法超越了,我认为现在要换一种方式和表达,更符合时下年轻人的审美和听觉习惯,所以选择了通俗的作曲方式。”他表示,每一个时代的作曲家都有自己的使命感,要用内心最真诚的感受来触碰这个时代,把所思所感谱写成时代的乐章,让每一份乐思随着时代而跳动。

  《不忘初心》歌词通俗易懂,曲调悠扬,以男女二重唱形式创作,新的曲式风格和新的演唱表达增加了亲和力和互动感,令无数年轻人有了时代共鸣。在第四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中,《不忘初心》排名第一,仅中央电视台就播放超过1000次,该曲也成为2016年全国所有电台歌曲点播率最高的一首歌。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

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

党和国家对音乐艺术事业高度重视,

对广大音乐工作者亲切关怀、寄予厚望。

新时代新征程,

为音乐事业提供了历史机遇、

开辟了宽广舞台。

广大音乐工作者要紧紧团结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牢记初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

以饱满的热情勇攀音乐艺术高峰,

不辜负时代召唤、

不辜负人民期待,

创造出更好更多的音乐艺术精品,

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